第618章 奶奶的!错失进步良机了!(2 / 2)

随着朱允熥耐心的解释。

几人也很快沉浸其中,面上的神情也随之不断变化。

「原来如此」的豁然;

明白过来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道理那种惊喜;

「如此复杂的事情竟还能从这个方向进行剖析」的震撼;

「他这脑子是怎麽创立出这一套复杂分析」的敬佩;

……

殿内则陷入了一种安静,一种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讲话生怕错过了一个字儿的安静,只有一个温润好听的声音,将其中的道理娓娓道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直到殿外的天色都在慢慢变暗下来,马三宝悄悄在殿内把烛火都点亮起来。

殿内几人仿佛都没有太大的察觉。

而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时光流逝之间,两个不同的时空,仿佛在逐渐交汇融合起来……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同于货币供给的水平,如果物价水平低于均衡水平,整个大明皇朝的百姓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低于朝廷发布的货币量,此时物价水平必然上升以使供求回到均衡。」

「也即所谓的「通货膨胀」!」

讲到最后,朱允熥把手上的粉笔往旁边一甩,嘴角噙着一抹胸有成竹的弧度,看向众人。

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死寂……整个大殿之内不再有任何的声音,陷入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郁新丶古朴丶夏原吉丶林承轩几人死死盯着被朱允熥写下了诸多备注和板书的黑板,仿佛被摄走了心神。

解释清楚了……

居然从头到尾,全部都一五一十地解释清楚了!——用一种极其理性的丶量化丶数据化的方法,把一个看起来无比混乱的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信息量不小,而且新,所以朱允熥也没打断他们,只自顾自地拍了拍自己手上的粉尘,略显疲惫地打了个呵欠,伸了伸懒腰,吊儿郎当地活动活动了自己的四肢筋骨。

与此同时,一旁的马三宝则立刻给朱允熥递了块温水沾湿的绸缎帕子。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用帕子把手擦擦乾净,然后才慢悠悠地踱步,直接没形象地一把子躺回了软榻上去,有种身体被掏空了的感觉。

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批卷子。

完事儿刚休息了会儿,就开始讲课讲到了天黑。

属实有点费人了。

不过他追求的就是效率,而今天的收获和成果也不错,他抛出去的鱼饵钓到了好鱼——都是好使的牛马。

「陛下,刚晾好的茶,不凉也不烫,您润润。」马三宝端着茶盘走上前来,贴心的道。

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

这会儿还真有些口渴,朱允熥顺手端起来,仰头就是一饮而尽,而当他放下手中茶杯的时候。

盯着黑板各有所思的几个人。

这才有了动静:

「陛下目光深远,是微臣井底之蛙了,陛下的目光,比天底下任何一个人都更加高远!!」

「清楚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果然是讲得清楚的!」

「陛下大才!学生佩服!五体投地!大明江山有陛下扛鼎,必将是盛世!」

「……」

此刻,几个人的声音里,都不再有之前那种影影绰绰的不服气丶质疑等等,每一句慨叹,都带着十二分的狂热和真心实意。

一件事情难以解决,很大程度是因为太过复杂,或是其背后最大的根源根本就令人看不清楚。而如果能做到对一个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深度解析,那麽……

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便也不那麽毫无头绪了。

「所以你们现在觉得……「大明宝钞」这个发也不是丶不发也不是的烫手山芋,当如何对待?」这是朱允熥之前对他们问出来的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找到导致问题的深层原因不是重点。

解决问题才是终点。

而这一次。

当朱允熥再次问出这个之前就问过的问题之后。

郁新丶古朴丶夏原吉丶林承轩四人脸上虽没有胜券在握,胸有成竹一定能解决的把握,却也远远不似之前一般迷惘,不似他们一开始那种「这个问题根本无解,根本就没人能切切实实地把两头都难的事情说出个所以然」的笃定。

反而。

几个人面上都露出跃跃欲试丶若有所思的神色,仿佛觉得自己好像终于在迷雾里抓到了什麽,同时也在自己的脑子里,把之前听到的丶学到的内容再过了一遍。

片刻的思索过后。

几人便开始主动分析起来:

「首先,大明宝钞必然不能一味地停发废止,否则市面上只有铜币流通,许多大宗商品的交易,光是钱币的支付就是个最大的事情,即便身处同城,一旦交易额过大,只怕付钱都得拿车斗来付,更别提不同州府之间的远距离交易。」

「不错,这对大明来说,必然是极损伤元气的。」

「可若是大明不想放弃「大明宝钞」这种轻便的纸质钱币带带来的好处,朝廷便必然面临一个大问题——如何控制大明宝钞的发行,每年发行多少为宜。」

「这便要回到陛下之前给咱们讲解的那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决定货币平衡的关系图」。」

「根据这幅关系图的原理。」

「朝廷需要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货币发行量以达到均衡的物价水平。如果货币发行量过低,便会影响市场的活跃度,影响整个大明的商业活动,若是发行量过高……」

「便成了如今已经有了苗头的「通货膨胀」了。」

「学生以为,最终的难题就落到了——如何控制市面上的货币流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