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泰岳号丶海上剿匪
对联邦资本来说。
当三元农业开始发展船舶工业,
当东岳级飞弹巡洋舰横行亚太,
当北美第一岛链被打的千疮百孔,
这意味着三元农业必将在两年内拿下南洋,并向第二岛链纵深。
所以,余土匪提出『越港澳经济圈』很正常。
包括联合舰队拔除第一岛链中的北美基地,也在北美预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余土匪搞得如此突然,不发通告,也不打招呼,直接电子静默,再派人登陆占领,然后开走俘获的舰船用于演习打靶。
太过分了!
太粗暴了!
太蔑视北美了!
老布甚至想起东方一句俗语,叫蹬鼻子上脸。
可以预料,如果北美不给予反击,馀三元这个月就敢骚扰第二岛链。
也就是由倭岛小笠原群岛丶硫H列岛和美属马利亚纳群岛等等,构成的军事防御线。
老布当即联系北美防务总长罗伯特·盖茨,「我们必须做点什麽。」
「老布先生,您最好先瞧瞧南洋2005海上演习。」
「什麽意思?」
「他们颠覆了传统海战规则,航母时代已经谢幕。」
「???」
···
澳洲西北海域。
南洋2005海上演习正式开始后。
101南C舰的雷射炮率先开火,一举命中1.3万米高空的飞鸟I型预警机,并烧穿后者的雷达模块丶预警系统丶右侧机翼。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雷射应用于武备领域,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雷射武器用于实战。
其呈现的效果,震惊全球。
而设置在南越藩切港的指挥部中,东方军事顾问团藉助大型瀑布屏目睹这一幕,全场起立,掌声如雷。
总指挥-空部猛虎更是老泪纵横。
其握住上级特派专员-ADM专项研究小组负责人老沅的手,情深意切道:
「我就说嘛,咱们自主发展的武备系统,肯定不次于三系,还有吗?一定要让科学院把最好的,最先进的武备,全都拿出来,让馀三元那小子瞧瞧谁才是真·大当家。」
老沅听得直翻白眼。
若非知道雷射武器装在南C舰的当天晚上,三元高科就搞出同款,恐怕谁都相信你对上级忠心耿耿。
可惜上级早就知道你投三,现在哪还敢拿出所有压箱底。
不过,空部猛虎说的没错。
上级确实需要拿出更多先进科技与三系一较高低,否则越混越没面子,沦为被三系救济的贫困户。
所以从去年开始,上级发愤图强。
在航天领域,科学院联合工程院丶航天科技集团,顶着巨大压力,决定在05不按包年底之前,将一辆无人勘探车送上月球,提前五年实现月表硬着陆。
在武备领域,北方工业与南方工业联合研发『臂式小型无坐力机炮』,又叫『单兵26mm无坐力链炮』,用于装备给机械外骨骼丶自走机器人丶自走无人履带车,打造陆基火力覆盖集群。
在电子技术领域,得益于三系电子提供了基础,国产光刻机丶国产蚀刻机丶国产晶片丶国产系统,最近两年百花齐放,先后诞生了红旗指挥作战系统丶北斗星链丶东方雷达通信一体化。
只不过,以上种种,不重视不知道,一重视吓一跳。
经研究和评估,上级与三系的科技代差,至少落后10年。
比如晶片。
05年,东芯国际90nm试产,单核1.25亿电晶体。
而05年,采用三系电子管的三系晶片,进一步缩小电子管体积,并在立体Soc结构的基础上,植入AI模块,整合出类似打火机的中央处理器,如果忽略功耗,差不多相当于四核10亿电晶体。
当然,三系电子拥有自己的生态链,除了射频晶片,其馀全都无法与西方电子共存,东方晶片却可以应用在西方设备中。
就像西方电脑。
其CPU是一个1英寸大小的电子模块,IC载板预留1英寸左右的卡槽,把CPU放里面,再涂上冷凝胶丶散热矽胶即可。
西方电子和东方电子,生产的都是这类CPU。
但三系电子生产的打火机造型中央处理器,它无法接入西方规则下的IC载板,即便使用其它方法连接,电脑也不兼容该硬体。
反之,西方和东方的CPU丶显卡等等,无法装进三系一体机。
总的来说,双方走的是两个道路。
犹如毛熊研发三进位计算机,北美研发大规模集成电路。
三系电子是电子管计算机+AI硬体模块,构成AI计算机;北美依旧延续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利用程序构成AI。
目前三系AI终端闻名全球,甩开欧美好几条街,也就甩开东方十数年代差异。
又比如高铁。
05年之前,东方有两套技术,一套是铁道系统与西门子合作,研制的CRH3C型动车组(时速350公里),一套是南车四方公司基于川崎重工CRH2A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CRH2C(时速300~350公里)。
目前,东方高铁丶亚欧高铁,均采用这俩车头。
单台报价2亿红钞,三元农业先后采购了400馀台。
但05年,三元重工推出自己的智能协同控制-永磁牵引系统-SY450。
其车身采用碳纤维+镁合金制造,自重比上一代降低20%,内部采用三元建材降噪系统,列车行驶时室内噪音可达2分贝,整车采用飞箭气动流线造型,风阻降低25%,并且接入西塔星链,可实现全线路动态监控。
如果搭配第三代无砟轨道,运营时速400公里,最大时速450公里。
单台列车售价3亿红钞,每公里无渣轨道升级费用3000万红钞。
而这一系列技术,与上级持有的高铁和无砟轨道相比,科技代差同样超出10年。
如果对比武备···
ADM专项研究小组负责人老沅,看向演习画面。
雷射炮完成首秀,泰岳号飞弹巡洋舰的三系电磁轨道炮轰鸣。
这是十座占地2x2平方米,拥有圆形底座的动能炮。
圆形底座内部是盘旋的电磁轨道,用于加速弹丸,等弹丸速度满足要求,轨道末端犹如铁轨一般错开,令加速后的弹丸进入发射管,实现射击。
弹丸不需要推进剂,可内置爆破药,同等口径下,弹丸体积是传统炮弹的八分之一,重量约为十分之一,整套武备的规模是传统火炮的五分之一,而弹丸初速却是传统火炮的5~10倍。
此时此刻。
5座分别拥有12根40mm炮管的电磁轨道炮,每根炮管以每分钟2万发射速,在10秒内倾泻了20万发爆裂弹,在侧面3万米处构成一个末端拦截面。
另外5座分别拥有一根230mm炮管的电磁轨道炮,则蓄能发射5枚一米长的弹丸,并令其以超越第一宇宙速度,约每秒8300米,折合24马赫的初速,在31秒后,击中230公里处的美式3500吨护卫舰。
3500吨护卫舰在被命中的一刹那,犹如纸糊,又犹如被流星砸中,轰然四分五裂。
「嘶···」
无论南越藩切港的指挥部,还是藉助三元通信网观看演习的全球各国军事观察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电磁轨道炮诞生于1920年,并在1970年左右发展出完整的武备体系,但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哪个囯家将其用于实战,更没谁把它搬上舰船。
现如今···
几乎可以说,电磁轨道炮射程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