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三系生态链丶除夕(1 / 2)

农业狂魔 好多牛 5256 字 1天前

第542章 三系生态链丶除夕

招标会结束后。

余阳跟随乾瘦老头,乘坐租赁的奥迪A6L返回工地。

乾瘦老头姓贾,长清人。

年轻的时候在乡里生产队做瓦工,改开后,跟着乡里包工头闯汕城。

五年前,汕城出了大事,许多项目取消的取消,撤资的撤资,乡里包工头的关系网断裂,揽不到项目,加上年龄太大也干不动了,无奈宣布解散。

老贾本打算到十里营打零工,却发现三元建设不仅可以免费挂靠,还无偿提供设计丶标书丶财务等服务,当即联系村里的小工丶瓦工丶木工等等,尝试着从三元建设接活。

余阳一边听,一边略作回应。

三元建设提供免费挂靠,以及提供各种无偿服务,可不是出于好心。

一是百校联盟的教育制度,是学教岗一体,一边学习,一边教导,一边上岗,这需要大量业务锻炼在校大学生。

二是在承建环节让出一部分利润,再把三系承包服务推广出去,挂靠在三元建设集团旗下的承建公司越多,三系建材丶三系机械的业务就会越多,最终形成一套三系开发产业链。

老贾感叹道:「以前搞工程,需要招人丶租设备丶上下打点。」

「现在搞工程,拿出三系终端设备,把手里的项目报上去,咱公司(三元建设)自动帮你分配资源。」

「需要什麽工,需要什麽设备,需要哪些手续,全都给你列出来。」

「如果你招不到人,租不到设备,也搞不定手续,可以再次向咱们公司打申请。」

「从三系餐饮订购一日三餐,从三系人力资源系统挑选合适人工,从三元机械租赁施工设备,从三元建设采购建材建料,通过三系会计事务所搞定手续…」

「可以说,一台三系终端,就能搞定以前需要自己跑断腿,并且三五个月搞不定的事情。」

闲聊中,租赁的奥迪A6L停靠在工地大门口。

老贾付款,众人下车。

时值晚上9点,灯火通明的工地上,多了一辆加长型『流动办公车』。

其整体犹如列车车厢,侧面设置四个业务窗口,车内依稀可以看到办公桌丶三系一体机丶三系投影仪等等。

已经下班的数百名民工,排着四组队伍,分别办理各自业务。

余阳走上前。

只见窗口前的一位民工,坐进业务窗口下的折迭圆凳上,拿出三系终端在窗口制定位置贴一贴。

里面的办公人员飞快敲击键盘,「张大山,去年上工342天,按照老贾施工队提交的薪资待遇,1个工12元,一天4个工,总计收入16416元,年终奖3000元,应付19416元。」

伴随话音,窗口左侧发出嘎吱嘎吱的列印声,吐出薪资明细。

办公人员继续道:「你1月支出152元,2月支出130元,3月…总支出1558元。」

印表机再次吐出支出明细。

办公人员再次道:「你通过三系终端,在网上给父母丶妻子丶俩儿子,办理了三系全家医疗保障服务,每年费用2000元,06年尚未扣费,是否扣除?」

「是。」

「你通过三系终端,在网上给你丶你妻子,缴纳了三系厂外养老金,年收益5.8%,每年夫妻俩缴费基础2800元,06年尚未缴纳。」

「交!」

「19416-1558-2000-2800,实付13058元。」

印表机再次吐出明细。

张大山收好纸张,「帮俺把剩下的钱,转2000块到网购帐户,其馀存到贸易大厅,死期三年。」

「好的,目前贸易大厅定期三年,零存整取,年利率6.53%,已经为你办理。」

张大山拿出三系终端,通过三系金融服务app查看帐户馀额,以及全家医疗保障服务状态丶夫妻养老金状态,点点头,本打算离开窗口。

办公人员忽然开口道:「老贾施工队最近提交了06年薪资待遇,依旧按照每天4个工计算,但每个工涨到18元。」

「18块钱?」

「是的。」

「涨这麽多?」

「续约吗?」

「续续续!」

工地上的人工,都是通过三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雇佣,一年一续,可享受三系劳动保障。

该保障对民工来说,无需担心拖欠薪资,无需担心中介赚差价,无需担心工伤无赔偿。

并且积攒到年终发放的薪资,会按照银行存款利率发放利息。

再就是可以参与三元药店全家医疗保障丶夫妻续交30年养老金退休。

而对包工头来说,承揽了项目,雇佣了民工,无需担心发包方拖欠工程款,无需担心某些部门故意找麻烦,无需担心社会狠人抢工地…

余阳蹲在土坡上,看着办理业务的民工们,点上一支老支书派人送来的大金砖香菸。

顺便把剩下的,连同烟盒递给走过来的乾瘦老头-老贾。

后者同样点上一支,「这工价涨的真快,去年12,差不多相当于小工每天48元,今年涨到18,差不多相当于小工每天72元,每月将近2200,比招个大学生都贵。」

「大学生可吃不了这个苦,人家宁愿1200块钱坐办公室吹空调,也不愿2200块钱跑工地风吹日晒。」

「就是这钱,越来越毛了。」

「没办法的事。」

红钞进入贬值周期,意味着人们需要花更多钱购买生活所需。

就像馒头。

98年一块钱五个。

99年一块钱四个。

00年粮食战争爆发,粮价波动较大,偶尔一块钱四个,偶尔一块钱三个,甚至某些城市在一块钱三个的基础上,出现了馒头规格缩水,从120g/个,缩小到80g/个。

而全球资本对三元农业进行围堵,商战期间,粮价下跌,等全球资本夺走三系市场,粮价肯定暴涨。

因此馒头很快就会变成一块钱四个,甚至一块钱三个丶两个。

假设小明一天赚10块钱,每天吃8个馒头。

馒头一块钱七个的时候,小明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只需花费一块两毛钱。

馒头一块钱两个的时候,小明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却需要花费四块钱。

以前小明吃饱肚子,可以买点啤酒,泡泡网吧。

现在小明吃饱肚子,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这个时候,国内粮价很难再降,因为手里掌握海量红钞的外资,肯定趁机屯粮,然后拉到国际市场高价抛售,相当于变相完成汇兑,最终东方巨亏。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令小明的日薪涨到20块钱。

由于小明的真正劳动价值,是每天10块钱。

现在提高到20块钱,等于货币贬值,如果操作不慎,红钞会变成辛巴威币。

因此东方的印钞速度,包括红钞发行量,相对国际不能改变,需要让内部手里掌握海量红钞的资本,主动把红钞砸进市场,令本土货币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