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到供销社的时候,这边挺安静,好几个办公室里都没啥人,李龙到李向前的办公室,周园正汇报着什麽。
看李龙进来,周园又说了几句,李龙听着是冬天的物资储备情况,没管那麽多,和两个人打了招呼,给自己倒了水。
周园汇报完,李向前给他交待了两句,周园就和李龙笑笑,走了。
「你这事闹的很大啊。」李向前对李龙说,「县里一二把手紧急召开会议,把各单位一把手都叫过去进行了强调,说要严抓严管。虽然重点是公安上,但各单位要组织联防队,发现可疑人员第一时间先行控制起来,然后交由公安方面处理。」
「我听公安方面说,劫我的这两个人,手上有命案的。」李龙说道,「所以才会这麽重视吧。想想也是,这样穷凶极恶的人如果在社会上流窜,那得造成多大的恐慌和负面影响啊。」
「也该管管了,要我说,八三年的情况应该再来一次。」李向前也深有同感,「时不时的就有小混混在街面上跑,也不知道这些家伙哪来这麽大的精力,他们的父母不管吗?」
「估计是管不住吧。」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李龙又问道:「主任,我看社里人不多啊,都哪里去了?」
「扫雪去了。」李向前没好气的说,「今年的雪太大了,这隔几天一场,还都那麽厚。咱们供销社又不只这一个院子,其他库房等地的雪也要清理啊。所以我乾脆把人都撒出去,让去各地方等着扫雪了。」
李龙知道供销社的产业不少。或者说,北疆各城市最开始有的一些部门,产业都不少。随着社会改革和一些单位撤销丶合并,这些产业就会被逐渐转移丶收回。
但因为最初的那些单位在城市最开始的时候就有,那时候城市规模比较小,有些单位看似落脚在城市的边缘。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最后的边缘地带到二十一世纪都成了中心地带,特别是国企改革的时候,一些产业纠纷问题就出来了。
最典型的的就是各城市的军分区人武部,一开始基本上都算在城市的边缘,但几十年后,都成了城市中心,但又因为有些地域是军产,地方上不好像对待其他单位的产业那样处理。
扯皮的比较多。
「我最近设计了两款清雪机,」李龙说道,「交给奎屯那边的农机厂生产了,等生产出来后,先弄回来几台给咱们社里来用。」
「好好好,你有这心就好。」李向前知道李龙设计发明过收割机和中耕机,这玩意儿好用的很,便说道:「等生产出来后,赶紧弄过几台来。
咱们供销社人虽然不少,但地方更多,这大冬天光清雪就是个大问题。」
李龙点点头,又把自己设计的清雪机的原理讲了讲,李向前也是个懂行的,点评说这个肯定能火起来。
因为供销社这边也要搞联防检查之类的事情,李向前问了李龙具体的情况,也算是对李龙一个慰问,随后就找人落实这件事情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街面上变得冷清起来,明显能看到公安和联防的人多了起来,以前乱跑的一些贼娃子和小混混许多都被抓了起来,市场那边的情况也好了许多。
这也算是个好事了。
李龙在从收购站回往大院子的时候碰到了郭铁兵,他说那两个人已经移交公安局那边。北庭那边也过来人了解这两个人的情况,最后郭铁兵说: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最轻也是无期,杀人了嘛,又搞了你这麽一个抢劫,死刑是最可能的。」
他这麽一说,李龙也就放心了。
毕竟后世各种奇葩的判决都听说过,反倒是眼下,量刑似乎是比较符合老百姓的普世价值观,杀人偿命,况且还是故意杀人。
李龙也不知道后世某些强奸带故意杀人,怎麽能判死缓的。
傻逼了吗?
这一场雪下的一天一夜,雪厚四十多近五十厘米,全县各单位一起出动,扫了半天才把县里各道路上的积雪清乾净,随后各单位还要清自己单位内部的雪。
李龙因为隔一段时间就扫一下隔一段时间就扫一下,大院子里的雪反倒没那麽麻烦。
李龙印象里,上一世八六年的冬天好像没这麽大的雪吧?
起变化了吗?和上一世不一样了吗?
不管如何,今年山里的牧民可能不太好过了。
李龙想着等清雪机要出来,自己是不是要开着小四轮往山里跑一趟,带上清雪机,至少要把雪给清出来一条路。
不然的话往山里去可不容易了。
「这可不光是咱们北疆雪大,整个北方今年的雪都大,据说蒙古国那边已经出现雪灾了,大批牛羊冻死,内蒙那边也是。」顾晓霞吃饭的时候说着她从单位听来的那些消息,「口里的一些单位已经组织给内蒙的一些牧民捐款了。」
原来是全国性,或者说区域性的雪灾啊。
李龙突然想起来,上一世也差不多就这个时候,某年春天,李强他们学校给牧民捐草,每个小学生要带一捆草过去作为任务。李带着的是一捆子苞米杆子,带叶子的那种。
是不是就是因为这场雪灾?据说当时还让捐草种子的,说不光雪灾,还有蝗灾,反正挺严重的。
也许就是这个时候吧,他记忆里当时李强是上小学的,就那麽一次。
还好今年哈里木他们打的草比较多,当时李龙进山的时候听他们说,打的草比平时多三分之一。
至少吃的草是有了。只不过冬草场的余草肯定都被雪给压了,也不知道这多三分之一的草够不够。
不够的话,那就再从他们那里收一批牛羊吧。
反正李龙这老马号的草是足够的,而且绰绰有馀那种。他当时是尽量让老罗叔收麦草和苞米杆子。一来作为草料储备,二来也是给村里人增加点收入。
没想到歪打正着了。
接下来显示的情况也是如此,杨大姐去市场买菜买东西的时候,说牛羊肉的价格掉的比较多,甚至还不如刚入冬那时候的。
李龙猜测有些已经转场回来的牧民因为草料不够,开始宰杀淘汰羊了,不然等过了年,草不够,到时大小羊都得出问题。
十一月底,就在铁兰花出月子的时候,贾卫东通过李建国家的电话打到了李龙这里,告诉他月底贾家要宰个羊,大家聚一聚,让李龙抽空回来。
李龙自然没意见,接到电话的时候,李龙手里还有一份邀请——孙家强的女儿孙明慧要满月了,准备在家里办满月酒,就请了李龙一家,包括顾博远杨大姐。
好在两边的时间不一样,倒是能赶过来。
有了那一次的教训,李龙这次回四小队,直接把枪放在了副驾驶位置上,而且还给顾晓霞提前打了招呼,如果喝的多了,那晚上就不回来了。
他可不想出什麽事情,后面万事都得小心。
顾晓霞只是叮嘱他少喝一些,喝多了就别乱动。
李龙去贾卫东家前,到市场熟食店买了一块卤牛肉,自家温棚里的小白菜掐了一大把带上。
一路上雪都已经压平了,但路面极滑,李龙想来这路面是小孩子的最爱,一路能滑码滑到家。当然,也非常容易摔跟头。
好在这时候孩子们穿的都极厚,很少听说在来回路上摔出问题的——摔跤是必然,不过基本上不会摔出啥毛病。
到了贾卫东家里,把东西交给他的时候笑着说:「这小白菜我今年冬天头茬,这是第一次吃,你可得小心些。」
「嘿,大冬天能吃上这个,也是造化了。」跟着进来的谢运东笑着说:「那还真得好好尝尝!」
PS:感谢书友20230703175027075的万赏!
感谢书友在扳本的路上丶春暖十一州丶谢蓝桉丶斯人i丶沉睡的小六狼丶穆熙风丶海子的天空1985丶书友20210301106545673380丶书友20180307164847278丶我要去海里浪等书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丶月票和推荐票。
天越来越热了,大家出门注意防暑降温,伊宁这里都差不多要四十度了,要受不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