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顾晓霞很相信丈夫,笑着劝父亲:
「男娃子嘛,多走走多看看挺好的。平时他们就只能在院子里玩,现在有机会到山里转转,开阔一下眼界,见识一些新东西,比闷在家里好。」
「行行行,你们的儿子你们想怎麽管怎麽管。」顾博远是彻底没招了,「不过还是尽量保证不要受伤,孩子小,胳膊腿都没长好,随便磕着碰着,那就不会是轻伤。」
「顾叔,我知道了。」李龙也认真的点了点头。
顾博远的话,李龙终究是听进去了,接下来几天虽然还带着孩子进山,但基本上不怎麽离开工地范围,一路就是跟着干活的往前走。
这样导致中午吃饭的时候伙食质量就下降了,打不着野兽,就只能啃饢喝砖茶水。
李龙倒是有准备,克尤木帮着做的牛羊杂碎他每天都会带一些,主要是给孩子吃。
这一段时间修路进程很顺利,村民们都是干熟了的,每天基本上都能有近1公里的成果,等哈里木他们转场的时候,道路往山里又推进了近二十公里。
但因为这个路比较曲折,顺着山沟曲折往前走,李龙推测直线距离应该还不到十公里。
哈里木他们各家冬窝子的饲草还剩了一些,但山里的草已经长起来了。羊群经过剪毛洗澡之后,就开始做转场的准备。
因为转场的路往前修了将近五十公里,所以今年转场有一个大好处,是可以用小四轮拖拉机把一些物资拉到道路的尽头,从那里再放在马背上,运到山里去。
这五十公里的路,赶着牛羊要走一天多。所以说还是省了很大功夫。
毕竟如果是让马拉着这些东西走一天多会很累。
现在就很方便,小四轮拉过去也就两三个小时。
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挺激动的,和李龙告别的时候也很感慨: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想像,如果这条路修通,我们到时候会有多方便!用小四轮拖拉机或者卡车直接把物资运到夏牧场,我们只需要赶着牛羊走就行,多好啊!」
今年李龙没有给哈里木他们带更多的物资,供销社又过来干两次活的时候,就把物资已经拉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马晓燕写的通讯稿已经见报了,李向前再次接到了同行们的羡慕嫉妒恨的电话,他很得意,按照李龙的说法,双方是共建单位,那就帮着牧民们准备好转场的物资。
在李向前看来,这都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
「快了,最多再过一两年,这条路应该就修差不多了。」李龙也很乐观,他都没想到今年开春这个路修的这麽快,「说不定明年的转场,你们就基本上可以开着车把物资送进去了。」
「嗯嗯嗯,你们真的很利害,这个孟海也很厉害!今年到夏牧场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搞些东西,修路嘛,我们帮不了,是搞这些东西吗?我们还是很在行。」
玉山江他们或者说整个哈萨克族人,都不是那种只会享受别人给提供方便的。他们会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回报帮助自己的人。
这一点自古以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牛羊和财产有一半是属于远道而来客人的」,这句流传在他们族人之间的谚语,充分的表达了这一点。
哈里木他们这些牧民把东西打包运走,然后赶着牛羊离开之后,孟海他们开春这段时间的修路也到了尾声。
地温已经升起来了,农田现在需要平地播种,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都得回到自己家里去,把这最重要的一环做好。
山林之间已经出现了采药人的踪迹,李龙来回穿梭在山里的时候也碰到了波拉提他们,并且收获到了第一批波拉提没收的贝母。
波拉提见到李龙之后一直在抱怨:
「你都已经很久没有到我们林业队的留守点了,我们的队长说,库房里的皮子存了那麽多,你再不来都长虫子了。他不相信别人,也不想卖给别人……」
波拉提这麽一说,李龙还真有些惭愧。
冬天主要是在搞牛羊肉,开春之后又在搞修路的事情,中间还夹杂着制作牛肉乾,就把林业队那边的事情给忘掉了。
他急忙对波拉提说:
「你今天回去给艾里队长说,我明天就带着车到你们的林业队去,不管你们收来的什麽东西,我都会一下子全部买走。对了,你们那里缺什麽?我顺便给你们拉过去。」
「缺酒啊。」波拉提开着玩笑,「带几箱的酒比带钱要好。」
「能带一点。但还是少带吧。」李龙笑了笑,「米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带一些皮芽子,黄萝卜那些东西过去,你们做饭的时候应该能用得着。」
黄萝卜其实就是胡萝卜,不过在玛县这一片,大多以黄色的为主,大家都叫习惯了。
波拉提觉得可以,毕竟要做抓饭的话,黄萝卜是少不了。这边做抓饭不放葡萄乾,就是黄萝卜皮芽子肉。油要多放,所以李龙打算多带点油过去。
波拉提交给李龙的是两个大半袋子贝母,李龙按现在的行情新鲜贝母一公斤八块钱给了他。贝母有些脏,需要重新淘洗。
李龙是没想到这贝母季才开始,就有人已经挖了这麽多贝母了。
波拉提挺开心的,反正是意外收获,和李龙合作的也时间长,贝母涨价他也知道,所以没啥意见。
明明昊昊留在大院子里,这段时间在山里晒的挺黑,肉乾做完之后,李龙就不带他们出来。好在那几头小野猪还在温棚里养着,明明昊昊有的玩,也就没啥意见。
李龙开着吉普车,带着贝母回到了收购站,发现这里竟然也有人已经开始卖贝母了。
他仔细的想了想,今年这卖贝母的好像比去年早了近一个星期。
好像今年的天气也没比去年早热呀,还是因为进山的人,想发财的心急切了些?
不光他这里,陈红军开的收购站那边也是一样的。有人过来卖贝母,陈红军还有点奇怪。
红军收购站的名气慢慢在小范围内立起来了,来这里卖东西的人也开始增多,虽然每天的营业额还达不到李龙那边收购站的五分之一,但陈红军已经很知足了。
他的资金现在慢慢可以周转开了,主要是前面这一两个月,赵辉过来收了两次皮子,流动资金就基本上运转正常了。
只是现在每天收的皮子变少,药材变多,他又有些担心起来。
毕竟收药材的是贾天龙,陈红军已经知道贾天龙的媳妇又怀上了,这货急切的想要个儿子,不知道会不会按正常时间过来。
其实李龙已经给他说过,如果周转资金不够就联系他。
但陈红军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这边已经夸下海口,他总想着看自己能不能扛过去。
李龙抽空回了一趟四队,到家里的时候没见到大哥。
要说起来,现在四队最忙的人就是李建国,虽然还不至于忙得没白没黑,但基本上天一亮就有人来到他家里,因为李建国开拖拉机的本事是越来越强,除了修车这一块还差一点,比不上王财迷之外,剩下的王财迷已经赶不上他了。
所以队里大部分人都希望李建国能开车给他们犁地播种,毕竟新机子不会出毛病,犁地顺畅,那麽这一年的兆头都会比较好。
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所以尽管王财迷很不情愿,却悲哀的发现,从开春开始,四小队的机耕费基本上都让李建国挣去了,他只能在跟在后面,干一点李建国那边顾不上的。
早知道自己就狠一狠心花钱买台新机子了,但人生又有谁能早知道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