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东瀛访华赠古籍,小林家族露峥嵘(二合一章)
和之前不一样,方言这次要整合的不光是他们中医科室,还有其他科。
中医科室是直接受院长直接领导,其他副院长之类的都不能管,但是西医科室不一样,要确保西医检查所需要的设备到位,方言还是得给人家副院长知会一声。
协和有好几个副院长,方言和其中两个比较熟悉,一个是黄李的上级陈副院长,另外一个是之前值夜班,廖主任不好还亲自给他配了药的古副院长。
方言想了下,还是给古副院长打了个电话过去,陈副院长是管行政这块儿的,古副院长是管医院各部门的。
方言电话一过去,古副院长就相当的重视。
当然不可能不重视,来的都是大佬。
接着他告诉方言,会给协和内科丶心脑血管科丶骨科的几位主任打电话开会,然后安排工作,让方言放心西医这块儿肯定全力配合他。
方言听着有股莫名的违和感,两辈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西医会配合中医这种话……
放下和古副院长的电话,方言转身从书柜里翻出个崭新的笔记本。
扉页上提笔写下「十二号体检保障预案」。
他知道,这场战役的准备工作,得细到骨头缝里,到时候这些记录肯定要被收上去的。
毕竟也是执行过中物院任务的人,对上级的习惯摸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既然是要收上去,那肯定自己就得弄的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显得自己比平常的用心,这事儿是廖主任和李副部长给自己的机会,自己也得重视起来。
所以他把名单上每位老首长的公开履历捋了一遍,结合标注的基础病,特意设计了一份「特殊问诊表」。
除了常规的「睡眠丶饮食丶二便」,还加了「近期有无回忆往事时心悸」「阴雨天旧伤是否加重」等细节,这些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很多旧伤会随天气或情绪反覆,得提前摸清楚诱因。
定制化诊前评估表。
这是以前在学校里面听教授讲课的时候,教授说他的老师当时在京城这边给大领导看病的时候,就会这麽弄个病历出来,这样才能显得对领导重视,后面这个习惯就传开了。
方言也不知道,这招用出来后,会不会给中医看诊制定出一个行业内的潜规则。
自己回来,带着学过的知识,重现了教授的教授的规则,这搞的像是祖父悖论似的……
方言走了一下神,接着继续用心整理起了所有人员的资料,做到基本上搞清楚了患者的情况,能够在看诊的时候不出现废话。
也就是只有他们这些有资料的老领导才有这种条件,其他人谁能搞这麽细致啊?
侨商的病历都还得自己当场询问。
最多就是他们会带着以前的病历一起来。
方言在家里一弄就是一下午,等到弄完过后,还要去医院里面通知一下科室和药房,这些地方还有不少要配合准备的。
虽然人家可能不在这里开药,但是方言必须确定药房里面有,万一人家就是要在这里拿药,方言要确保能拿的出来,要不然那就真是尴尬了。
等到做完之后,方言回到家里。
这会儿老胡,还有老爹老丈人都回来了。
方言对着他们询问道:
「怎麽样,今天忙活一整天,那边的药品生产线升级有眉目了吗?」
老爹说道:
「当然有了,又不是什麽很先进的东西。」
老丈人也说道:
「我们的思路没问题,接下来只需要定制一些改造的材料就可以了。」
「只是加快生产进度,不需要增加自动化部件,其实还是很好处理的,而且对材料这块儿也没啥要求,精度要求也不高,改造的规模也不算大,我们画好图纸自己就能用工具机弄出来。」
老胡说道:
「做国防工业的教授来搞中药厂的小机器没什麽难度,完全属于是大材小用,甚至给时间能够直接弄一套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出来。」
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的问道:
「那你们还搞这麽久时间?到晚上才回来。」
老爹说道:
「嗐,那不是事儿多嘛,好多地方还有优化的可能性。」
「原来的粉碎机转速固定,不管当归还是黄芪,都按一个频率打,结果要麽打不细,要麽成了粉末浪费。我们加了个调速器,根据药材硬度分三档,像三七这种硬根用高速,紫苏叶这种轻飘的用低速,能省三成料。」
「还有提取罐,以前是敞口的,蒸汽跑一半,熬一锅药得俩小时。我们加了密封盖和压力阀,温度能往上提五度,时间缩到一个半小时,有效成分还能多析出一成多。」
老丈人又说道:
「还有在烘乾箱外面接了根铁皮管,把烘乾箱排出来的热气引到清洗池,冬天洗药瓶不用烧热水了,一天能省两吨煤,这就是馀热回收。」
「以前造军工机械,公差稍微大点都不行。改这个虽然没那麽严,但道理一样,少浪费点料,多挤出点时间,积少成多就是大钱。」
方言恍然,他们这还真是有点东西。
于是他又问道:
「那这麽多东西,你们啥时候能做完?」
老爹说道:
「估计下礼拜就能试装完,到时候你去看看,保准比以前快得不是一星半点。」
方言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国防工业的教授啊,用来做这些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方言这边给家里说起明天又要见京都大学汉方医代表团的事儿。
家里人听到又是日本人,一时间还有些担心他们又整出什麽么蛾子来。
要知道上次方言和他们见面就剑拔弩张的。(见932章)
而且当时这帮人还去学校里搞了事儿,要不是方言巧妙化解,指不定就被会很多人误会他和日本人有什麽见不得人的交易呢。(见963章)
后来方言他们还在香江那边的报纸上宣传当时谈判的事儿。
双方也算是你来我往交锋多次。
也不知道这次日本人来,到底会有什麽动作。
「放心,这次是一次政治任务,我只是只作为接待团队出席而已,而且大冢敬节这次也没来,应该没什麽大问题。」方言一边吃饭,一边对着众人说道。
老娘一边给他夹了块菜,一边忍不住念叨开了:
「哪次说没事就真没事?上回你去那什麽饭店跟他们碰面,回来不是也说得轻巧,结果后来学校里不还是给你整出那封神叨叨的信?」
二姐也放下筷子,皱眉道:
「就是,老三你可不能大意,那些人表面客气,心里指不定憋着什麽坏水,上次在我们学校,一个教授就听说和那边有联系,然后被调查了。」(见987章)
方言听到二姐的话,差点没绷住,那个教授被调查,其实就是方言这边主导的,当时二姐发了电报回来,方言就惊觉了。
「没事儿,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而且我也不会去日本。」方言对着二姐说道。
老爹方振华说道:
「工作上的事,该做还得做。日本人又怎麽了?我们在学校里对付精密设备,不同国家的机器都拆过装过。关键是你自己心里有谱,手上功夫硬,不怕他们使绊子。」
这时候老丈人朱光南接过话茬说道:
「老方,你放心好了!方言做事一向有章法。」
对于自己女婿,朱光南的信心是相当高的。
他转过头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呐,上面既然让你去接待,肯定是看中你的本事,也知道分寸。」
「总之咱们自己稳住阵脚,见招拆招就行。就像给你那药厂改造机器,找准关键点下手,管他东西方来的材料设备,只要原理通了,都能给他整服帖了。」
方言对着众人说道:
「这次性质不一样。上回是谈判较量,火药味重。这次就是配合外事工作,露个面,带个路,可能陪着参观一下咱们中医的成果,属于公开行程。」
「大冢敬节不来,少了个刺头。再说了,我这次就是个背景板,主角是人家上面安排的负责人,我最多就是说两句无关痛痒的话。」
朱霖对着方言说道:
「反正自己多长个心眼,明天出门穿正式点。」
一边说,还一边往方言碗里夹菜,方言忙接过,嘴里答应:
「知道知道。」
……
时间转眼来到第二天。
一大早方言在协和查完房,就到了研究院这边。
等他到的时候,这边曾路泉正在给众人开早会。
昨天是方言他们精英班第一天上班,看曾路泉的话里,对众人的工作还是相当满意的。
之前大家是做的中医方面的工作,现在研究所里面的工作更加偏向中药,不过好就好在大家都是从小学习的,不光是中医还是中药,知识面都比较扎实,他们需要了解的也就是一些关于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理分析。
然后想办法让这些东西达到标准。
就光是这些要求,就已经远超曾路泉的预期了。
他原来的预期就是,只要不添乱,就算是大成功了。
现在完全不是那麽回事,这帮人好多事儿都能帮上忙呢。
……
这边的早会后,方言又来这边看了一下生产线。
昨天晚上老丈人和老爹说的那些生产线的改良,方言发现这边其实也同样适用,不过问题就在于,这边生产线更少,停掉一条开始改造的话,产量直接打对摺。
虽然这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产量砍一半用一周时间优化生产线,方言还真不知道划不划得来。
所以他最终还是打算先看看朝阳东坝那边后续的情况。
就在方言打算离开秘方研究所去院长那边报导的时候,曾路泉安排完了工作找到了方言:
「对了,忘记给你说个事儿,老贺那边有消息了。」
贺普仁是上了向阳红9号。
那船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团队,前往太平洋进行首次远洋科学考察,他们是作为随行医疗保障人员被上级抽调过去的。
抽调的人还是负责这块儿的邱副部长。
现在说起来这人还真是有点针对他们研究所了。
「要回来了?」方言问道。
曾路泉说道:
「月底回来,现在他们已经返航了,还在路上。」
方言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