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今天吃了一老胡一顿饭,礼尚往来,还是本来就这麽安排的。
反正方言他们这边收下了。
不过就是没人吃。
又过了一会儿,方言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让老张去厨房把米油粥弄过来。
他当即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就端着碗来了。
看到老爹进屋,守在床边的张莉连忙接过老张手里的白瓷碗。
方言看了下,老张熬的还不错,都是按照他要求来的。
碗里的米油清亮如琥珀,最上层的油皮完整地浮着,像一层凝脂。
张莉她走到床边,用小勺轻轻舀起一勺,试了试温度,才小心翼翼地送到母亲嘴边。
王慧媛这会儿闭着眼睛,但是嘴唇动了动,似乎被这温润的香气唤醒,微微张开了些。
递到嘴上后,米油滑入嘴里,她的喉结轻轻滚动,竟是主动吞咽了下去。
张莉眼睛一亮,又舀了一勺,这次王慧媛的嘴张得更大了些,连带着鼻翼也轻轻翕动,像是在贪恋这股米香。
「咽了!她真的咽了!」张莉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眼眶瞬间红了。
老张凑在旁边,看着妻子一点点喝下米油,双手在身侧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直到小半碗米油喂完,王慧媛咂了咂嘴,又沉沉睡去,他才长长舒了口气,背过身去抹了把脸。
方言站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松了劲。
能主动进食,说明脾胃之气已初步恢复,这是转危为安的关键信号。
他对张莉道:「今晚每隔两个小时,就喂她小半碗,别多,循序渐进。」
张莉连连点头,把剩下的米油小心收好。
阳台边,老胡正和安东低声聊着天,话题是询问远东那边的药材。
见方言出来,老胡凑过来:「这米油管用不?」
「对症了,就是最好的药。」方言说道,「王阿姨这情况,现在就是得用这种温养的法子,猛补反而坏事。」
安东在一旁闻言抬头道:
「师父,胡大叔弄虎骨。」
「弄哪个干啥?」方言一怔,不知道老胡又打算整啥玩意儿。
老胡说道:
「嗐!大师礼包啊!虎骨那玩意儿你要是和海灯大师做一款限量版,那不得卖飞了!」
方言也是服了,磁带祝由术没搞成,他又想到这事儿了。
「海灯大师是出家人,你拿虎骨让人家做礼包,人家能答应?」
老胡说道:
「物尽其用嘛,我待会儿去问问。」
方言想了想,点头道:
「行吧!」
反正海灯大师也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他的行为。
这时候黄秘书从外边进屋来,说道:
「我已经让人在隔壁楼房间备了床铺,方大夫您和大师轮着歇会儿?后半夜我盯着。」
方言刚要说话,海灯大师从屋里走了出来,双手合十道:
「老衲今夜不困,前半夜由老衲守着便可。方小友白日劳顿,先去歇着吧。」
方言看了下时间,知道老和尚的性子,也不推辞:
「那辛苦大师了,有任何动静随时叫我。」说罢,他又对老张和张莉道:
「你们爷两也轮流歇着呢。」
老张哪里肯去,只说自己精神得很,张莉拗不过父亲,便先去隔壁躺了,这姑娘这几天熬得眼圈发黑,瞌睡已经到顶了。
方言叫上安东,老胡和老崔他们休息。
老胡让方言先去,他要在这里和大师聊聊。
方言只好跟着黄秘书去了隔壁楼。
这边有个同样的房间,不过里面陈设简单,有点像是招待所里,方言也没客气直接就和安东找了个房间睡了。
凌晨一点,黄秘书轻轻敲了敲卧室的门,方言应声醒来。
他根本没睡沉,时刻留意着动静。
看了下时间,也没叫安东,两人走下楼,去了王慧媛家。
这会儿老胡已经在沙发上躺着了。
保镖老崔还在阳台上和老张抽菸。
见到方言来了,房间里的人都醒了过来。
方言示意他们继续休息。
来到卧室里,先和老和尚打了个招呼,他和两个徒弟在房间里守着,张莉这会儿也醒过来了,正在房间里揉眼睛。
床上王慧媛睡的不安稳,嘴里发出细碎的呓语,像是要醒过来。
「此事肝经当令,正是气血归肝之时,她这是瘀滞渐散,肝气欲舒。」海灯大师低声道,手里的佛珠转得更缓了些,「莫急,让她自然醒转,此刻扰动,反易伤了肝气。」
方言点了点头,示意张莉准备好米油。
没过片刻,王慧媛的眼睛缓缓睁开了,先是茫然地看着天花板,随即眼珠转动,慢慢聚焦,最后落在守在床边的海灯大师脸上。
「老……老张?」她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门口的老张听到后,立马跑过来:
「哎!我在!慧媛,我在这儿!」
老张一个箭步冲到床边,一把紧紧握住媳妇儿王慧媛的手,心疼得直哆嗦,「慧媛,你可算醒透了!」
王慧媛看着他这副模样,嘴角牵起丝虚弱的笑,喉结动了动:
「渴……」
「妈!水来了!」张莉赶忙舀了小勺温水送过去。
王慧媛小口咽着,喝完半杯,呼吸渐渐匀了,眼神也亮了许多,像是突然想起什麽,看向在场其他人,惊讶的说道:
「我这里睡了多久了,怎麽这麽多人在这里?」
老张说道:
「好几天了,昨天我和小莉给何姐打了电话,她今天带着方言和海灯大师过来给你连手看病。」
王慧媛顺着老张的目光看向方言和海灯大师,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恍惚。
她动了动手指,想抬起来打招呼,却被老张轻轻按住:
「别动,你身子还虚着呢。」
「方言……还有这位大师……」她的声音沙哑,对着方言他们两人说道:「让你们费心了……我这病,是不是很麻烦?」
她想起自己的脑胶质瘤说道:
「西医说我这个情况……没法治。」
方言笑着摇头:「您别想太多,西医没办法中医有的是办法,你接下来配合我们就好。」
说罢方言不和他继续这个话题,他转头对张莉道:
「张莉把温好的米油端来,让你妈妈再喝点。」
张莉应声去了厨房,很快端来白瓷碗。
这次王慧媛自己撑着坐起身,靠在床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米油,喝完小半碗,脸色明显润了些,连带着说话也有力气了:
「这小米粥熬得真地道,比我年轻时在乡下喝的还香。」
老张看到这一幕,在一旁红着眼眶说道:
「是方大夫教的法子,说这米油养人,特意让我盯着熬了俩钟头。」
这时候海灯大师对着方言说道:
「方小友,咱们就不打扰他们家里人说心里话!」
方言知道老和尚是要和自己说后续治疗的事儿,于是点头说道:
「好!」
他对着老张笑着说道:
「张叔,你们聊聊,但是别太久,王阿姨身体还有点虚。」
老张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方言交代完,跟着海灯大师走到外屋,其他人也同样走了出来。
老胡这会儿听见动静迷迷糊糊抬起头:
「醒透了?那虎骨礼包的事……」
「先别琢磨你的生意。」方言按住他的肩膀,示意海灯大师先坐。
他压低声音说道:
「大师,您看王阿姨这情况,瘀毒虽散,但胶质瘤的根还在,后续该怎麽调?」
海灯大师捻着佛珠,眉头微蹙:
「此瘤乃痰瘀胶结丶郁火内生所致,好比老树盘根,非一日之功可除。先前祝由术与九窍引冰法,不过是松了土丶散了瘀,要除根须得慢慢来。」
「九窍引冰法肯定是不能做了,接下来就是持续疏导,经络如渠,瘤体如堵,需日日疏浚,不可间断。若稍有懈怠,瘀毒复聚,再治就难了。」
说完看向方言:
「这方面你比我法子多,不如还是你来?」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那行,接下来就交给我好了。」
方言应下后续调理的担子,开始拿起纸笔开起方子来。
那个方子是未来陶广正在1993年治病,用过的方子加减方。
里面有:生黄芪60g,炒白术20g,淮山药30g,当归15g,党参15g,葛根10g,桃仁6g,赤芍9g,川芎6g,猫爪草15g,陈皮6g,醋鳖甲12g。
写完后,海灯大师点了点头。
倒是没多说什麽。
方言收好,交给一旁的黄秘书。
黄秘书说道:
「放心这个交给我,后续我让人盯着。」
这边的事儿安排完,方言知道还是得找到陶广正才行。
这时候他目光落在海灯大师捻珠的手上,忽然又想起那手祝由术的奇效,心里那点想学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他正琢磨着怎麽开口,老胡却在一旁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凑过来:「大师,您看我那虎骨礼包……」
「胡施主稍安勿躁。」海灯大师笑着摆手,「方小友既接了后续调理的事,老衲倒有个建议。王施主这瘤体虽暂稳,但痰瘀如湿泥,需时时翻晒方能彻底干透。寻常汤药恐力道不足,不如辅以『经络导引术』?」
方言眼睛一亮:「大师是说,以手法疏通经络,配合药物攻伐?」
「正是。」海灯大师在茶几上虚画,同时说道:
「每日辰时按揉风池丶天柱,巳时点压太冲丶合谷,申时艾灸关元丶气海,让气血如活水般流转,方能冲散残瘀。老衲这两个徒弟倒也学过些基础手法,可留下协助几日。」
站在一旁的两个僧人立刻合十颔首,看样子是听惯了师父的安排。
老张在里屋听见动静,忙走出来连声道谢,眼眶还红着。
刚才王慧媛已经能认出人,甚至能说几句家常,这在昨天简直是不敢想的事。
方言沉吟片刻,对着老张说道:「张叔您按我昨天说的,米油不能断,晨起熬新的,中午再炖点山药粥,温养脾胃是根本。」
老张赶紧找了个本子,要方言把方子和嘱咐说了,他都要记下来,生怕漏了一个字。
这和孟济民一个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张莉也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个小红包,递给方言和海灯大师:
「大师,我们实在没什麽能报答的……」
海灯大师摆摆手,没有接过,方言当然也摆手。
方言摆手:「这钱我可不能收,你们自己拿着吧。」
「记得今天的事儿保密就行了。」
张莉看了看众人,见到方言他们坚持,她也只好和老爹放弃了,同时答应一定保密。
方言看了眼表,已是凌晨三点,便对海灯大师道:「大师,要不您也去歇会儿?剩下的我盯着。」
老和尚摇头:「老衲打坐便是休息。倒是方小友,你方才欲言又止,可是有什麽事想问?」
方言被看穿心思,倒也坦然:
「实不相瞒,昨夜见大师用祝由术稳住王阿姨气血,晚辈很是佩服。不知这门学问,是否有入门的法子可学?」
海灯大师闻言,捻珠的手顿了顿,打量着方言:
「方小友医术已臻化境,为何还要学这祝由术?要知道,此术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心诚则灵』,需摒除杂念,以意导气,非有大定力者难成。」
方言知道老和尚这是点他呢。
在祝由术这块儿,方言确实有些不太相信,老范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是他们聊天的时候聊过。
而且老范是教过方言天星十二针的。
不过这手法方言确实想搞明白。
他对着海灯大师说道:
「晚辈并非贪多求全。」方言努力让自己语气诚恳:
「只是觉得,医者当博采众长。有些病人,药石难及,或许祝由术能另辟蹊径。就像王阿姨那般,气血紊乱之际,药物尚未起效,祝由开口便能稳住心神,这便是它的妙处。」
老和尚沉默片刻,从怀里摸出本线装的小册子,封面都磨得起了毛:
「这是老衲年轻时抄的《祝由科辑要》,里面记载了些基础的音节和手诀。你且拿去看,若能参透『呵丶呼丶嘘丶呬丶吹丶嘻』六字诀的门道,再来找老衲不迟。」
方言倒是没想到老和尚这麽爽快,于是赶忙双手接过册子,只觉入手沉甸甸的,连忙作揖:
「多谢大师!晚辈定当用心研习,绝不妄用。」
老和尚笑了笑:
「医者救人,本就不分流派。你能将祝由术学会用用在正途,便是好事。」
「对了,那六字诀需配合呼吸,晨起寅时练习最佳,你且试试。」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我试试!」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还加了2400字,一共8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