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最近,他就经常站出来说,当年他是如何如何支持改革,结果被人诬陷之类的。
实际上呢?
2002年德国在申办2006年世界杯时,兹万齐格就采取了贿赂的手段,包括给亚足联主席哈曼1000万瑞士法郎。
关键是,事情败露之后,他还不主动辞职,最后连德国足协都看不下去,要求他主动辞职。
总而言之,这也是一场闹剧。
所以,国际足联内部对于改革,其实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过去这段时间,杨诚其实也一直都在思考这件事情。
事实上,不仅是IGC的改革失败。
在杨诚前世,布拉特和普拉蒂尼下台后,因凡蒂诺异军突起,执掌了国际足联。
当时的因凡蒂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包括年龄限制,包括任期,包括各种改革。
看似很有魄力,可实际上呢?
这不过就是因凡蒂诺的缓兵之计。
到了2021年,等到因凡蒂诺站稳脚跟,大权在握之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撤掉了道德委员会的最高检察官汉斯·约西姆·埃克特。
转而让哥伦比亚律师玛利亚·克劳迪娅·罗哈斯接任。
通过这种人员的任命来把控道德委员会,进而把自己的意志投射到了这个内部反腐机构当中,这极大扩张了因凡蒂诺的权力。
从这一连串的种种行为看来,杨诚认为,国际足联的反腐最大的问题就是机构缺乏独立性。
例如道德委员会。
国际足联总是在说,四个独立委员会里面,有三个是司法机构。
道德委员会更是屡屡被拿出来说事,以证明国际足联内部反腐的决心。
可再仔细看看,这个机构的一把手,主席说撤就撤,说换人就换人。
正如罗锤子所说:都是被包养的,哪来的独立客观第三方?
现在,大卫·吉尔没法更进一步,杨诚则是顺水推舟地给出自己的一个建议。
“暂时先不去管布拉特等人的事情,直接拿住大义,借助外面舆论的压力,对国际足联的章程进行改革!”
“首先就是改革24人执委会,扩军成一个36人的理事会,从209个代表当中选出来。”
大卫·吉尔愣了一下,“不可能,他们不会同意的。”
杨诚笑了笑,“你再想想,24人执委会里,现在还剩下几个?扩张成36人的理事会,有多少个代表有机会进去?”
大卫·吉尔愣了一下,立马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英格兰人一想明白这里面的关窍,立马拍案叫绝!
天才啊!
经过美国和瑞士政府这么一折腾,24人执委会去掉一大半。
剩下的这些人里,谁不想要进入36人理事会?
这些人就一定会支持改革!
“管办分离,理事会负责国际足联总体经营策略、发展方向、官员选拔和财务审批等,下面的各个执委会由专业人士来负责。”
如此一来,原本24人组成,大权独揽的执委会,立马被一分为二,虽然扩大到了36人,但执行的委员会也被剥离出去了。
“成立监事会,跟理事会平行,完全独立,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监事会列席理事会会议,并拥有调阅文件、审计财务报告、对官员进行尽职调查等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