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把生命和精力先给人类最宝贵的事业
青工们紧张地监测着各项参数,苏俄的技工们在一旁指导做监工。
钱进亲自坐镇现场进行指挥。
时间进入了七月底,钻探打井队伍进入了乾沟子公社。
此时已经入夜了,发电机带动了碘钨灯,将施工现场照耀的一片亮堂。
老百姓拖家带口丶扶老携幼的在围观,看钻探机打深井,也看蓝眼睛大鼻子的老毛子。
随着钻头打到预定的富水层深度时,压力表出现熟悉的变化。
有青工去打开小喇叭倾听,然后满意的点头。
随着钻杆的提出,一股清冽的地下水混合着泥浆迅速从钻孔中喷涌而出。
等到泥浆被冲刷乾净只剩下清水,围观人群再一次沸腾:
「出水啦!出大水啦!」
与以前一样,现场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乾沟子的社员们一拥而上,着急的去伸手感触这来之不易的清水。
看着那喷涌的清泉,许多老人激动得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水!是水啊!老天爷开眼啊!」
「地里的庄稼有救了丶太好了,老天爷,地里的庄稼有救了哇……」
水利局的技术员迅速取样检测,水质优良,符合饮用水标准。
再战再捷!
这极大地鼓舞了打井队伍的士气。
今天是深井钻探指挥队亲自开展打井工作的第一天,这口井是靠国人自己打出来的。
对于这个结果,深井钻探指挥队的青工们高兴,伊万等人也高兴:
「哈,一人一百斤红肠!」
钱进点头:「放心好了,我们中国人讲信誉,答应的条件一定会执行!」
后面开始,深井钻探指挥队完全由青工们负责打井工作,队伍按照指挥部专家组圈定的打井地点,转战一个又一个重灾地区。
一台钻机打井,另一台就在新的点位开钻。
钻机的轰鸣声,成了海滨市这个焦渴夏季最动听的乐章。
一口口深达百米丶清澈甘冽的水井,在乾旱缺水的地区出现,红石崖丶北岭子丶王家沟……
抗旱地图上,一片片深红色变浅红色。
随着一口口深水井的成功出水,困扰许多偏远地区的人畜饮水危机得到了根本性缓解,农田里的保苗育苗工作也有了开展机会。
社员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妇女们不用半夜排队守水,孩子们马上又能上学了。
清澈的井水通过社员们自家的小推车,进入了水缸,养活了被旱灾折磨的牲口家禽和房前屋后小菜园里抢种的几畦蔬菜。
配合着逐渐推广开来的滴灌设备,大片农田出现了绿色。
八月份开始。
旱情终于有所缓解。
海上吹进来阴云,这次不用再进行人工降雨,入夜之后一场大雨伴随着电闪雷鸣落下,一直下到第二天天亮,又稀稀拉拉的持续了一天。
好些乾涸的河道有水了。
这下子抗旱地图上粉红色也少了,大片浅绿甚至深绿开始出现!
抗旱工作要进入尾声了。
八月又火急火燎的忙活了一个月,等到进入九月,老天爷终于开始对老百姓露出一丝仁慈。
九月七号在农历上是七月二十八,节气上是白露。
既然到了白露,那这自然就是彻彻底底的秋天了,实际上一个月前就入秋了。
只是海滨市秋老虎一如既往的猛烈,加上今年乾旱导致天气燥热,所以立秋后也没什麽秋意。
倒是白露这天老天垂怜,从半夜开始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
久违的清凉和丰沛的水汽,终于落在了这片饱受旱魃折磨的农村大地上。
雨水下的不大,连绵不绝,从半夜一直下到了第二天傍晚,倒是把乾涸的土地给浇透了。
安果县抗旱指挥所里日夜灯火通明,来往行人总是步履匆匆,如今终于难得地透出了一丝轻松的气息。
要下班了,窗外依然雨声沙沙。
对于当下来说这可不属于噪音,而是比什麽歌曲都好听的流行音乐。
好消息接二连三。
锺建新收到了一份省气象局发来的天气预报后满脸喜色的找到钱进:
「钱副指挥,根据省市两级气象单位送来的预测简报看,后面一个礼拜内还有一到两场降雨,咱们安果县部分地区还能来一场大雨……」
「哟,好事。」钱进接过报告看,看的是满脸笑容。
指挥所的电话铃声依旧频繁,但不再是急促的求援,更多的是各公社报平安丶报喜讯。
水文办的办事员收到了几个水库打来的数据通报电话,然后统计出了安果县水库水位线监测报告递给钱进。
又是好消息。
水位线监测报告上的箭头,终于不再是令人绝望的跌跌不休,而是止跌回涨了。
这些好消息们传递开来,通信员们接电话时脸上和语气中难得地有了笑意,声音不再是打仗一样的嗷嗷叫,变的松弛柔和了很多。
又是一个电话打进来,接线员说道:「是的,请您下达通知——哦,要通知钱进特派员回市里?明白丶明白,是指挥部调令,请他即刻回城述职……」
「好的,好的,需要钱副指挥接电话吗?好的好的,我马上将指挥部的通知传达给钱副指挥,明白丶好的,一定会敦促他尽快交接手头工作……」
「好丶好,谢谢领导关心,我们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话筒落下,接线员向钱进汇报指挥部送来的通知。
钱进听到了几句,抬起头说:「交接工作,然后我尽快撤退是吧?」
接线员点头将通知口述给他。
指挥所里逐渐鸦雀无声。
柳长贵丶锺建新等领导干部齐齐的看向钱进。
钱进也看向他们。
他在安果县可是奋战了不是三天五日,而是两三个月。
这些日子里虽然他时不时就要下乡去包队的下马坡处理一些小事,但主要工作还是在指挥所里完成的。
他跟县里这些领导干部相处的很好,已经有了战友情。
双方互相对视,气氛逐渐带上了一些伤感之色。
钱进讪笑道:「各位同志,怎麽着,咱们唱一首送战友吗?」
大家伙配合的笑了起来。
锺建新感慨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呐,我知道你要回市里,我们都知道,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还挺快。」
一个农业口的干部点点头说:「是,我以为怎麽也得等到秋收以后再回去。」
钱进说道:「实话实说,我以为也得等到秋后看看秋收情况再回去,但指挥部的调令下来了。」
他把自己的工作文件递给柳长贵:「安果县后续的抗旱工作,特别是深水井的维护丶新水源的调配以及灾后补种作物的田间管理,就拜托各位了!」
「柳指挥,你知道我不爱打官腔,可我这时候还得来这麽一句——担子不轻,但你们经验丰富,我相信一定能挑起来!」
柳长贵接过文件后跟他紧紧握手,声音有些感慨:「钱指挥啊,您丶您这就要走?我觉得也太急了点。」
「您喜欢实事求是,那我今天他也实事求是的说一句,安果县抗旱工作能有今天的成就,靠您啊。」
钱进笑道:「说什麽呢?是靠大家!是集体的力量丶团队的力量!」
「来吧,咱们交接工作,其实没什麽好交接的,平日里指挥所的工作都是咱们一起做决策。」
他看向众人深吸一口气,露出伤感的笑意:「那我先说一句吧。」
「各位同志,感谢你们这些日子里对我工作的配合丶对我为人的包容,尤其是感谢你们愿意执行我的安排,中午吃野菜汤。」
众人立马熙熙攘攘的开口:
「钱指挥您别这麽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其实野菜汤还挺好喝的——不过天天喝确实有点喝够了……」
钱进挨个跟指挥所的工作人员握手。
大家都在一起并肩作战多日,彼此是什麽人互相清楚,此时分别着实有些不是滋味。
锺建新拦住了钱进:「钱指挥,您这什麽意思?打算今晚就走啊?」
钱进笑道:「今天不走明天走,毕竟没什麽好交接的东西。」
「反正今天走不了,你看这天都快黑了,怎麽也得吃了饭再走。」锺建新说道。
柳长贵也说:「外面还在下雨呢,天黑路滑,绝对不准走。」
其他干部纷纷说:
「今晚一起会个餐,说来惭愧,钱指挥带着咱们打了这麽久的硬仗,咱还没有请他正儿八经吃顿饭呢。」
「对,这饭得吃,临走了连顿像样的饭都不吃,我们这心里过意不去,传出去得让兄弟单位的同志们笑话。」
钱进往外看,天色确实已经擦黑,朦胧雨幕中,对面几个办公室的灯泡在散发出昏黄的光。
「钱指挥,留下吃顿饭吧!」办事员们也开始发出邀请。
「是啊,钱指挥,就一顿饭!」
附和的人很多。
其实钱进根本不怕天黑路滑,他归心似箭,主要是想念家里小娇妻……
作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跟娇妻分别两三个月,着实是想的厉害。
但他知道,自己今晚走不了。
看看眼前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听他们挽留的邀请,感受一下同志们真切的情谊,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柳长贵一看他这边犹豫,便知道他还真起了跑路的心思。
于是他赶紧握住钱进手腕说道:「钱指挥,这顿饭你可必须吃啊。」
「它是有意义的,它跟好吃不好吃没关系,它是咱们并肩作战的战友间的告别仪式,也是这片同志们和安果县土地对你付出的认可!」
话说到这份上,钱进只能说:「这顿饭肯定要吃,不过务必简单点,千万别铺张,现在还在抗旱,大家都不容易。」
「这个你放心,我们现在的条件想铺张也铺张不了。」柳长贵和锺建新对视一眼,脸上都绽放开笑容。
负责后勤工作的领导立马往外走:「我这就去食堂找老赵和老徐,让他们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欢送钱指挥!」
钱进赶紧说:「别弄这一套,不准有大鱼大肉这些东西,咱们一起吃一顿就行了。」
「而且,抗旱工作还在继续,不准喝酒——算了,一人一瓶啤酒!」
欢送宴不喝酒,委实说不过去。
管后勤的领导笑着答应一声,迅速跑了出去。
柳长贵看看天色,说道:「该下班了,钱指挥要不然你一起去食堂盯着吧,这个时候确实不能大操大办酒席。」
钱进说道:「行,那我过去看看。」
等他离开,锺建新说道:「老柳你怎麽能这麽说呀?虽然钱指挥……」
「我是赶紧把他从指挥所里挪走,然后咱得赶紧打电话通知下面的同志,钱指挥过来这麽些日子,在下面跑的时间比在指挥所里还长,人家要走了,咱能不跟下面同志说一声?」柳长贵打断他的话。
说完他拿起桌上那部摇把电话机,用力摇了几圈,接通了总机:「喂,总机,给我接小王庄公社……对!快!有急事!」
锺建新则默契地拿起另一部电话机也开始摇号:「喂,总机?接大柳树公社!北岭子也要……」
电话接通,两位领导开始传达信息:
「喂!小王庄的老李吗?我柳长贵……对!哦,这麽晚了不是有紧急工作——嗯,也算是紧急工作吧,告诉你个事!钱指挥钱进同志要走了,对,市里指挥部调令下来了!」
「他明天一早就要回市里了……对!回指挥部了……」
「嗯丶嗯,知道了,好!好!明天我们会拦他一会的!」
同样的消息,通过两部电话,被迅速传递到安果县各个通了电话的基层地区。
等钱进回来,电话已经打完了。
柳长贵和锺建新两人围着他留下的工作笔记本在研究,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便询问两句。
欢送宴在食堂举行。
市府食堂条件还是挺不错的,寻常时候供应一日三餐,如今灾情严重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于是改成了只供应早餐和午餐,晚上不开门。
今晚食堂开了小灶,钱进等人进去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菜不多,四菜一汤,这是钱进先前来到食堂跟厨师协商后的结果。
四个菜里量最大的是拌凉粉,这是海滨市到了夏季最受欢迎的菜肴。
便宜实惠,清凉去火,老百姓家里也吃这个,所以厨师报菜单的时候,钱进把这菜第一个留下了。
市府的厨子们很有一手,简简单单的拌凉粉,在他们手里跟在农民家里肯定不一样。
绿豆凉粉切成宽条,晶莹剔透。
上面铺着焯过水的嫩菠菜丶切成细丝的胡萝卜和黄瓜丶撕成小朵的黑木耳,然后灵魂浇给。
这菜的诀窍就在浇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