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缺水的地方到初期缺水再到一直缺水到后期,各个情况都有考虑。
在农田里转悠了几乎一天时间,直到傍晚时分车子才开回市府大院。
下车的时候韩兆新裤腿子已经全是泥,两只皮鞋更是看不出原来样子。
但他兴致很高,对秘书说:「准备会议室,指挥部全体成员加班开个会。」
另外三个工作组已经回来了,他们是最晚的,所以他们到场,会议就可以开了。
大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跟前面几次开会可不一样,这次没有焦灼情绪没有紧张氛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喜色,不管坐姿还是言谈举止都透着股子松弛感。
韩兆新站上主席台,声音前所未有的洪亮有力,脸上更是早早挂了笑容。
他把今天下乡的所见所闻先介绍一遍,又让另外三个工作组的组长上来汇报了工作。
最后,他志得意满的重新回到主席台上发言:
「同志们,我如今完全可以说一句,经过全市上下,党政军民学历时半年的奋斗,通过我们艰苦卓绝的奋战,我们终于战胜了这场二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掌声哗啦啦的响起来。
韩兆新笑着点头,声音更加嘹亮:「我可以自信的说一句,同志们,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旱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今晚回家,大家可以放心的畅饮一杯,你们好样的,我们好样的!」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韩兆新等到掌声稍弱,笑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啊,它凝聚了无数同志的心血丶汗水,甚至是泪水!」
「它证明了我们组织的组织力丶动员力是强大!证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人民英雄史观是无比正确的……」
继续鼓掌。
后面他详细总结了抗旱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高度赞扬了各级干部丶技术人员丶解放军指战员丶工人丶农民以及所有参与抗旱斗争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当然,还特别点名表扬了像钱进这样深入一线丶表现突出的指挥员:
「……旱情虽然缓解,但灾后恢复生产的任务依然艰巨!」
「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仍需持续关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暴露无遗,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但是!」他话锋一转,「抗旱指挥部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机构,其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
「我已总指挥的身份做出决定,自即日起,海滨市抗旱救灾指挥部级别下降,由特级调为二级!」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可真心实意的多。
因为——
「指挥部降级后,抗旱相关后续工作,由市农委丶水利局丶民政局等部门按原有职能分工,继续抓好落实,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灾后恢复生产有序推进,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在座的各位同志,除部分岗位需要留任处理善后事宜外,其他人……」
韩兆新环视全场,重重一挥手:
「明天起,回到各自原单位,继续为海滨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这段时间里大家辛苦了!散会!」
随着指挥部在生产生活工作里的职级下调,除了核心部门保留,其他配合部门都裁撤掉了。
于是,诸多从各单位临时抽调丶在抗旱一线奋战了数月的干部们,如同百川归海,纷纷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
工作正在回归正轨。
同时下乡援农抗旱的知青队伍丶各机关单位工厂的志愿者还有各街道的劳动突击队全数调回。
不过不是一下子抽回来,而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旱情缓解情况,逐步丶有序的调回。
其中泰山路劳动突击队调回时间在九月下旬。
秋高气爽。
一大早,泰山路的大喇叭开始响起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
「各位泰山路居民丶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每一位队员的家人亲属们,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欢迎我们自己的队伍归来,欢迎我们可爱的泰山路抗旱工作支农突击队凯旋归来……」
「这支突击队响应我市抗旱工作指挥部号召,从城市奔赴农村,在抗旱保苗丶兴修水利丶抢种补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钱进在家里听到了这声音,纳闷的问:「咱居委会什麽时候有了播音员?」
马红霞仔细听,也很纳闷:「我怎麽听这个声音,像是张红蕾的播音腔?」
张红蕾是海滨市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在本市名气很大,专门负责一些重大新闻节目的播音工作。
马红霞不太会说普通话,于是她就跟着电台播音员学说普通话,所以她对市内几位播音员的语调都很熟悉。
钱进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他今天休息,便处理了在供销社最后的一点公务后下楼去接待自家兄弟。
这次他跟突击队只能短暂接触,关于他工作的调令已经下来了,国庆节后就要奔赴首都参加新部门成立工作,并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专业知识培训。
今天天气很好,阴阴沉沉的。
根据天气预报,又有一场秋雨安排上了。
钱进估计这场秋雨结束,地里庄稼就该抢收了。
今年海滨市农村地区的秋收肯定不是丰收,但相比旱情突发时候国家和海滨市府的悲观估测,却要好上很多很多。
进入泰山路主干道,他就看见居委会门口小广场已是人头攒动。
有大红横幅高高挂起:
热烈欢迎泰山路劳动突击队完成抗旱工作胜利凯旋!
鲜红的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楼前的空地上,魏香米正在安排一群以老大爷老大娘组成的锣鼓队列队。
锣鼓队尝试着敲打了一番。
齐德隆冬强。
老同志们敲锣打鼓的节奏不专业,却很有力气,把氛围给搞出来了,敲的有一股子喜气。
附近的居民丶闻讯赶来的家属们挤在了路边,小孩正好放假,到处乱跑,搞的电车要进站了无处停靠,售票员手里的铃铛摇不出声来,只能半路停车让乘客下车。
钱进到来,在居委会帮忙的赵大妈急忙递给他一面红纸糊的小红旗。
基本上到来的人手里都有这麽一面小红旗。
然后一些歇班的高个子青年工人被叫来,两人一队拉了横幅,上面是标语:
「热烈欢迎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抗旱凯旋!」
「向抗旱英雄学习!向抗旱英雄致敬!」
钱进看乐了:「好家夥,至于这麽隆重吗?了解内情的知道咱是欢迎劳动突击队队员,不了解内情的估计以为咱是欢迎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呢。」
魏香米抿嘴笑了下,解释说:「今天咱们的欢迎活动有特殊意义,省里都派报社过来拍照准备登报宣传呢。」
钱进一愣:「啊?还有这事?我怎麽不知道?」
魏香米说道:「你怎麽不知道?这事我不是给你打电话说过吗?」
钱进仔细回忆,好像是有这麽回事,不过他灾后回到供销社要进行工作移交,非常忙碌,精力有限,很多消息都当耳旁风了。
魏香米继续说:「今天市广播电台还把张红蕾播音员借调给咱了呢,你不会连她声音都听不出来吧?」
钱进恍然大悟。
原来上午那热切的播音腔还真是张红蕾的。
他们正聊着天,东边路上有人大喊:
「回来了回来了……」
人群哗啦哗啦的往东流淌。
几辆清洗一新的卡车缓缓行驶在泰山路上。
车头刚挂上了大红花,车斗里满载着队列整齐的突击队队员。
这些人别管男女都晒得黝黑,不过精神昂扬丶士气高涨。
他们穿的是绿色六五式军装,只看外表确实像是从前线凯旋的军人。
特别是他们还背着打着补丁的帆布背包或捆扎着行李卷,提着装了搪瓷脸盆丶茶缸的网兜,更是跟外出作战的军人相像了。
当然,没有最重要的肩章和枪械。
更当然,要是有了这些东西那可就不正常了。
随着卡车缓缓驶近,现场的气氛被逐步点燃。
「回来啦!孩子们回来啦!」好几个大妈扑到路上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声音洪亮。
周围的人大惊,赶紧把她们拖回来。
锣鼓敲得更响了。
咚咚锵,咚咚锵!
路边吆喝的声音比锣鼓声还要响亮,多少人都在扯着嗓子招呼家里的孩子:
「二娃黑了不少啊!行,也结实了!」
「丫头丶哎哟我的丫头诶,怎麽瘦成这样啦?哎哟这一次可是辛苦啦!快回家妈给你做点好吃的!」
「瞧见没有——我家山湖在最前面,告诉你们他现在是突击队的分队队长——好,山湖,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
问候声丶赞扬声此起彼伏。
归来的队员们脸上多少带着疲惫之色,但他们肯定是提前得到了要上报纸的消息,一个个始终目不斜视丶腰板笔直。
魏香米一边鼓掌一边对钱进说:「挺好呀,领袖同志说的对,知识青年就应该到农村去。」
「你看这两三个月的农村生活,把他们身上的城市娇气全给褪去了,给他们身上增添了不少劳动者才有的硬气……」
卡车停靠在居委会广场前,很整齐的进行排列。
好几台照相机噼里啪啦的照。
钱进知道这应该是市府对自己的投桃报李,或者说对自己抗旱工作中多次立功的奖励。
省里乃至国家肯定要宣传这次海滨市发动劳动青年重新下乡支农的决策,这是个很成功的决策,城市青年们确实给农村帮了很多忙。
而劳动突击队属于海滨市等少数地市才有的单位,这种单位式集体下乡进行劳动,效果尤其好,宣传工作自然是重点。
但宣传泰山路劳动突击队并且还是这麽大张旗鼓进行宣布,那绝对是有高级领导做过特殊指示的。
卡车车斗打开,队员们扛着简单的行李丶拎着各种工具跳下车重新列队。
照相机继续噼里啪啦。
在街坊们热切的目光和喧天的锣鼓声中,队员们纷纷露出骄傲笑容。
「回来了!回来了!」有当妈的看到又黑又瘦的孩子忍不住上去拉人。
「欢迎回家!」魏香米举着喇叭吆喝,同样很激动。
王东作为队长很正式的跑到她和钱进跟前进行汇报。
一个不落,全带回来了。
魏香米拿出稿子准备讲话,突然有人挤过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什麽。
她顿时露出震惊神情,踮着脚尖往旁边看。
正在跟王东说话的钱进身边也挤过来一个人,说道:「钱副指挥,韩总来了!」
钱进当即:「我草!」
王东傻乎乎的笑:「韩总?哪个——等等,韩总指挥啊?」
他赶紧问钱进:「钱总队,韩总指挥也来迎接我们凯旋?」
「你还真凯旋上了,就是去干了点农活而已。」钱进一边揶揄他一边往四周看。
没看到人呀!
他推了王东一把:「赶紧回去整队。」
记者们拍照结束,队伍已经散了。
队员们和家人拥抱,和前来欢迎自己的熟人进行握手拥抱丶拍肩问候,还有人准备回家了。
热热闹闹的欢迎现场如同一锅煮沸了的饺子,然后在煮锅外面,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旁边的梧桐树下。
这辆车在这个以自行车为主的居民区显得格外突兀。
车门打开,穿着灰色干部装的韩兆新下车,他身边照常跟着心腹大秘。
钱进终于看到了他,赶紧往外挤。
结果人群误会了他的用意,又把他给推回去:「钱总队,今天可是突击队的大好日子,你作为总队长怎麽能够提前离席呢?」
钱进急忙喊叫道:「我不是离席,是韩总来了!往西边看,韩总来了!」
「韩总?哪个韩总?」还有不那麽敏感的人疑惑。
但人群边缘还是有人眼尖,一扭头把二把手认了出来,失声惊叫:「哎哟快看,我这没看错吧?是丶是咱们的韩兆新领导!」
叫嚷声迅速传播开来。
从人群外围开始,居民们纷纷扭头,然后此类惊呼声连续不断的响起。
这下子主角换了。
人群呼啦转移向韩兆新。
钱进趁机赶过去把二把手给护住了,否则人群能冲垮他!
韩兆新一边笑一边鼓掌,然后又往四周挥手:「同志们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