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御驾亲征(1 / 2)

第168章 御驾亲征

虽然经历了地震,在河东多郡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来说,赵宋王朝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

加上袁倾城的《倾城农书》总结推广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麻晓娇发明的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工农具,使粮食产量显着增加。

今年赵宋王朝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而且,就在前几天,赵侯以立太子为藉口,进行全国范围的减免了一部分的丁税。

这丁税是按人头徵收的税,不论贫富,只要是成年男子都要缴纳。

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逃避丁税,甚至出现了生子不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稳定。

赵侯这次减少丁税,使得贫困家庭和底层民众得以受益。

可以说,赵侯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赵宋王朝广大的民众可以喘一口气,至少可以苟延残喘下去了。

而与赵宋王朝今年大丰收不同的是,辽国今年出现了很严重的饥荒。

原本,辽国在发展过程中,农业逐渐兴起。一方面,契丹人侵扰内地时劫掠了大量汉族边民,

这些汉民延续汉族的传统生产习惯,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辽统治者制定了奖励农耕的政策,

鼓励平民耕种,还命成边的军人利用战丶训间隙,屯田耕作。

这使得辽国的南京道丶西京道等地区(也就是赵宋王朝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农业较为发达,种植有粟丶泰丶麦丶梁丶荞麦丶糜子丶高梁等旱地作物,辽南京一带还有水稻种植。

再有,宋:辽两国尽管有战争,但以往贸易往来仍十分密切。辽国用马丶牛丶羊丶玉,毡丶

毯丶甘草丶蜜丶蜡丶羚角丶柴胡丶红花等物品,从赵宋王朝换取粮食丶丶帛丶罗丶香茶丶瓷器丶

漆器丶姜丶桂等物资,通过贸易获得了一定的粮食资源。

辽道宗时期,辽国各地粮仓/窖甚至一度积存粟米十五万斛。

可见辽国有着一定的粮食储备制度,这些储备粮在辽国出现饥荒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的供应。

但耶律延禧上台以后,什麽都不管,每天只顾着自己享乐和打猎,下面的大臣也都在混日子。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今年河东大地震,连带着辽国的云地也遭了灾。这使得辽国的粮食大量减产。

最关键的是,因为辽国帮西夏威胁赵宋王朝的行为,赵侯下严令,禁止和辽国贸易,并且在辽宋边界派了巡逻部队,严厉捉拿走私的商队。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辽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见赵宋王朝明明有粮食,却不卖给他们,存心要饿死他们,这不禁让辽人想起了其祖先打草谷的传统。

如今又秋高马肥,正好是胡人南下打草谷的绝佳机会。

于是,辽人纷纷支持耶律延禧跟赵候开战很快,边臣丶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就分别上奏章,辽国宗室大将南京留守耶律和鲁斡丶大将耶律大悲奴率本国将兵前来蔚州柳甸,举行大阅兵。

不久之后,边臣丶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又奏报,辽国调兵选将分别于平州和云中府路两地屯泊。

三日以后,边臣丶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再奏报,发现辽军在蔚州与飞狐县等处屯泊,

他们聚集军马,收集粮草,当地人皆称辽人欲来侵犯边界。

同一时间,边臣丶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急奏,辽军在燕地大量集结,耶律延禧声称要御驾亲征。

辽军欲犯边境的消息不腔而走。

东京城里议论纷纷。

甚至有胆大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宣扬,辽宋已经有百年未发生战事了,若不是赵候非要收复西夏,又断了跟辽国的贸易,辽国又怎麽会撕毁《漕渊之盟》入侵赵宋王朝?

对此,一方面赵侯直接动用皇城司和东厂抓人,另一方面让宣传部出面正确引导舆论。

但这仍旧难以避免许多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离京避难,普通百姓人心惶惶,忧心,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情况,赵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不然,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出现动荡。

于是,赵侯对一众宰执说:「今日之计,莫若整厉军马,扬声出战,先发制人,不然定然被动。」

章惊赞成道:「臣亦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今辽人虽蠢蠢欲动,然其国内饥荒肆虐,士气必不振,正是我大宋乘胜追击,一雪前耻之时。若我朝能先发制人,不仅可以遏制辽人之野心,更可藉此机会重振国威,使四方来贺。」

接着,章惊就再次表明:「臣请为帅。」

赵侯摇摇头:

「今乃收复西夏关键时刻,全盘统筹调度,朕不如宰相,岂可在此关键时刻,自乱阵脚,教前线将士无法专心收复西夏?」

「再者,辽主亲至,朕若不往,我大宋将士何来抗辽士气?」

「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擅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真宗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得享百年太平。今日之事与之相同,朕当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至于辽军欲战,若朕所料不错,所为有五:欲援西夏,一也;欲重开榨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搞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

「欲教我大宋停止收复西夏,绝无可能,今西夏亡国在即,我大宋岂可妇人之仁,养虎为患;

欲重开权场,可施以权宜之计,待我大宋收复西夏,再做计较;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若不得,

可适当增加,只要辽不干预我大宋收复西夏;求稿师之物,亦当量力以与之;至于疆土,则祖宗之地,子孙当以死守,不得以尺寸与人。」

「朕此次北上,以拖延为主,败敌为辅,意欲为西北将士争取收复西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