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地的府兵,创建未久,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府兵是兵也是农,虽然被免除了赋税和劳役,可依旧需要积累。
别的不说,像是府兵的制式装备,甲胄丶长弓丶横刀丶盾牌,就需要府兵自己花钱买。至于其他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如军服丶水壶丶箭矢之类的军用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长弓丶横刀丶盾牌这些还好说,便宜的如长弓,取材方便,制作时间短,熟练的工匠几日就能完成一把,府兵花钱买一把训练不难,至于盾牌丶横刀,价格贵一些,但也不是负担不起。
最为昂贵的还是甲胄。在战场之上,一副甲胄几乎等于另一条命。
受限于匠人丶材料和战争等因素,如今中原地区的甲胄价格还要比关中贵许多。
指望着关中调出多馀的甲胄支援中原各地,一时还做不到。
关中地区的甲胄生产,最先需要满足陇右丶灵夏丶河东等地的需求,能够分到中原各军府的有限。
能分出去的也集中在高昂丶韦孝宽丶慕容绍宗等将领手中。
河北襄国的冶铁中心生产军用品的产量还很小,太原生产的还要供给洛阳丶恒朔之地。
短时间内,拥有足够战力和足够军备的士兵就只有这些北人之军。
他们分布在洛阳丶豫州等地,成分很复杂,有一些甚至是当时战败的鲜卑战俘,被人捞出来的。
李爽接过了洛阳送来的文书,侯景虽然成功拉拢了北人之军,不过代价也不小。
侯莫陈崇和斛律光跟在李爽的身边,见到李爽难言的模样,不禁问道:
「大王,如何了?」
李爽将文书交给了两人。
斛律光一看,便皱起了眉头。
「这帮北人想要跟当年的北府兵一样麽!」
这些北人的将领不但想要豫州的土地和赋税,还想要战争的全部收益,包括战利品和攻下来的土地。
徐州丶青州丶兖州这些地方,早已经被高昂丶韦孝宽等勋臣占了,这些北人将领也知道,他们能争取的空间很小,因此,便想要更多的利益和开拓的土地。
李爽一笑,道:
「好在这些人想的是攻取的土地,没有舔着大脸问本王要地。」
斛律光听了这话音,试探问道:
「大王打算答应他们?」
「大丈夫攻城略地,拿命去拼,本王如何好小气。告诉侯景,凡所取,尽归其所用。」
便在此时,长乐宫外一声急报。
留守长安的行台府长吏送来了一份国书。
南梁送来的国书!
李爽也有些惊讶,按理说,洛阳朝廷还在,南梁要送国书也应该直接送去洛阳,怎麽会送到长安来呢?
李爽打开一看,发现这国书之中并不是什麽外交文书,更像是萧衍的私人信件。
上面也没有写别的东西,而是阐明了萧衍这些年来对于佛法的理解。
隐隐之中,带着几分对于天下苍生的悲悯之意。
萧衍想要与李爽探讨一下心得,交流一下意见。
「萧衍要和我交流心得?」
——
建康。
大战将起。
萧衍在台城之中,每日里都忙着军政之务。
一支军队的构建,必然要创建者亲力亲为。否则,这支军队将会落入旁人之手。
尤其是南梁禁军,如此精锐的军队!
当年刘裕如何代晋,萧道成如何代宋,萧衍清楚异常。
他自己就是亲身经历者,夺了南齐的江山。
军队不只是会听从给他们发钱粮之人,更会听从带领他们走向胜利之人。
可他毕竟老了,不能亲自上战场,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必然不如前线指挥者。这也是萧衍让宗室领军的原因之一。
萧衍徵募壮勇,扩建禁军,训练军队,一心要夺回巴蜀。
巴蜀之地不管如今情势如何,可对于位下游的南梁而言,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甚至要比徐州还要重要。
没有彭城,江淮防线还在;没有巴蜀,南梁可能就是下一个东吴。
二分天下的格局,将会不在。
萧衍在大战将起之时,送去了关中一封私信。
他当然没有天真到以为如今的这场大战靠着几份信,说些佛法心得就能消弭。
萧衍想要从书信交流之中知道的李爽是什麽样的人!
李爽的情报,建康早已经得知。
这是一位从山野之中起家的诸侯。
古往今来,尤其是自魏晋以来,门阀世家兴起的时代,这样的人,可谓稀少。
关键是,李爽还很年轻。
这是一个不到三十的秦王!
相比之下,萧衍老了。
要打一场国家级的大战,主政者消耗的精力,不是平常时可以比的。
更重要的是,与北方的纷争,不会是一时一地一场战争就能解决。
要麽,打到一方灭亡;要麽,打到双方都不想要再打下去。
萧衍想要知道,这位对手究竟是何人?
萧衍一直在等待着关中送来的回信!
萧衍的宠臣朱异在接到关中送来的回信之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宫殿之中,带着讨好的笑容,交到了萧衍的手中。
「陛下,关中的回信来了!」
看着放在御案之上关中回书,萧衍很是郑重。
舒了一口气,整理一下心绪后,萧衍才缓缓拆开来后。
只是,萧衍看了之后,面色却变得很差。
朱异不解,但知道萧衍此刻动怒了。
「陛下,李爽说了什麽?」
「不愧是土匪出身,粗野无礼!」
萧衍站了起来,甚至没有理会朱异,直接离开了,进入了一旁的侧殿之中。
隐隐之间,朱异还听到了传来了的一声。
「xxx!」
萧衍修行多年,涵养极好,朱异还很少能见到他失态到如此的地步。
朱异大着胆子,走上了御案,只见桌面上的摊开的纸张上,李爽的回信很是简短。
简短到只有一句话。
陛下是一个好和尚!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