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 / 2)

-

“——阿嚏!”

沈三元揉了揉鼻子,站在陌生的地界有些茫然地向四周张望。

迥异于华国传统样式的街道和建筑风格让她稍感疑惑:这是到哪里来了?

她低下头,看向手上拿着的东西——

一张颇有质感的证书,端正的F国字体翻译过来便是“奥运村摊位许可证”,上面还盖了一个黎八城奥委会的红色印章。

另外还有一个挂脖工牌,上面写着:

持证人:沈三元

编号:172122

经营范围:华国卤味及特色饮品、小吃

沈三元了悟:这是到奥运村卖卤味来了。

第55章 冰镇酸梅汤

沈三元根据许可证上的地址成功找到了自己的摊位。地方不大,大概只能摆下一张八十厘米长的桌子;好在位置不错,位于奥运村这条专门用于摆摊的商业街的中段,人流量不算好但也不会差。

街上有很多摊点已经陆陆续续支起来了,她左边是一家泰式咖喱、右边则是霓虹国的寿司,往四周粗略扫了一眼,还有印度帕可拉、摩洛哥烤肉串、新西兰肉饼……几乎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小吃。

肉串、肉饼的香味,和帕可拉在热油里发出的滋滋的响声可以让人瞬间食欲大开。

沈三元一边咽着口水一边沿着小吃街走,打探情况的同时,也想找到可以购买到食材的地方。

好在她的运气还不错,很快就让她发现了距离摆摊处不远的一条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的商业化程度不高,虽有临街的小店,但大多是房东本人所售卖的一些杂货商品;更多的还是就地铺上一条毛巾、薄毯,挎着竹编篮筐沿街叫卖的小贩。

沈三元一一看过去,片刻后,在一个染着棕色短发、发尾还耐心做了微卷的老妇人面前停下了脚步。

“这个怎么卖?”话刚说出口,沈三元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已在异国他乡。

老妇人对她脱口而出的华语显然也很疑惑,不过似乎是遇到的外国人多了,她很熟练地拿出了解决办法——指了指和篮筐里的乌梅一起摆在地上的那张价格牌,用不是十分标准但很是流利的英文说道:“fifteen。”

沈三元比划:“十五欧一篮筐?”

也不知道老妇人有没有听懂,她点了点头。

沈三元从兜里掏出小布包,拿出十五欧递给她,又拎起那篮乌梅在她面前晃了晃,见老妇人毫无反应,猜测她领会到的意思是对的,于是提起乌梅起身走了。

回过头,老妇人没有丝毫异常地继续蹲坐在摊位上,看见沈三元,还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她这才毫无心理负担地提着乌梅走了。

“语言不通真是麻烦啊……”

沈三元叹了口气,继续采购其他食材去了。

工牌上明确限制了她的摊位所能售卖的商品范围:卤味及饮品。她的初始资金不多,卤味暂时不考虑,只能从饮品入手。

这不,看到这篮新鲜、个大的乌梅,她立马就想到了一样饮品——酸梅汤。

现在正是F国的夏季,天气炎热,喝一口冰镇凉爽的酸梅汤肯定令人舒畅。

除乌梅之外,剩下的食材还有山楂、陈皮、甘草、冰糖,这些很快就买齐了,但沈三元还没急着回去,她又往几个售卖锅具的商店看了看,但几次都大失所望,正准备回去,突然在临街的玻璃橱窗看到什么,脚步一拐,立刻钻进了这家位于街角的商店,没一会儿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