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紫薇宫中三千客(2 / 2)

剑出大唐 一片苏叶 6540 字 1天前

就在这样的时刻,紫薇宫大开~!

天街御道上,在那大雪之间,众多武林名宿带着肃穆之色踏雪而来,以一种朝圣心态,看向笼罩在雪中的皇城。

众人肩头丶发丝积雪渐厚。

以他们的功力,要蒸发雪水轻而易举。

但是,到了这里,便没有人妄自动用功力。

宋缺与宁散人虽是当世绝强武者,可在此地也没什麽不同,皆是三千客之一。

宁道奇在宫门前,遇到了不少道门中人。

比如巴蜀的袁天罡,木道人丶乌鸦道人丶弋阳的松隐子丶白眉老道陈常恭,嵩山的计荀计守两兄弟,还有数十位在各方清修的道长,如今全聚集在一起。

在宁道奇同他们打招呼时,宋缺亦瞧见邪王阴后,棺宫五老。

高丽郡的弈剑大师傅采林,琉球东溟夫人也到了。

年轻一辈中数得上号的人物,此时也一个不缺。

侯希白丶范采琪丶二凤丶寇仲丶徐子陵丶跋锋寒丶可达志丶单婉晶丶宋师道丶宋玉致丶傅君婥丶傅君蔷

如今已没有异国之分,大家都是大唐子民,自然是一视同仁。

只不过,平日里喜说笑玩闹的年轻人,到了这个场合,无论亲疏远近,也打起精神,半分不敢逾矩。

紫薇殿位于乾阳殿之东,与朝议地不在一个方位。

穿过皇城御道林立的禁军,众人漫步走入一方青石广场。

一座恢弘殿宇,就矗立在广场北侧。

不知怎得,这座宫阙虽为凡木所铸,看上去却颇为奇特,予以一种无限广大的错感。

这时,宫门无声自开。

一对年轻男女从殿内走出,他们着朴素道袍,满身锺秀灵气,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

稍有心算之人,一眼看过便知他们是天师的师弟师妹。

也就是当初在五庄观的两个小道童。

唯有他们,可常年在天师身边聆听道法。

故而气质有异,也属实正常。

晏秋和夏姝面含一丝温和微笑,朝殿中示意。

「诸位,请。」

听了他们的话,众人这才迈开步子。

紫薇殿从外边看,似是一团漆黑,足以把人的目光都吸纳进去,耳朵也听不见任何响动。

可才一入内。

走在前方的石之轩,宁散人顿时大觉有异。

后方陆续进入的人,一个个内心惊颤!

大殿空旷无比,木质地面整洁乾净,没有过多华丽装饰。

可哪怕是见惯了富丽堂皇之人,到了这里,也要自比井底之蛙。

因此地,非是人间富贵可形容。

好似进入一片全新世界。

与海市蜃楼有点像,却又完全不同,眼前所见,皆有一种真实感。

阴后眼中映着倒悬的星河,檐角垂落万千道纹,时有紫电盘旋如龙。先天真炁像是凝作璎珞宝珠,缀满穹顶。

她陷入沉思,魔门的幻法就算练到极致境界,也制造不出这等景象。

更不可能在别人清醒的状况下,通过视觉让人感知。

一切,都违背了她所理解的武道范畴。

只是入殿一见,便已觉此行不虚。

在大殿最前方,摆有七个蒲团,寓意明确。

不少人自知轻重,没有靠近蒲团便盘腿坐下,细细感受紫薇殿中的神奇景象。

天刀丶宁散人丶邪王丶阴后丶弈剑大师丶周老叹各坐在一方蒲团上。

第七个蒲团,却没有人敢坐。

当年长安西寄园一战,天师之下有七大高手,武尊若是顺势而为不拼死反抗的话,这蒲团,该由他坐。

可武尊已死。

按道理说,这该是给药王孙思邈准备的。

药王一心钻研医道,人在终南。

那麽,这位置谁来坐,且又有什麽特殊,众人都搞不清楚。

包括袁天罡丶松隐子等人,也只是看了看,没有去占这一位置。

待三千人坐定,最前方第七个蒲团上依旧空空荡荡。

终于,一个人站了起来。

朝前走过数丈,坐了下去。

这个人,正是二凤。

不少人认出了李家二公子的身份,晓得他天赋异禀,但论及功力,在场比他厉害的大有人在。

可是

见他这麽坦然,加之紫薇殿诸般奇妙,一时间竟没人与他抢位置。

等晏秋与夏姝守着另外一个黄色蒲团相对坐定时,众人忽然醒悟。

可他们心境上差了一成,机会已然错过。

宫锺自鸣,一道如梦似幻的白影无声无息的出现,正坐在晏秋夏姝守护的蒲团上。

只见他手持和氏璧,眼神深邃奥妙,浑身散发着难以描述的奇特气质。

众人好像看到一座穿破云霄不知其高的高山,又好像把目光埋葬在没有底的无尽深渊当中。

紫薇殿顶部更为明亮璀璨,如一颗颗星辰。

周奕将自身功力作为燃料,不断释放和氏璧中的宇宙力量,紫薇殿中的所有异象都因此而来。

但除了极少数的知情者,绝大多数人无从知晓和氏璧与他真元中的秘密。

故而,周奕一出现,他们就有种凡人遇见神仙的真实感觉。

「天师~!」

因是紫薇论道,众人呼喊时各做一个道揖。

周奕的声音随即回荡在大殿中:「今日论破碎之道,至极妙法。」

他说话时,立刻催动和氏璧。

于是,言出法随。

和氏璧内里的宇宙幻象,在每个人眼前铺开。

其馀人感受到的画面差不多,唯有最前边坐蒲团上的几位,因为武学境界够高,彼此交互,产生了更清晰的感知。

宫柱盘绕的紫金道纹骤然活转,似化作苍龙衔卦象而游。

地涌金莲迸发三千道光,每道光中皆显对应不同先天奇功的幻像。

这些幻象,直接针对元神。

对于每一位入殿的人来说,这都像是一次比战神殿之行更深刻的感悟之旅。

安静,极致的安静。

时间在静谧之中,流速极快。

本是早间清寒,转眼暮色合围。

洛城静卧于雪国之境,万家烛火穿透素缟,惟闻朔风飒沓。

当初周奕功力未曾大成时,催动和氏璧中的宇宙能量,已能叫婠婠和师妃暄沉浸于元神修炼中。

此刻再施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猛药。

一直到第二日。

众多恩谢拜伏声此起彼伏,周奕没有在意,静看紫霄殿内众人在心神摇曳丶感慨万千中不断离开。

终于,他等来了一声告别。

私下见李世民时,二凤本来是一本正经的问候,又被周奕以江湖口吻带回往日感觉。

「你要走?」

「是的,打算出去瞧瞧,历练一番。」

「那李兄准备去往何处?」

李世民笑道:「突厥人的通灵鹞鹰我已收到,此鹰灵性十足,我的第一站,将是去往它的祖地,在那靠近西域的天山。」

鹞鹰自然是周奕叫突厥人送的,以兑现当年在飞马牧场说过的话。

「挺好的,游历四方,对你练功大有帮助。」

周奕提议道:「顺便帮我做一件事。」

「哦?什麽事是我能帮忙的。」

李世民好奇了。

周奕顺势说起王世充在东都掌权时期,有胡僧从藏书楼中盗取道经一事。

李世民瞬间明悟,他乾脆得很,含笑拱手道:「这有何难?就由我为陛下取回经书。」

周奕听罢称善,又忍不住露出笑容,想到二凤即将出东土大唐,西行取经,脑海中不禁回响起「敢问路在何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