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实学的大手
苏泽来到内阁。
前些日子,皇帝下旨给内阁换了玻璃窗,又亲自出钱修葺了内阁的屋舍,内阁的办公环境有了显着的提升。
这一次高拱是要当着其他阁臣的面见苏泽,在中书舍人郭准的带领下,苏泽走进了内阁正堂。
苏泽虽然来过几次内阁,但是踏入这间正堂的次数还是不多。
理论上说,这里是就是大明的中枢。
但是内阁内部的办公环境还是有些拥挤。
现在内阁已经有五名阁臣了,占着位置不干活的首辅李春芳位置空着,但是占据了最宽敞的座位。
高拱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奏疏,各种书籍就乱七八糟的堆在四周。
张居正的位置最整洁,和他书房一样,各种资料都分门别类放好,但是户部的资料也是最多的,所以张居正在座位四周放了好几个大箱子,里面都是户部资料。
赵贞吉和雷礼的座位就是典型的士大夫风格,桌子上只有笔墨纸砚,其他东西都存放在中书科,中书舍人们来回穿梭,将需要办理的事务放在他们桌子上处理。
苏泽依次和各位阁老见礼,众人也都放下手里的事务看向苏泽。
还是高拱首先发话说道:
「子霖啊,这是应天巡抚海瑞,太医院医令李时珍所上的奏疏,你先看看。」
苏泽虽然已经从沈一贯那边知道了奏疏的内容,但还是接过奏疏,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等苏泽看完,高拱还是急性子问道:
「子霖你怎麽看?」
「师相,诸位阁老,李医令发现了水毒病之源,验证了微虫致病说,海巡抚因地制宜,以实学抗疫,这都是朝廷的忠臣。」
「学生斗胆为二位请功。」
高拱的圆脸笑着皱起来,在场的几位阁老也跟着赔笑起来。
无论如何,李时珍用实学的方法,解开了水毒病致病和传播的原理,海瑞靠着这个方法抗疫取得成果,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就算是最不喜欢实学的赵贞吉,此时也要承认实学确实立功了。
但是苏泽又说道:
「但是学生有一事不明。」
「既然水毒微虫是在水里的,那为什麽在水灾之前没有疫病?」
「江南百姓,可都是日日都在水田中劳作的。」
这个问题,让高拱也沉默了。
苏泽接着说道:
「弟子以为,是不是这水毒微虫是藏在水田什麽东西里,等到洪水泛滥的时候也泛滥,这才出来害人?」
这个猜想让高拱的眼睛一亮,他说道:
「你把想法写下来,由通政司送到应天府去,请李医令再验证下。」
苏泽拱手称是,紧接着高拱说道:
「知道了微虫致病之说,可那些需要需要在水里劳作的人要怎麽办?如今南方水患严重,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冒水加固堤坝,这要怎麽办?」
高拱这句话其实是代替雷礼来问的。
各种灾害往往迭加产生效果,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
水灾带来水毒病,百姓劳工不敢下水加固堤坝,然后导致更大的洪水。
苏泽想了想说道:
「首先是海巡抚的方法,人群聚集的地方一定要烧开水再喝,防止毒虫入口。」
雷礼身边的中书舍人拿着笔快速记下来。
苏泽接着说道:
「石灰杀虫,用石灰撒在淤泥中,然后再下水。」
众人纷纷点头。
苏泽又说道:
「最后就是必须要下水的,微虫除了从口中侵入,也可能从给身体其他部分侵入,所以需要下水的劳工需要用桐油麻油涂抹腿部,用来隔绝微虫。」
雷礼听完也迅速点头,苏泽这些还只是猜想,但是验证一下就可以知道结果。
苏泽叹息一声,他想起前时空的胶鞋,如果有这个就没这麽麻烦了。
橡胶对于人类生产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只可惜他到现在还没搜集到橡胶树的种苗。
搜集到也没用,橡胶树成材需要时间,大片规模的橡胶,估计是子孙才能享受的东西了。
高拱已经很满意了,实学连天灾都能应对,自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只要有更多读书人投身实学,就能发展出更多成果来。
到了今日,高拱才觉得实学有了新学的气象。
苏泽又说道:
「师相,昔日东宫曾经出资一千银元,用来验证疟疾传播中的微虫致病说。今日李医令用微虫致病说确定了水毒病的病因,内阁是不是可以奖励一下,这样也能让更多人投身于实学?」
对啊!这个办法好!
高拱连忙说道:「本官这就向陛下请旨,嘉奖应天巡抚海瑞,并请陛下赏赐李时珍!」
张居正看了一眼苏泽,再次感叹为什麽苏泽不是自己的门生。
李时珍得了赏赐,必然会推动更多医家来参与到实学的研究中,这等于又给实学开辟了一大块阵地。
张居正又想到了华阳奖,苏泽以前也用过同样的套路,现在很多工匠都在想着改进机器,这不都是华阳奖的作用?
也不全是,还有版权专利局。
版权专利局可以保护发明人的利益,让发明出新机器的人得到利润,这也是很多商人资助工匠创新的动力。
当真是布局深远啊!
张居正又想起自己正在编纂的《隆庆会计录》,苏泽对于财政问题总能一针见血,也是因为他洞悉了人性。
难道这就是实学?
张居正原本对实学不感冒,但是现在也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等到众人说完,赵贞吉这才说道:
「今日一早,登莱水师的四艘新舰,加上山东海防巡检司的六艘福船,已经向琉球起航了。」
张居正心中一动,自己的长子张敬修作为一名实习军官,就在舰队的旗舰上,也随着这次舰队巡检琉球。
作为父亲,张居正自然有点担心,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来。
赵贞吉继续说道:「倭人那边会怎麽反应?苏子霖你有什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