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请设铁路公股募资修路疏》(1 / 2)

第305章 《请设铁路公股募资修路疏》

范宝贤第一个反应是苏泽疯了!

从房山到京郊,百里的铁路,这需要多少铁?

而作为执掌范氏的大商人,范宝贤更清楚,如此巨大的工程,材料说不定都不是最大的成本。

沿途的土地徵用要不要钱?

人力成本要不要钱?

范宽说道:

「工部那边计算,这条铁路大概需要三万银元。」

范宝贤直接傻了,一条百里的路需要三万银元,他说道:

「苏翰林疯了吗?三万银元,铺在地上都能联接京师和房山了!」

「陛下和工部能出这笔钱?」

范宽说道:

「所以苏翰林准备向民间募资。」

「民间募资?那就是向百姓徵税?苏翰林这麽做不怕名声有损?就为了这麽一条铁路?」

朝廷为了工程徵发劳役和加派也是正常,说老实话在京师附近摊派,三万银元也不是挤不出来,但是这麽做不是将苏泽经营多年的名望全部耗尽?

范宽摇头说道:

「苏翰林说的募资,是要发行公股。」

「公股?」

范宽说道:

「一百银元一股,合计发行300股,最少认购一股。」

「购买公股的人,就可以自动加入到铁路董事局中,等铁路建成之后,享受铁路扣除运营后的利润。」

「此外苏翰林准备上书朝廷,以顺天府商税做保,购入公股的每年可以得到年化半分的利息,如果铁路不盈利,就从顺天府的商税里出。」

「五年后公股到期,就可以选择出售公股赎回本金,或者继续持有享受分红。」

「公股可以不记名购买,持有人可以指定代理人加入董事会。」

范宽一口气说完,这些都是苏泽亲自向三大报社寄来信上做的说明。

听完之后,范宝贤开始思考起来。

三万银元自然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但是一百银元一股就没什麽。

京师中,能拿出一百银元的人可远超三百这个数字。

年化半分利息其实也不算低了,半分就是百分之五,范家票号的借贷业务,对同族商人的借款利息就是半分。

当然,如今京师正常的贷款利息是三分,也就是百分之三十,而民案司规定的最高历史是四份,也就是百分之四十。

和这些利息相比,半分算是范氏借给同宗做慈善了。

但是帐也不能这麽算。

普通贷款的利息高,是因为放出去的风险也高。

范家票号也只给熟人贷款,就这样每年也有大量的坏帐。

没办法,这年头商业就是这样,有的商队进入草原就消失了,你想要讨债都找不到人。

而铁路公股这半分的利息,是顺天府用商税来担保的。

当然,如果是普通官府作保,大家大概也不会相信,但如果是苏翰林的推动的,那这个兑付的机会就很大了。

如果能稳定的结息,五年后再赎回本金,在商业上也不算是亏本。

当然,作为族长,范宝贤也不能只算经济帐。

他看向范宽问道:

「报纸上还没消息,这是苏翰林和报社通风了?」

不愧是族长,范宽看到范宝贤的智商恢复高地了,说道:

「苏翰林派遣门客徐文长,亲自来三家报社送了亲笔信,徐先生也做了铁路公股的说明,希望我们三家报社一同宣传铁路公股的事情。」

果然。

范宝贤已经有了决定,但是他还是先问范宽道:

「仲立兄,你怎麽看?」

范宽非常坚决的说道:「买!应该买!」

果然。

范宽说道:

「族长,三万银元,百元一股,总共才三百股。」

「就算是从商业上看,这不是亏本的买卖。」

范宝贤微微点头。

如果在京师,一百银元还真不多。

别说是那些大富大贵之家,就是中富之家,也是能凑出来的。

范宽继续说道:

「族长,我认为这公股最重要的倒不是利息的问题,而是这个董事的职位。」

「董事?」

范宽点头说道:

「虽然苏翰林没有详细说明这个董事的作用,但是既然有了这个董事会,大家又是出钱方,那是不是也能享受一些权力?」

范宝贤愣了一下,这是他没有想到的角度。

现在也有商人合股的情况,但是这种生意一般都是同一个家族出钱,合股以后年底分钱。

范家的票号,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股份公司。

「可是铁路应该是工部造吧?董事会也不会造铁路啊。」

范宽说道:

「董事会肯定不会造铁路,但是铁路建造完毕还要运营。」

「董事会既然出钱,是不是也能对运营发表意见?」

范宝贤愣了一下。

范宽又说道:

「既然是董事会,这就是个会,族长,您说苏翰林牵头,京师中什麽人会带头认购铁路公股?」

范宝贤瞬间明白了范宽的意思。

一百银元并不多,以苏泽在大明的权势,大明的权贵们随手认购一份给他点面子也是正常的。

别的不说,那些勋贵手里可是有大把的银元。

还有太子,苏泽是太子的老师,和武清伯一家关系也非常密切,太子难道不会帮他推销公股?

此外苏泽和阁老们关系亲密,再怎麽说,阁老们一百银元也能拿出来吧?

范宽拿出他当年做山人时候的话术说道:

「族长,这不是铁路公股,这是通往上层的路引啊!」

范宝贤立刻站起来说道:

「买!等发行后,我私人就买五股!」

「家族那边我会想办法说服,以大同范氏名义购买!」

——

苏泽正在起草奏疏。

《请设铁路公股募资修路疏》

苏泽首先写道:

「臣伏见京畿之利,首在工矿。房山所出煤铁,乃筑城丶冶器丶营作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