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板垣明显被说动了,那这件事就已经十拿九稳。
顾砚声可不是为了推进新政府成立,长沙之战,现在正值粮食丰收期,如果能拖延一下,那今年的粮食当地的农民就可以有收成,能少饿死不少人。
动动嘴的事,推进新政府只是顺带之举。
对于功劳的夸奖自然是笑纳了。
等了有一个小时,板垣才回来。
「久等了。」板垣扫了眼两人,「我和参谋部商量了下,决定采用顾先生的方案,在一定时间内结束长沙攻略战,继续推动新政府的成立,具体的时间由影佐祯昭大佐后续与你们商议,而这个时间要传播出去,让上海的特工告知重庆,达到我们施压的目的。」
超乎预期!超乎预期啊!
「哈哈。」周部长忍不住发笑,「板垣阁下,这一定是一个双方得利的决定!」
日本人小气,在司令部吃了顿工作餐,什麽味增汤,咸鱼,大排其实口味不能算难吃,伙食也不能算很差,但是对于两个自家养厨子的大贪官来说,实在是垃圾。
「日本人对自己人也苛刻,陆军司令总部的食堂居然吃这种东西。」周部长吐槽。
「我听说现在日本国内的环境也不好。」顾砚声附和。
「是不好,战争机器一开,每天花钱如流水,日本在开战以前国内的经济问题就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战争永远是解决经济问题而服务,打中国就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
现在他们迟迟没有打下中国,苏联和德国签署和平协议,让日本人北上苏联的计划也受阻,国内对于他们军部是否该继续打下去肯定是有非议的。
你看虹口租界有多繁华,来的日本人有多少多就知道了,但凡他们国内有机会,谁愿意抛家舍业到上海来赚钱谋生?
而且你看看,虹口的妓院增加了多少家?日本女人为什麽要来中国当妓女?不还是日本本地的妓女行业饱和了,没钱赚了?」
顾砚声肃然起敬,从妓院看经济,周部长睡女人还能睡出一本经济学巨着来。
「部长见微知着,这倒是我没想到的。」
「哈哈,你别尽拍马屁,论拍马屁,我得拍你的马屁。」周部长思索喃喃,「我以前在想,板垣是不是真的想和重庆谈判,然后里面藏着什么小心思,想达到什麽对付重庆的目的。
比如曝光谈判这件事,曝光条款,让老蒋颜面扫地,瓦解重庆军民抗日的决心。
但我现在看来,这件事可能真就是他们日军大本营不想和重庆打了,想撤军,要不然不会这麽轻易同意从长沙会战就这麽退出去。
你说的日本想南下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
他们想南下获取资源,现在欧洲大乱,英美很可能无暇顾及亚洲的殖民地,日本人想偷一把,但又怕英美参战有风险,不想双线作战,所以想先和重庆谈和,得到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收拾重庆。
真被你说着了,砚声,你要不当这个司法部长,我觉得你去当军部的参谋长好了,你虽然没有带过兵,但你这战略眼光是一点都不比久经沙场的老将差,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砚声嗤笑,「部长,你这马屁我可吃不消,没影的事,还只是个猜测而已。」
周部长摆摆手,看着顾砚声认真的问,「你当时是怎麽考虑这件事的,日本刚在蒙古战败,你就想到这一点了?你说说,我学习学习。」
「我这人比较俗气,考虑问题喜欢从经济角度出发,当时我看到美国报纸,传言日本撤军的理由,是苏德和谈,那日本剩下的选项就是打下全中国和南下挑战英美的殖民地。
从资源收益的角度出发,中国没有石油,经济富裕的沿海一带现在都已经在日本人的手里,打重庆云南四川那些地方,真的有多大收益麽?赚的还未必有花的多。
挑战英美法的殖民地就不同,那是真的有好东西的,石油,橡胶,一些西药的原材料,这都是日本非常想要的东西。
现在英美被欧洲局势牵制,只要德国不败,那这牵制就会一直在,这对日本是大好的机会。
要我是日本内阁,我就决定可以南下,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日本到底敢不敢挑战英美。
我听说,日本人的阵营里,也有不少人交好英美。」
周部长听的点头,从局势看,和重庆和谈,然后趁欧洲战乱,获取资源,对日本来说,真的是最优解了。
现在他对顾砚声的理论无比认同。
但也不能确定,挑战英美,日本人到底敢不敢,没动手之前谁也不知道。
「所以现在日本人就是在等待谈判的结果,来确定下一步的走向,一旦和重庆和谈成功,就是他们南下之时。」
那日本到底能不能和重庆和谈成功,就又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返回上海。
周部长先带着顾砚声去汪公馆,替顾砚声表功。
反正顾砚声是他慧眼识珠用的人,顾砚声的功劳,那就是他的能力。
汪系人马对于这进度能推进之事,当然是觉得突来之喜,狠狠夸赞顾砚声。
「党国栋梁之才,有砚声在,实属国家之幸!」
就连一直对顾砚声上位不太满意的陈璧君,也露出淡笑宽慰一句,「佛海,砚声辛苦你们跑来跑去了。
既然板垣说了这件事让影佐跟我们沟通,那接下来的事情还得抓紧,日本人多变,我们还是要尽快完成所有筹备工作为好。」
「我也是这麽想的。」周部长点头应声,看向顾砚声,「现在我们确定了日本人的意图,香港那边是不是抽个人回来,具体的谈判事情一直是他们在接触,如果换人,影佐那边会不熟悉,知情人也会更多,我认为没这必要。」
只是象徵性的询问而已,顾砚声从善如流:「我觉得可行,香港那边我有派人员留守。
现在那个宋子良来回折腾一个月,梅部长和高副部长放在那边也确实作用不大,如果人回来,我们可以再飞过去,反正也就晚一天的事情,来回方便的。」
「好,那你就发个电报回去,让他们先回来。」
「好的。」
「也别让砚声一直干活嘛,司法部长被你用的像秘书一样。」汪逆还得替顾砚声报两句不平,当然是对着周部长的玩笑话,「晚上一起吃个饭,对于接下来的事务我们饭桌上一起讨论下。」
周部长点了点头,「目前要处理的就是政权的合并。
南京维新政府的梁鸿志和华北临时政府的王克敏,这两个人都是老资格了,从战争开始就投靠了日本人,和日本人的关系匪浅,我们叫他们来上海开会也不来,倚老卖老的情况相当严重。
南京的梁鸿志,我们想了点办法,军队到我们手里了,现在华中派遣军又撤销了,改成中国派遣军,他在日本军内的关系应该有所削减,派遣军也会支持我们,我觉得他的问题不算大。
倒是华北的王克敏,相当麻烦。
华北是华北驻屯军的地盘,现在改叫华北方面军了,这支军队一直盘踞在华北,王克敏又是他们扶持出来的,利益纠葛,日本大本营其实也觉得不好处理,才叫我们出面。
可我想了想,暂时实在想不到有任何角度可以攻克王克敏的心理防线,他如果都搞不定,那他背后的日本人就更别想了。」
陈璧君插嘴道:「日军在蒙古的失利,板垣都下了台,这会不会影响到军队的人事变动?我觉得能不能从这方面入手看看?如果军队有换人,未尝不是机会。」
周部长缓缓摇头,「很困难,那就算再换人,新来的将领屁股还是坐在了华北这一边,凭什麽跟我们合作?」
「佛海,我觉得你可以去华北和王克敏谈谈,给点好处,让他出面和华北军谈,总得知道华北军的利益是什麽。」陈璧君要把这个难啃的骨头丢给周部长。
周部长一脚把陈璧君踢去广东,「我想想办法,华中华北现在摁下不提,广东也是经济大省,那边是又有陆军又有海军,利用日军自己内部派系的矛盾,我觉得比单一的关系好处理,碧君,那边是汪先生和你的老家,要不你想想办法,把广东那边拿下来?」
一人一边,这陈璧君就不好拒绝了,而且广东确实不能放弃,油水多,而且海军的关系也得笼络。
褚民谊的海军部长想落实,那也得要点船出来。
「行,我想想办法。」
「边吃边谈嘛。」大方向定了,汪逆就想着吃饭了,高兴道,「砚声,走走走,你来决定去哪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