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东风
自那日河滩地血斗后,曹州草军失陷了军中一半的突骑,二百骑出军,三骑回来,自此就再闭门不战。
城内主将黄钦在其大兄黄存带兵马向东攻略郓城时,临行前夜为他面授机宜,讲他只需要闭门不出守在城内。
如唐军来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事等他拿下郓州城,然后援兵便回。
所以黄钦在对面的保义军扎营的时候都没有选择出城袭扰,甚至在保义军仅仅只在西面一道城门扎了营,北丶东两门都放着不管了,也没有再选择出城兜袭。
黄钦彻底放弃了城外据点,将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城内,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一开始内外倒是相安无事,可等杨复光带着宣武丶忠武大军两万云集这里,并于北丶东两面合围后,氛围一下就紧张起来。
尤其是宣武军那边,不晓得是哪个高才,每日都驱军中兵痞子在城北谩骂,而且因为汴州丶曹州离得近,乡音又差不多,那些骂人的话听得格外上头。
草军的核心都是场面上混的绿林豪杰,这些人把脸面当得比命还重要。
因为面子就是他们权力的核心,你在道上有人吹捧,有面子,那才会有烂命来投你,如此你才会更有实力。
所以,宣武军那边骂那些话,这些豪杰真不能忍,尤其是宣武军那边几次指名道姓的骂,那就更伤颜面了。
要不是上头压着,这些草军豪杰早就杀出去了。
打不过保义军,还打不过你们宣武军?
城头上的军将也几次向黄钦请战,但都被拒绝了,如此每日听着外头的那些脏话,士气越发低落,而这也让一些个军将越发不满。
这一日,杨能刚刚从北城头换班下来,心里一团火,正打算回去找掠来的小妻去去火气,在转到宅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军中的一个好友赵珏竟在自家等着自己。
杨能哈哈一笑,然后让家里奴婢备吃食,就与赵珏在堂下吃起酒来了。
这杨能是黄巢的家将,现在是曹州北城使,而赵环是大野泽大水寇赵璋的弟弟,两人性情相近,都是留守曹州的猛将,所以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喝了三五杯后,杨能一上头,又是在自己好友面,就开始骂了起来:
「老赵,咱们这位八郎君是真的不知兵,哪有打仗这麽打的?就闷头守城,把外面全留给了唐军?没有外面补给,咱们能坚持多久?就说有粮,可薪柴呢?现在已经拆那些坊区的大门了,在后面岂不是得拆咱们的宅邸做饭?」
自黄巢他们打下曹州后,他们这些元从就各个分了大宅,美妾,丝毫没有他们所打旗号那样,
要均贫富的意思。
其实如杨能这些人随黄巢他们造反,不就图这个?
你说给朝廷卖命,最后有什麽?不还是这些?他们现在随黄巢造反,这些照样能享受到,就算最后被官军砍头了,该享受的不也享受过了?那这辈子就值!
这就是这些草军核心最朴素的智慧,跟谁不是跟呢?只要能快活。
这杨能这边抱怨完,那边赵环笑着解释道:
「老杨,你也不能太苛求八郎了,你又不是不晓得的,大郎走时,带走了军中一大半的老兄弟,靠咱们这些人野战,又能有什麽胜算呢?再加上,八郎也是初领大军,没什麽经验,做事情谨慎了些,也是能理解的。」
可杨能却不依,皱着眉头,问道:
「没经验能成为藉口?兄弟们是拿脑袋搏富贵的,不是让他八郎来长经验的。在军中,你不行就是不行,别害了自己又害了兄弟!他就应该退位让贤,让有能力的人来守这曹州城!「
这下子,赵珏不声了,因为这个杨能说的「贤」,可不就是他自己吗?
不过杨能也有狂的本事。
因为这人在成为黄巢家将的时候,他是天平军的一名牙兵,当年是黄巢倾心结交,厚以重金才能延揽的。
在一众草莽中,杨能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军事人才了。
其实黄巢要造反并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相反谋划日久,无论是舆论准备还是核心人才的招揽,他都要做得比王仙芝要好太多。
所以在黄巢军中,他的人才和核心素质都要高于王仙芝。
而这也是他和兄长放着首义的王仙芝不投,去投黄巢的原因。这是一个有大志向的。
但他虽然不声,可却并不认同杨能的看法。
虽然黄八郎的军略素质不高,也没甚战阵经验,但现在据城而守却无疑更适合黄巢军中的情况。
是,经过多年准备,黄巢的确攒出了一支较为善战的核心,既有庞勋残党,又有绿林好汉,还有军中的兵痞,不甘寂寞的土豪游侠。
可从去年到今年,军中的人数膨胀了几乎二十倍,从原先二百不到的核心,到现在兵马四五万,招揽的大部分都是灾民青壮。
这些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对战争几乎一无所知,之前历练出来的老兵又被黄大郎给带走了,剩下的就更差了。
而对面呢?不仅有善战的保义军,还有威名天下的忠武军,也就是北面的宣武军孬了些,其他的哪个不是久历戎行丶军威赫赫的战旅?
这种情况下,谨慎从事,不犯错,就是最好的方略,而据说这就是黄大郎临走时嘱咐八郎的,
可谓高明。
所以不怪乎军中都说黄大郎军略第一,看来的确是不假的。
而且和对面野战的后果,之前的草军票帅曹师雄已经验证过了,现在脑袋都据说送往长安去了但这些话他肯定不能直接和杨能说的,因为他就是这段时间听到了些风声,说杨能常在军中有怨之语,出于袍泽之谊,就来找他劝劝。
见杨能发泄差不多了,赵钰给他勘满一杯,就说道:
「老杨,咱们这些人荣华富贵全在这一次,现在王丶黄两位都统带着大军要打通南下通道,大郎那边带人进攻平卢后方,只要成了,这局面就此不一样了。到时候,我们不用再困在中原,真正龙入大海,你我日后没准真有一番公侯命呢。但这里关键是什麽?不就是咱们这曹州城?」
「现在曹丶郓之间遍是荒芜,西面的唐军要想支援到东面去,就只能走咱们旁边那条白沟水,
可一日不拿下曹州,他们就一日不敢越过咱们进入大野泽,所以,咱们的作用呢,压根就不是如何打好这一仗,而是能拖多久就是多久,咱们守得越久,这局面就越对我们有利!」
「所以啊,老杨,越是这个时候,咱们更要同舟共济啊!」
听了这番话,杨能到底有点松动,他将酒一饮而尽,这才对赵环道:
「老赵啊,你这番话我不是不晓得,而是这心里憋得慌。那黄八郎凭什麽做咱们的主将?就凭他哥是黄巢?咱们敬二郎是因为他是豪杰,那黄钦小儿是谁?也配?」
然后他才对赵钰坦诚:
「老赵啊,要我说,那黄钦就该下来,咱们兄弟们推你上去,你文武双全,祖上又做过官,脑子好,兄弟们都很佩服,有你守曹州城,这城才能固若金汤啊!」
听到这话,赵珏是真的傻眼,他没想到杨能嘴里说的「贤」竟然是他自己。
说实话,赵珏有点心动,但也仅是有点。
现在外有大敌,他们这边再争起来,那不是便宜了唐军?
而且那黄钦也不是没人的,就他那兄弟霍存就有万夫不敌之勇,虽然前些日打了个大败仗,但城头上观阵的人都晓得,那不是霍存的问题。
想到这里,赵环就要说几句体面话,然后这个时候,外面的小奴进来了,一来就对上首的杨能急道:
「郎君,八郎那边来人,唤郎君前去议事。」
说完,他又对赵环道:
「二郎君,那人也唤二郎你一起去,说本来就要去你宅唤的,正好少跑一趟。」
赵珏面色不动,问了句:
「哦?那人如何晓得我在这里呢?」
这小奴笑道:
「小的说郎君在和二郎君吃酒,所以方晓得这事的。」
赵珏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