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李崇为史湘云画好黛眉之后,看着菱花镜中的史湘云笑道。
「怎麽样,朕的手艺还成吗?
史湘云看着菱花镜中的自己,不觉有些痴了。
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崇今日为她所画之眉,好似远山含黛,简直美极了。
李崇见状,将史湘云轻轻揽入怀中,笑道:「你若是喜欢,朕天天为你画眉,
汉朝时候有个张,为心爱之人画眉,传为千古佳话,朕为爱妃画眉,不求千古流芳,只愿朕的爱妃,此生此世再无眉之忧。」
李崇的这番情话,说的动人极了,史湘云依偎在李崇怀中,整个人都有些痴了。
二人就这麽楼看,楼了许久许久。
又过了好一会,等史湘云涂胭脂,理云鬓,贴花黄,点绛唇之后,李崇这才笑着说道「你叔叔回来了,走,随朕去十里长亭接他去。」
一般来说,李崇对史湘云说你叔叔,专指的是史湘云的二叔史。
而史湘云的三叔史鼎,李崇一般则会说你三叔。
史湘云闻言,先是一喜。
毕竟自从史率军去了东南沿海之后,史湘云便再未见过她叔叔。
有一说一,史湘云对二叔史,也是甚为想念的。
随即,史湘云在心里,便又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怪不得陛下今儿来得如此之早,怪不得陛下今儿突然要亲手为她画眉。
原来是她二叔回来了啊!
李崇身为皇帝,哪怕是宠爱后宫嫔妃,也牵连看军国大事,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
但是在史湘云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黯然神伤的。
毕竟陛下如此宠爱她,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她,这就足够让史湘云伤心的了。
不过史湘云生性豁达乐观,只是难过了一小会儿,便又心怀感恩,笑语嫣然了。
史湘云想着,有了今日这一遭,陛下亲手为她画眉,她便是此时就死了,这辈子也值了。
随后,李崇便在史湘云的枕霞阁里,与史湘云共用早膳。
早膳后,李崇传来御琴,带着史湘云,还有几十名龙禁尉,五百名侍卫亲军,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城郊的十里长亭,迎接今日返京的东南剿抚使,三等公史。
今儿,不仅仅是李崇,在京城的大乾宗室,开国勋贵,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都要来此迎接史。
没法子,史离京两年,牵头平定了东南倭乱,又屠灭了那些不听话的东南世家,还打通了与西洋的远洋贸易。
而眼下,史又一边督造大船,操练大乾海军,一边指挥东南水师,为远洋商队护航。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彪炳史册的大功。
李崇和勋贵朝臣们,来十里长亭相迎,这是人家史应得的殊荣,更是李崇身为皇帝,应该给人家史的礼遇。
史此次返京,并不是来授爵领赏的,而是回来与李崇商议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李崇极为重视,而在来往奏摺之中,又很难将此事说透。
故而李崇下旨,让史将东南诸事,暂时交托给史鼎,贾雨村,林如海他们协同料理,让史回京一趟,与他详谈此事。
而这件大事,便是威逼日本,交出藏匿在日本的倭寇大头目,进而扬威海上,将日本国彻底覆灭,成为大乾在海外的第一块殖民地。
依着史的功劳,早就该将他的三等公,晋升为二等公了。
不要觉得史平定倭患,屠灭东南世界,再通西洋贸易,立下如此多的大功,只是晋爵一等,未免显得朝廷的封赏太过于吝啬。
也显得李崇这个皇帝,有些刻薄寡恩了。
要知道,史身为三等公,不是那些三品将军,一品将军,子爵,男爵什麽的低等爵位。
若是贾蔷,贾环,薛蟠这些人,但凡立下什麽大功,爵位最少也要连升两三级,甚至是连升五级,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像史这样的高品公爵,再往上晋升便是王爵了。
而大乾只有在开国之时,封了北静郡王,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这四位开国郡王。
自从太祖皇帝之后,任你功劳再大,顶天了最多也就是个一等公爵。
而史,若是李崇没有格外开恩的话,任他功劳再大,到头了也就是个一等公爵。
然后等史百年之后,皇帝特下恩旨,赐其以郡王之礼下葬,便是臣子可遇而不可求,堪称圣眷优隆的殊荣了。
故而此次东南平倭大军,有功将士都已经得到了封赏,因功赐爵者更是多达千人,却唯有东南大军的大帅史,还有副帅史鼎,至今还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这要是放在那些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眼里只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无脑武夫身上,他们早就骂骂咧咧闹情绪,甚至是提刀上洛,举兵反叛了。
而史,史鼎两兄弟,却对此毫无怨言,依旧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他们两兄弟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们有多麽的淡泊名利。
真要淡泊名利的话,又何必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沙场与敌人搏命呢?
在家里混吃等死,搂着娇妻美妾寻欢作乐,不香吗?
史和史鼎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盯上了日本这块大肥肉。
只因他们两兄弟知道,李崇对日本极为重视,那麽可以想像一下,只要他们能屠灭日本,按照皇帝的擎画,将日本变成大乾在海外的第一块殖民地。
只要有了这件大功,史晋封为一等公,史鼎获封二等公,乃至于其他封赏,便就真的板上钉钉了。
再然后,东北剿灭鞑子之战,若是他们两兄弟也能参与其中,甚至是立下不世之功。
那麽史鼎的一等公,那就没跑了。
而史,则很有可能成为太祖爷开创大乾,册封四位开国郡王之外,大乾第五位因功封爵的郡王。
如此一来,史家可就真的与国同休,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亡了。
只能说,史和史鼎两兄弟,之所以此时不争功,并不是因为他们高风亮节,淡泊名利,而是因为他们两兄第所图甚大。
对于这一节,李崇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故而李崇也曾在私下里暗示过史,只要他能为大乾屡立大功,朕将打破旧有陈规,
不吝王爵之赏。
等李崇来至十里长亭之时,史已经在这里了。
看见天子銮仪,史等人,连同前来此地迎接史的宗室勋贵,文武大臣,纷纷跪伏在地,口称万岁。
李崇牵着史湘云的纤纤素手,一起下了御攀之后,并没有理会那些宗室勋贵,文武大臣,而是直接来至史身前站定。
然后李崇俯身,亲手扶起史。
记得两年前,史出京之时,还是一头乌发,面容也白白胖胖,颇有些勋贵的雍容模样。
而两年未见,今儿再次看到史,这才发现史瘦了一大圈,也黑了许多,脸上更是有着许多风霜之色。
还有史那原本乌黑的头发,此时竟然有了些星星白发,而史的两鬓,竟然也已经有了斑白之色。
李崇拍着史的肩膀,不由得红了眼圈,颇为动情的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哈哈,朕的蒙恬终于回来了!」
七年前,李崇刚刚即位还没几天,史第一次受李崇召见。
那一夜,在锺粹宫的门口,李崇玩周公吐脯,赤脚相迎那一套的时候,李崇一见史,便将他称赞为朕的蒙恬。
而史的弟弟史鼎,则被李崇赞为蒙毅。
时光如梭,转眼间七年已过,
而随着李崇的这一声,朕的蒙恬回来了,史只觉心神一阵恍惚。
史一下子,便好似又回到了那一夜。
那一夜在锺粹宫,他跪倒在陛下面前,痛哭流涕,誓死效忠的场面。
自从那一夜之后,他便跟定陛下,先是大败了五万叛军,擒拿了贼首王子腾,然后又扳倒了权臣胡玄机。
再然后,便是东南大战,平定倭寇,屠灭世家,再开商路了。
想起七年前的那些往事,想起这七年间,他与陛下的种种往事,饶是军中硬汉如史,历来流血不流泪的他,这会儿也不禁红了眼圈,甚至是落下泪来。
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无比郑重的即头道。
「陛下安好,您忠诚的犬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