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耀哈哈笑道:「陈总,我还以为你不管猪八戒网了。」
「最近网站发展得怎样?」陈贵良问。
朱明耀说道:「算上我在内,全公司只有六个人。每天起早贪黑,上个月净利润估计能有几千块。我目前在接一个30万元的大单子,是一家教育集团的项目。」
「我跟具体负责人谈得差不多了,但签字的领导不太信任猪八戒网。说这个网站名称就不正经。幸好我以前是晚报首席记者,这个身份还拿得出手。我跟那个领导喝了顿酒,对方说只要有分量的媒体报导猪八戒网,他就在合同上签字。」
「什麽叫有分量?这次我联系了央视,而且是《新闻联播》!央视记者已经来录了,愿意为我们宣传,因为这是中国人提出的网际网路新型模式。《新闻联播》一播出,那个30万元的单子肯定拿到手,而且我们的网站可以全国出名。」
陈贵良由衷说道:「朱总牛逼。」
猪八戒网从一上线就有净利润,等《新闻联播》报导之后,接下来的营收将迅猛增涨。
这也能为字节跳动IPO上市提供正面作用。
……
上市要忙,公司发展也要抓。
陈贵良叫来谢扬等做产品和宣传的,讨论如何调整完善校内网群组功能。
公司对外招聘的第二位程式设计师蔡毅飞,已经从单纯的程式设计师,转为产品部门骨干兼技术人员。
这货的思维特别活跃,入职以来技术方面没提升多少,拓展完善产品内容倒是越来越厉害。
陈贵良说:「校内网的群组功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添头。现在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你们有什麽想法吗?」
谢扬说道:「校内网群组的情况有些尴尬,它介于豆瓣和贴吧之间。但更偏豆瓣一些。我觉得没必要改,也没办法改。至于完善,加强我们的站内搜索能力就行。」
蔡毅飞说道:
「等我们的站内搜寻引擎能力更牛逼了,还是可以改一改的。现在的校内网群组,主要诞生于同班丶同校和好友之间。校内网社交生态本来就封闭,这麽一来群组就更封闭了。」
「需要打破同校和好友之间的封闭,让全站的学生用户都交流起来。现在可以先从同校扩展到同城,一步步来。不要学什麽豆瓣和贴吧,校内网群组就是校内网群组,我们跟那两个都不一样。」
其他几人,也陆续发言。
陈贵良仔细思考,感觉蔡毅飞说得很有道理。
硬要往豆瓣那边靠,又或者往贴吧那边靠,都容易引起校内网用户的反感。
又讨论一番,陈贵良支持蔡毅飞的提议。
接着,陈贵良又说:「既然校内网群组那样改动了,我打算推出另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不属于校内网,也不属于海内网,而是单独另建一个网站。」
「校内网和海内网的用户,可以不用再注册,直接原帐号登录新网站,只不过在新网站可以改昵称。」
「用户在新网站提问,由其他用户给出答案。采用积分制,积分可以充值获得,也可以靠回答问题赚取。」
一个叫戚涛的员工说:「这不就是百度知道吗?」
陈贵良摇头:「百度知道是百度搜索的衍生实用型问答工具。提问和回答都短平快。而我要做的是精英社区知识内容平台,主打深度知识分享与讨论,回答更偏向结构化的长文和专业分析。」
「上哪儿去找那麽多精英来回答问题?」一个叫翁帆羽的员工说。
谢扬笑道:「北大啊。我不懂的东西,就经常伪装成学生,跑去问那些北大教授。」
陈贵良说道:「高校教授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社会成功人士。那些成功人士,其实也有表达欲,尤其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到时候,我会亲自去邀请。」
蔡毅飞问:「新网站该叫什麽名字?」
有人高声说道:「可以叫兰台问。兰台旧事,今人新问。兰台是汉代藏书机构,唐代秘书省也叫兰台。现代相关机构也雅称兰台。」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反对。
「大哥,你这个太文绉绉了。文绉绉不是不好,问题是你这个也不方便记忆。」
「你们中文系毕业的,就少吊点书袋吧。」
「什麽兰台问,还不如稷下学宫呢。」
「……」
陈贵良抬手说道:「好啦,不要再争论了。网站名字我已经想好,就叫知乎。」
同样文绉绉的,但老板肯定对。
「知乎?这个名字好啊。一来好记,谐音之乎者也;二来有意义,知乎就是你知道吗。完美符合网站定位。」
「老板取名太牛了。不管是字节跳动丶游戏科学,还是即将推出的知乎,都包含着文学与科学的浪漫情怀。」
「你们也不想想,老板当年进北大,可是新概念作文特招的。」
「……」
一群马屁精。
但拍得陈贵良还挺舒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