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0297【人太多赶紧跑路】(1 / 2)

重启人生 王梓钧 4565 字 2天前

第300章 0297【人太多赶紧跑路】

陈贵良初三从老祖祖那里回家,初四就有一大帮城里亲戚下来。

都是爷爷那边的亲戚。

其中一位堂姑的二婚丈夫,还是某盐厂的三把手。

龙都也别名盐都,遍地产盐,盐厂数量极多。现在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政策原因,换谁来当厂长都一个样。

这位堂姑父,又带来一个当官儿的,龙都市高新区的招商主任。

别看龙都很穷,人家还真有高新区。

而且1990年筹办丶1992年获批,是全川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比蓉城和山城都更早!

当时山城还属于川省管辖。

「陈老板你好,我叫孙跃进,这次是以私人身份来拜年。」这位招商主任,热情的跟陈贵良握手。

来干啥?

招商引资呗!

堂姑父叫于建国,他笑着说:「孙主任跟我是老朋友了。这次听说我要来走亲戚,他也要跟过来,说想看一下新农村建设成果。」

这位堂姑父,陈贵良接触不多。

他跟堂姑都属于二婚,拢共才结婚六七年。期间只来过乡下两趟,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陈贵良的另一段人生里,他刚刚毕业的时候,父母害怕他找不到工作。还悄悄托这位堂姑父,把陈贵良弄进本地日报工作。

堂姑父答应了,但陈贵良却没有回来,自己在大城市应聘进报社。

陈贵良掏裤兜打算递烟,孙主任连忙抢先一步,双手捧着香菸送到陈贵良面前。

陈贵良刚刚接下,孙主任又掏出打火机。

「孙主任,你这麽热情,我都不敢抽这根烟了。」陈贵良哭笑不得。

孙跃进笑着说:「尽管抽,我不提任何要求,也不会硬拉着你投资建设家乡。当然,陈老板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其实也可以落户在我们高新区。」

于建国在旁边介绍情况:「去年一月份,国家整顿盲目建设,全国很多高新区都裁掉了。我们龙都的高新区却保留下来,而且还扩大了托管面积。」

陈贵良心想:漏网之鱼。

这里的高新区成立十多年,唯一亮眼的操作,就是90年代跟骗子合作,整出轰动全国的借壳上市。附带要求,是让那骗子建软体产业园。

骗子也确实建了,但只存在于文件上。

不怪本地领导容易受骗,当时那骗子已经名满全国,甚至在魔都修建了软体园和软体培训学校。要不是这里有企业可以借壳上市,人家都懒得跑过来骗一遭。

这几年的高新区,虽然吸引不来企业落户,但却在轰轰烈烈搞房地产。

不过他们也知道做正事儿,靠房地产收入进行投资,正在建设一个工业园区。

问题是,谁愿意来投资建厂啊?

工业园区搞出来,也就一些本地小企业,因为税收优惠搬进去。

孙跃进说:「我们在市郊搞了个工业园,拆迁工作都做完了。今年就开始平整土地,税收三免两减半。陈老板如果有兴趣,改天可以去看看。」

根本不用看,七八年以后,等高速路通车,那里才稍微有点起色。确实吸引来一些外地工厂搬迁。

高速路修通之前,傻子才过来投资。

陈贵良敷衍道:「那我有时间再去看看。」

孙跃进打蛇上棍:「这个春节陈老板有时间吗?」

「没有,还要赶着回京城。」陈贵良直接拒绝。

孙跃进脸上笑容不变,继续跟陈贵良瞎聊。能拉来投资属于意外之喜,拉不来投资认识一个大老板也不错。

其他城里亲戚,不时有人走过来,笑容满面说着些恭维话。

陈贵良只是笑。

刚刚过来的那位姑婆,陈贵良有一次记忆深刻。

姑婆过年给堂弟陈贵荣10块钱压岁钱,恰巧被陈贵良撞见了。姑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也给陈贵良压岁钱。但只给了五毛钱。

陈贵良拿着钱喜滋滋回家,被老妈得知情况,拉着他把钱还给姑婆。姑婆没收,老妈直接把钱扔地上。

当时陈贵良哇哇大哭,哭得非常伤心,因为五毛钱对他而言也是巨款。

很多事情,他能记一辈子。

当然,也没必要翻脸。老爸现在就很享受城里亲戚的恭维,就当是让老爸高兴高兴。

吃了午饭,于建国和孙跃进拉着他去钓鱼。

陈贵良欣然同意,反正鱼塘是小舅承包的,给小舅创收搞点钱也不错。

钓了小半天,孙主任终于要走。

走之前又讲工业园区的便利,希望陈贵良今后可以考虑一下。

陈贵良乾脆直接说:「现在全市靠河的土地都退耕还林了,有一小半被集体改种田麻竹。一到夏天,竹笋多得吃不完。如果哪天高速公路修通,我可以搞个厂子做竹笋加工,到时候让我爸去当厂长。」

孙主任一听「高速公路」四个字,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无奈。

他到处去拉投资,结果老板们都问有没有高速公路。

「陈老板快人快语,那我就不再打扰了,」孙跃进说,「等哪天开始修高速路,我第一时间通知陈老板。」

陈贵良握手道:「孙主任慢走。」

次日上午,村支书又带着镇上的领导来拜年。

陈贵良只能热情接待,吃过午饭赶紧闪人,让杨硕开车过来一起去接边关月。

再不走,指不定还有谁来拜年。

边关月的外公外婆,提着大包小包下楼。全是本地土特产,以吃的东西居多,宿舍里那些家伙有福了。

「不回去跟奶奶告别吗?」边关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