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高阳县子探案记
「高阳县子离府前,特意给奴婢留了两句话,说是若陛下派人找他,务必将这话转述给您。」
高月说着,偷偷抬眼瞟了李世民一眼,见他没有动怒,才硬着头皮复述。
「他说『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这两句话说得颠三倒四,既不像诗文,也不像箴言,高月念得磕磕绊绊,实在不明白其中深意。
若是温禾在场,一定会包含深情的唱出来,末了再补上一句「这是爱的代价~」。
李世民听完,先是愣了片刻,随即像是想到了什麽,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笑意来得突然,瞬间冲淡了殿内的凝重气氛。
他指着殿外,又气又笑:「好你个温嘉颖!明着不敢跟朕顶嘴,竟用这种歪话来劝朕!」
他岂会听不出温禾的弦外之音。
这分明是在说,太子不能总被护在羽翼之下,该让他自己去经历风雨,学着长大。
而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该放下顾虑,接受孩子终将独立的事实。
李世民靠在龙椅上,想起昨日高月禀报的丶李承乾说要「生擒颉利」的豪言。
或许,温禾说得对,一直把高明护在东宫,真的会让他变成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
只是这竖子念的什麽乱七八糟的。
若是传出去了,只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他沉默良久,终于对高月道:「传朕旨意,准太子随游学诸生出行,令玄甲卫挑选精锐,与百骑司共同负责太子安危,每日需传回平安奏报,再派人去渭水南岸,告诉温嘉颖,让他速去速回,太子游学之事,他若是敢缺席,朕定不轻饶!」
「奴婢遵旨!」高月连忙躬身领旨,心里暗自佩服。
高阳县子这两句话,竟真的劝动了陛下,实在厉害。
两仪殿内,阳光依旧明媚。
李世民看着窗外掠过的飞鸟,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而此时的渭水南岸,温禾正蹲在田埂上,看着刑部的人勘察现场。
跟在他身旁的李承乾忍不住问道:「先生,您说阿耶会同意我游学的事吗?」
温禾笑着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放心,有齐国公和代国公帮衬,再加上我留的那两句话,陛下就算再舍不得,也会点头的。」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温禾哼着古怪曲调的模样,让身旁的李承乾忍不住蹙起眉头。
那调子既没有诗词的韵律,也不像坊间的童谣,听得他一头雾水,忍不住想问,又怕打断先生后自己挨打。
不多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不良帅服饰的中年人快步走来,正是之前在曲江池与温禾有过交集的范彪。
他老远就瞧见温禾的身影,走近后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见过温县子,见过小郎君。」
范彪虽不知李承乾的身份,但见他气度不凡,又能紧随温禾左右,便知绝非普通人,故而连带着对少年也多了几分敬重。
「仵作可验过尸了?」
温禾颔首回礼,开门见山问道,目光不自觉扫向不远处盖着草席的尸身。
「启禀县子,仵作初步查验,说死者像是走夜路时不慎失足坠河,这大冷天的,在水里泡了半宿,是活活冻死的。」
范彪一边回话,一边观察着温禾的神色,见他脸上没什麽波澜,又补充道。
「应是场意外。」
「意外啊……」
温禾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里带着几分无趣。
他今早带着李承乾去刑部点卯,恰好遇上范彪来报案,本以为能碰上桩有意思的案子,既能避开李世民的追问,又能给李承乾涨涨见识,没成想竟是场意外。
难怪早上刑部侍郎连案情细节都没多问,便痛快允准了,当时他还觉得奇怪,如今才算明白。
想必刑部早就料到是意外,不愿费功夫,才把这「闲差」推给了他这个「闲职」主事。
「死者身份查明了吗?」
温禾虽觉得无趣,却也不想半途而废,既然管了这桩事,总得有始有终。
范彪摇了摇头:「还没,不过死者穿着件裘衣,却没穿官员的圆领袍,瞧着像是个商贾,这附近住的商贾不多,派人去打听打听,应该很快就能有消息。」
他看了眼天色,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地面,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连忙劝道,「县子,这天太冷了,您和小郎君不如先去县衙歇着,喝杯热茶暖暖身子,等小人查到消息,立刻就去禀报您。」
这话里带着几分刻意的献媚,却也是真心实意。
温禾如今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太子的先生,能讨好他,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温禾却没接话,反而眼眸微微一沉,语气陡然严肃:「你说他衣着富贵?」
「啊?是是是!」
范彪连忙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
「那裘衣看着像是兔绒的,摸着手感极好,在长安西市至少要卖十贯钱,小人做这不良帅,干上两三年也未必买得起一件。」
「当时现场就他一个人?」
温禾继续追问,目光紧紧盯着范彪,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
「是啊。」范彪眨了眨眼,心里有些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