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陆·挂路灯祖师爷:我悟了!
王澄和陆云尘阴沉着脸反覆拷问过游氏伯侄,确定已经榨不出什麽有价值的情报。
只知道龟山书社内部有好几个大型书中世界,可以让书社成员手持特定的抄写本,神魂出窍进入其中聚会,平时以代号相称,行事极为隐秘。
两人还在书桌上找到一本大昭艳情小说开山鼻祖《则天皇后如意君传》。
表面是写武曌和男宠的故事,实际上他不仅是写,还能让人进去亲身体验!
那如梦似幻的滋味,啧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间的差距,也不足以形容其万分之一。
可惜,等到游震得「失足落水」,这本书很快就会被上线单方面切断联系,不会给他们潜伏起来顺藤摸瓜的机会。
「我只是最后的任务对接人和执行者,有能力跟切支丹倭寇牵上头的却不是我。
九品官人法的选拔标准可不分清流丶浊流,满朝文武都有可能是龟山书社的人。
【天童子】天草四郎还有没有其他内线相助,谁也不知道。」
游震得说完最后一句,便被王澄一道符籙贴到脑袋上昏睡了过去。
「老陆,这事儿着实有些棘手,你觉得咱们该怎麽跟皇帝交代?」
王澄掂了掂手中本来应该作为证据的留影珠,跟鸡蛋差不多重的宝珠,此刻却仿佛重若千钧。
如果如实禀告,本就生性多疑的绍治皇帝会做出什麽反应实在难以预料。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看谁都像反贼,这谁受得了?
王澄自己倒是还无所谓。
他在大昭国境内连一分一厘土地都没有,并非土地士绅;官职也只是个区区五品的武官,亦非豪强;暂时还进不了【九品官人法】的选拔范围之内。
说到底,他也只有一个占地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约5400万亩,相当于225个徐阁老家底的东海国九藩岛罢了。
关键还是陆云尘和他背后的陆家,执掌白鳞卫几十年,攒下的财宝丶地契车载斗量,俨然就是大昭最炙手可热的权贵家族之一。
虽然被清流士大夫眼中钉肉中刺,却完全拥有被【九品官人法】选中的资格,甚至条件过于优厚了。
「如何交代?」
陆云尘没有立刻回答王澄的问题,而是突然面色严肃地看向他,目光灼灼道:
「富贵老弟,我悟了!」
王澄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这老兄也要学圣人王阳明龙场悟道?
但受过董七叔的良好薰陶,还是让他十分有礼貌地主动充当捧哏道:
「你悟到什麽了?」
陆云尘此时整张脸都在发光,十分认真地背诵了一段《海权论》上关于开海必要性的描述:
「帝国萌芽初期,土地士绅阶级曾经也是神州大地上的进步势力。
他们耕战立国,因功授爵,又科举取士,从封死一切上升渠道只靠血脉相传的世家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力,打破阶层固化。
可惜最后屠龙者终成恶龙,他们上位后的表现并不比那些代代传承的千年世家更好。」
王澄眉梢一挑,已经意识到他悟到了什麽,有些惊喜地接上了后面的内容:
「在土地就是唯一生产资料的时代,生产力只能跟土地挂钩,既然生产关系亘古不变,那麽土地士绅就永远都会存在。
这种情况下即使最有出息的土地士绅,也会渐渐变得贪婪丶冷酷丶无耻,失去进取心,不再励精图治,不愿意为国家付出。
他们会对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疾苦失去兴趣,会对改进生产工具失去兴趣,会对技术进步失去兴趣,会对探索世界失去兴趣。
因为除了土地,其他都难以稳定地带来财富。
他们只顾聚敛丶剥削和掠夺,贪得无厌。
他们沉迷于囤积土地丶房产丶粮食丶字画丶瓷器,强占更多的男人和女人,视底层穷人如任意宰割的牲畜!」
陆云尘像看到了志同道合的「同道」一样,用力握住王澄的手,十分激动道:
「好兄弟,靖海王说的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没想到你也会背。
我真的悟到了!
一个王朝在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平铺分布——生产资料快速集中——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社会系统崩溃——生产资料重新平铺分布.
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所谓的三百年『历史周期律』的真相!
之所以是三百年,就因为这套和土地绑定的社会系统极限就是三百年,土地聚散的节奏就是社会兴衰更替的节奏。
回到正题,想要彻底解决【九品官人法】的问题,就必须要用另一个掌握其他生产资料,又充分竞争保持活力的群体,取代不思进取的土地士绅。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掉龟山书社!
原来靖海王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真乃吾指路明灯也,这本书常读常新,简直就是拯救大昭的天阶功法啊。」
王澄目光惊奇,像是看到了一块璞玉,心中赞叹: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这些话我连师姐和阿绡姐姐都没说,你自己竟然就这麽悟到了?
只是这门天阶功法唯一的缺点就是会连你家陛下连同龟山书社一起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