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轻人之外,剧组还请了不少老戏骨。
胖胖的梁冠华扮演田不易,严丹辰扮演苏茹,刘奕君扮演苍松道人,陈宝国扮演青云门掌门道玄真人,谢君豪扮演青云双骄的另一位万剑一,曾叔常由王劲松扮演,水月大师则是由刘晓丽客串。
鬼王是陈到名丶年老大是杜玉明。
就连开头的普智和尚,也是张国利客串。
江一锋自己也在剧里演了重要角色——兽神,诛仙2里的大反派。
主要是兽神的描述是个妖艳鬼魅的少年。
剧组选了一圈,都选不出合适的少年演员,即使有外形合适的,也演不出兽神的那种压迫力。
于是江一锋就自己上了。
这强大的演员阵容,也只有江一锋这种大导演兼娱乐公司大老板,才有排面凑齐。
虽然很多人调侃诛仙是一本披着仙侠外衣的言情小说,但无论怎麽说,诛仙都是男频小说的代表作,拥有数量庞大的男性书粉。
在江一锋看来,男频小说要改编得好,首重质感。
所谓质感,除了精良的服化道和优秀的台词台本之外,演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庆馀年之所以成功,老戏骨的表现功不可没。
诛仙也应当如此。
这本小说最火的一句话,是老子的道德经里的那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江一锋想要拍出来的内核,就是天地无情丶大道熔炉的众生万相,聚焦的是长生问道和正邪大战。
至于感情线,诛仙小说里张小凡的感情本就是克制与隐忍的。
江一锋还是遵循这个规则,不会去刻意谈情说爱,而是让感情在事件中自然推进丶水到渠成。
本来按照江一锋最初的计划,诛仙第一季先拍10集,但是编剧难度太大,10集讲不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于是第一季的内容扩充到了20集左右,主要讲张小凡进入青云门,到碧瑶死亡的故事。
但是这样一来,剧本还是很浅薄,于是江一锋继续改,乾脆决定一口气拍完。
整部剧的长度大概在35集左右。
会议室内,主创人员全部到齐,此刻就体现出江湖地位的差别。
几个主角反而坐到了后边,陈宝国丶陈到名等人坐到了前面。
江一锋说道:「今天大家都在,正好先开个会,明确一下整部剧的风格,也算是一个剧本围炉会。
大家对剧本和人物有什麽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一般来说,一部戏的演员进组都是按照档期和戏份来的,很多演员拍完一部戏,都没有见过面。
大家的戏份是错开的。
江一锋也是趁着人齐,把诛仙这部剧的情况交代清楚。
他不想拍那种情情爱爱的仙侠剧,这点必须要强调。
听到江一锋的话,大家安静了一会儿,还是陈到名率先问道:「接到鬼王的角色后,我把诛仙这本小说看了几遍,感觉这本书的人物和内核应该是借鉴了笑傲江湖,主角最后也是归隐江湖,按理说这本书还是歌颂侠义精神。
但剧本里却反覆出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甚至还成了鬼王的口头禅。
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陈到名上来就问了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江一锋喝了口茶,解释道:「就按照道德经的本义来理解——天地对待万物无所偏爱,任其自然生灭。
再进一步拓展,就是天道无情,具体到人类群体的感受,就是天道根本不在意所谓的正邪。
正道也好,魔道也罢,在天道面前都是一样的。
正邪只是人类视角的道德约束和社会规范,与天道无关。
在这个主旨之下,诛仙里每个人物都能有自己的行事逻辑,这是我们这部剧成为群像戏的基础。
陈老师你扮演的鬼王,也可以有多种演绎方式。
你可以演绎成追求魔教统一大业的枭雄霸主,也可以演绎为「以魔道救世」的邪门救世主。
所谓「杀生即救生,自私即无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
鬼王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可以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狂傲,也可以是对众生的怜悯。
这取决于你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
诛仙这本小说,前半部是神作,后半部确实有不少问题,主旨松散,挖坑不填,可以说是烂尾了。
这是网络小说的通病。
至于萧鼎未来多次重修诛仙,甚至直接宣布诛仙就一个女主陆雪琪,碧瑶是女配,也被很多读者所不接受。
大家笑称对诛仙伤害最大的就是原作者萧鼎。
江一锋改编诛仙,引用了未来很流行的「修仙者是癌细胞」的理论——修仙者掠夺天地资源于己身,是世界的癌细胞,跟天道是不相容的。
剧本的主线也很紧凑,就是从山村屠杀案到七脉会武到正邪大战再到兽神入侵,张小凡一步步集齐五卷天书,揭开了天道的终极秘密——原来是天道要诛仙!
这是青云门掌教天成子丶道玄最后全都会魔化的原因,也是青云门诛仙剑和诛仙剑阵得名的由来。
更是真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江一锋也没讲什麽大道理,还是安排主角团队打破天道束缚,走出了人定胜天的新道路。
之所以这样改编,还是为了让剧情紧凑,让整部剧的格局更高一些。
最终还是为了观赏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