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毛遂自荐(2 / 2)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跑盘 5811 字 18小时前

「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具体的分工得认真合计合计。回头我召集几个公司骨干,咱们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李哲说道。

其实这方面的工作,也跟人事部的职责挂钩,得让人事部帮忙梳理岗位分工。

上辈子,李哲就是个普通农民,压根没接触过管理工作,现在让他制定系统丶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岗位分工,确实有些为难他。

众人又接着聊了一会儿,大丫揉着眼睛打起了哈欠,看样子是困了。

李卫东两口子见状,就起身跟众人道别,带着大丫回家了。

回到家后,两人先把大丫安置在炕头上睡下,随后坐在炕边小声聊起天来。

李卫东先提起了人事部的事:「媳妇,你是真想去人事部工作啊?」

「对啊!俺刚才不是都跟老二说了吗?咋的,你还不同意?」马来小反问。

「媳妇,你去年不是一直想当技术员吗?咋今年突然改主意了?」李卫东疑惑地问。

马来小解释道:「你也说了,那是去年的想法。去年的时候,拢共没几个人会种蔬菜大棚,那时候大家都想当技术员,觉得技术员金贵。

可今年不一样了一一除了咱公司的几十号人,几百个种植户也在学大棚种植技术,等到明年,懂大棚种植技术的人就更多了,到时候技术员就不值钱了。

但公司的人事部不一样啊,这个部门是管人的,连技术员都归它管,你说哪个更厉害?」

李卫东还是有些顾虑:「俺就是觉得,人事部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老二自已都不愿意沾这事儿,要不然也不会想看从外面请人。」

马来小却有自己的盘算:「嘿,这事儿俺早就想过了。就算老二从外面请人,也不可能完全不管这些糟心事。

就拿振生叔来说,要是新来的人事部主管把他开除了,你觉得他能服气吗?

俺觉得他肯定不服一一在他眼里,公司是李家的,一个外人主管说了不算数,到时候他肯定要找老二求情。

可老二是老板,贵人事忙,肯定不爱搭理这种事,躲都躲不及。

但要是俺在人事部就不一样了一一俺也是李家人,还是公司的股东,振生叔来求情,这事俺就能帮老二挡下来。

老二怕麻烦,俺不怕。俺帮了老二这麽大的忙,他还能不念俺这个嫂子的好?」

李卫东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媳妇说得有道理一一自家弟弟心思活络,估计也有这层考虑。于是他松了口:「成吧,既然老二都同意让你当,你就去干吧。」

清晨的四季青公司食堂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长条木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二合面馒头,一筐筐堆得像小山,旁边的搪瓷盆里装着清爽的咸菜,还有一个大桶里盛着米汤,最让人期待的是每人限量一个的鸡蛋。

这在村里可是稀罕物,不少新员工舍不得吃,都小心翼翼地把鸡蛋装进衣兜里,打算带回家留给老人和孩子。

早上七点,员工们陆续走进食堂,老员工熟门熟路地找位置坐下,新员工则有些拘谨地端着餐盘,找没人的角落坐下。

算上老员工和新员工,足足有四十多号人,食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筷子碰撞塘瓷碗的声音丶说话声交织在一起。

细心的员工发现,今天食堂多开了一个窗口,里面飘出阵阵浓郁的米香,比平时的米汤香得多。

王秀英穿着乾净的蓝布褂子,站在窗口旁,手里拿着一个大勺子,笑着对排队的员工说:「新熬的八宝粥,俺从凌晨五点就开始熬,足足熬了两个钟头,就这一锅,先到先得,大家别挤。」

林小虎最机灵,第一个跑到窗口前,凑过去闻了闻,眼晴一亮:「姨,您这粥闻着就香,比俺娘熬的小米粥还香!给俺来一碗!」

「好嘞!」王秀英拿起一个粗瓷碗,满满留了一勺粥递过去。

林小虎低头一看,碗里的粥浓稠适中,里面藏着不少好东西一一红枣瓣丶花生粒丶红豆丶绿豆丶莲子丶桂圆肉,还有晶莹剔透的糯米和玉米粒,足足有七八种食材,颜色搭配得好看,看着就有食欲。

他喝了一口,甜而不腻,莲子炖得软烂,花生也糯叽叽的,忍不住赞道:「姨,您这粥里料也太足了!比俺家熬的腊八粥还好喝哩。」

「这是俺自己琢磨的方子,免费让大家喝的,跟公司没关系。」王秀英一边给后面的人盛粥,一边笑着补充,「就是有个小要求一一大家喝了以后,要是觉得哪里好丶哪里不好,都跟俺说说,帮俺提提意见。」

周围的员工一听,都赶紧排队打粥,生怕晚了就没了。

没一会儿,一锅粥就见了底。

王秀英走出后厨,挨个儿询问喝了粥的员工:粥好不好喝丶有没有不足丶需要怎麽改进···

有的说「红枣再多点就好了」,有的说「稍微再甜一点更顺口」,还有的说「莲子要是能去了芯就不苦了」,「还有人觉得用料有些多,口味杂」—

王秀英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把大家的意见记下来,连哪个员工提了什麽建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哲坐在角落的桌子旁,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就着咸菜吃着,看着母亲认真记意见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一一母亲为了研究八宝粥配方,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他吃的差不多了,就见郭永红和郭永富两兄弟走了过来,神色有些局促。

郭永红默黑的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吞吞吐吐地说:「李老板,俺们—-俺们有点事想跟您说。」

「永红兄弟,坐。」李哲指了指旁边的空座位,笑着问:「吃饭了吗?没吃的话,一块吃点。」

「吃了,俺们都吃过了。」郭永红说完,坐在李哲的旁边。

他搓着粗糙的双手,说道:「李老板,俺们来公司也有三四个月了,跟着公司学了不少大棚种植的技术,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他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似乎不好意思说下去。

李哲看着他们的神情,心里大概有了数,笑着接话:「永红兄弟,你们是打算回寿光了吧?」

郭永红赶紧点头,语气里带着点愧疚:「嗯,俺们出来这麽久,家里的地没人管,媳妇也老写信催,再不回去,家里人该着急了。」

「想回去就回去,家里的事要紧。」李哲点点头,没半点不高兴,「准备什麽时候走?」

「俺们想明天一早就走。」郭永红答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一一他还怕李哲会不高亏,毕竟现在公司正是个人的时候。

李哲想了想,说道:「这样,今儿个下午两点,你们来小食堂找我一趟,我有事要交代你们。」

「好,俺们一定到!」兄弟俩连忙应下,心里却有些志芯一一不知道李老板要跟他们说什宁,会不会怪他们中途离开。

看着郭家兄弟离开的背影,李哲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其实郭家兄弟的离开,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郭永红兄弟是鲁州寿光人,而寿光历来是蔬菜种植大县,让他们带着在四季青公司麽到的大棚技术回去,不仅能帮他们家里改善生活,更能卫四季青公司在寿光布局埋下伏笔。

以后,四季青公司想将反季节蔬菜生意扩展到寿光,郭家兄弟就是最好的「桥梁」,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