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里,周易将电烤盘摆在餐桌上,旁边是各种腌好的肉,五花肉丶梅花肉丶羊肉丶鸡翅等等。
配菜有生菜叶,有烤肉料,有辣椒酱,看得辛弃疾连连感叹:
「能用电,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其成就不亚于钻木取火。」
现代的一切设备,几乎都跟电有关,周易对他说道:
「既然你现在不准备起事,就别瞎转悠了,赶紧召集族人,到沂蒙山区隐居,开垦良田,种植粮食,设扫盲班,开政治课,尽量把人员的素质提升上来,未来,他们将是你最值得信赖的班底。」
刘邦靠沛县的几个人才就获得了天下,现在辛弃疾占领沂蒙山区,培养出立国人才是不成问题的。
更何况学了红宝书之后,不管是境界还是思想都会大大提升。
两年后,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下进攻南宋,东京留守完颜雍在辽阳篡位称帝,金国会出现短暂的内乱,这就是辛弃疾起兵的机会。
现在金国局势平稳,还吃着大宋孝敬的岁币,贸然起兵只会引来强烈的反扑……山东历次造反失败,已经说明了时机很重要,脑子一热就起兵,注定是无法长远的。
吃过烤肉,霍去病带了整整两编织袋豆角和列印好的《史记·李将军列传》,返回了西汉武帝世界。
刚现身,司马迁就凑了过来:
「霍骠姚,这次带了什麽好吃的吗?」
这家伙自打上次吃了折箩菜,就惦记上了那个味道。
霍去病将豆角递给他说道:
「只带了一些蔬菜,发下去让各队自行加进锅里吧。」
司马迁忙不迭的去发了,平时不是吃肉乾就是吃炒面,比较缺乏绿叶菜,他虽然没吃过豆角,但这玩意儿绿油油的,还很肥实,一看就很好吃。
等这边吃过晚饭,夜幕已经降临,大家围坐在篝火前,听张骞讲解沦陷匈奴的那段岁月。
听着听着,霍去病从怀中掏出修改过的《李将军列传》递给了司马迁:
「子长,这是我大汉一位儒生为李广做的传记,听闻你家学渊源,对史学颇有研究,能否即兴点评一二?」
听到给李广做传,司马迁很是不忿:
「世上愚蠢之人何其多,我大汉如此多的勇猛之将不做传,偏偏给李广做传……若传至后世,定会被人笑掉大牙。」
他接到手中,就着火光认真读了起来。
读到汉文帝的夸奖时,司马迁撇撇嘴说道:
「帝王遇到低阶年轻武将,都会勉励两句的,哪有把夸奖当真的?多年前,陛下还夸我有九卿之姿呢,现在我长大了,能找陛下兑现吗?」
接着他又批评了第一段「杀首虏多」的评语:
「着史要言之有物,每战都有司马丶都尉记录军功,有多少人头清清楚楚,像此等笼统之语,一律按夸大其词看待,做不得真。」
大汉的军功很重要,这就造成了军功记录的复杂和严苛,像霍去病定襄北之战率部杀了2028人,这才是正确的记法。
接着他往下看,认真读了一遍着名的「追击射鵰者」事件。
这是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时发生的事,当时一个太监去军中视察,遇到三个匈奴神射手,太监的随从全部被射杀,李广听到后,带着一队亲卫前去追击,然后被大军包围,直到第二天才突围出去……史记上写的很详细,但此时司马迁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整件事从发生到结束,除了内侍的口述,便是李广及部曲的自述,没有旁观者,亦无射鵰者的尸首,具体是真是假,并无凭据。而且据我所知,李广有贿赂内侍的前科,为此还惹先帝不快……这等吹捧之传,实在令人作呕,不看也罢!」
司马迁吐槽完毕,霍去病将他叫到一边,打开充电式露营灯,将完整版的《史记·李将军列传》递了过去:
「你再看看这一份,师尊特意嘱咐,要看到最后。」
司马迁受宠若惊:
「这是仙长特意给我看的?」
他双手接过,认真把《李将军列传》看了一遍,读到最后的「太史公曰」,表情一滞,随即抬头看向霍去病,脸上满是苦涩:
「这位太史公是何许人也,莫不是我……我父?」
霍去病:??????????
遇到坏事儿就往亲爹身上甩锅,你可真是个孝顺孩子啊我的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