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班超:苦一苦异族,他们能理解!【求月票】
前两天周易查造桥的资料,发现解放前国内就靠纯人力修建了好几座现代化的钢索吊桥,通过能力达到十吨以上,当时的汽车能直接开过去。
解放前能造,有了钢缆之后,古代世界肯定也没问题。
所以周易打算问问张玉强,看能不能搞一些制作钢索桥的钢缆,要是起重设备厂能提供的话,未来一年,混元宫就有能力给古代世界援建几座大桥了。
比如元帝世界和武帝世界要修的丝绸之路黄河大桥,贞观和开元世界的蒲阪津黄河大桥,都可以通过援建钢索的方式让那边自行修建。
几个世界啥都缺,就是不缺修桥的劳动力……就算真不够,去草原和西北抓就行了,非常简单。
张玉强说道:
「这玩意儿我们厂里多着呢,三分厂就是专门造钢缆的,什麽型号都能造……周道长,你怎麽突然研究这玩意儿了?准备在山上搞缆车吗?」
周易没承认,也没否认:
「就是不忙了瞎胡研究,未雨绸缪呗,万一混元宫以后火了,我们得有多种发展模式。」
张玉强拍着胸脯保证道:
「什麽时候要你言语一声,我们这边随时配合。」
厂里几个工程师也各种许诺,对他们来说,造钢缆完全手拿把掐,根本不成问题。
周易趁机问道:
「你们觉得,在一条横跨一百多米的河道上,纯靠人力修钢索桥的难度大吗?」
对于工科生来说,这种话题比虚头巴脑的客套有意思多了,尤其是一位姓徐的工程师,听了周易的话,当即说道:
「这太简单了,索塔用石头堆砌,修好两头的索塔再用人力一根根把钢索拉起来,计算好悬垂度,最后把钢索捆扎在一起,就可以装吊索和桥面了……纯人力完全可以做到,不用担心机械问题。」
另一个姓郑的工程师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钢索桥的难度还是太大了,要是能修索塔的话,那在河滩里修俩桥桩,直接架一组桁架式钢便桥就行了,就像二战时的贝雷桥那样,操作简单,耐用性高,施工难度低,比拽钢索省事儿多了。」
周易还是第一次听说贝雷桥,搜索后才发现,这玩意儿看起来确实很简单,一个个用钢结构预制好的贝雷片组合在一起,再铺上钢板就能组成桥面,自打二战时被发明出来后,就成了修造临时桥的首选。
近些年的救灾行动中,经常能见到用高强度钢材搭建的快速桥梁,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通车条件。
现代货车能通过,那古代的马车就更别说了,而且桥面还是钢板的,马车随便碾压都没问题……周易觉得是个在古代修桥的好办法,值得研究。
张玉强看着周易问道:
「周道长有需要吗?需要的话,我们的二车间是专门做吊车桁架的,生产贝雷片的话,连图纸都不用换。」
自打上次请周易做完法事,厂里的一切都像是突然被捋顺了,讨回了一些尾款,签了几个内河港口的起重合同,高温补贴也发了下去,工人们喜笑颜开,积极性明显高了一个数量级。
随着国家对内陆航运的扶持,中小型码头起重设备的需求量会有一波明显走高,张玉强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扭转起重设备厂的亏损局面。
除了起重设备,他还打算使用蜘蛛吊车的底盘,搞一些可携式的打桩机,这种打桩机可锤可钻,是修筑光伏设备的配套用品。
不求能卖出多少,只要能拉低蜘蛛吊车底盘的成本,就谢天谢地了。
周易说道:
「等用到的时候,我给你说,该怎麽开票就怎麽开票,不让你们吃亏。」
一直没说话的明叔突然问道:
「小易道长你需要时跟我说,我帮你从张总这里下单,就当我捐的。」
昨天明叔给自己占卜一卦,发现跟周易共事这半个月,他的福运明显增强了不少,倒霉事也没有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转变。
要是别人捐赠,周易还拦一下,但明叔就不用了,爷爷把他的命运搞得七零八碎的,现在捐点物资就能从古代赚取福运,这是好事儿啊。
等菜上齐,大家开始吃饭,明天再做一场法事,一品赐福天官的神像就正式落成,接下来就要召开全体香客大会……啧,听起来跟传销大会似的。
周易打算将各个世界的发展调子定下来,一些技术代差,该更新也要更新,比如宋代的炼钢技术传给汉代,唐代的骑兵战术分享给两汉和两宋。
别看唐朝在中间,但大唐铁骑的战术还是很强的,比宋朝的铁乌龟互撞好用。
饭后,钢厂的办公室主任塞给武媚娘和西施一人一张购物卡,周易也懒得再跑,直接开车前往芦山县的购物中心,领着两位美女,将两万块钱花了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