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边防之事往往都以教化为主,少有举兵征土。何况海上。
纵观史书,禁海的次数不少。
但看今天这策问的意思,明显是要在开海的基础上做文章。
就在众人心思沉重的时候,更令贡士们紧张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礼罢之后,皇帝就可以回去了。
但是此时,皇帝在銮仪卫的保护下丶各位阁老的陪同下,从辅和殿里出来了。
众人正要跪拜行礼,皇帝却笑道:「不必在意,专心答题。」
「是。」
贾环悄悄的看着皇帝。
这是个长相寻常的中年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却像是四十多的老人。
一张圆脸,肚子有点发福,留着的胡须收拾的很妥帖。
假如穿上粗衣,走在人群中,绝对难以发现他。
就是这个人,点了这道有些叛逆的策问。
清流向来以农桑为本,主张道德教化,抑制兼并,在他们看来,开海是用利诱民,更主要的是,一旦开海,他们不能保证他们依旧能像现在这样拥有财富和名望。
至于浊流,则更是简单,他们马上得的天下。船上得天下这种事,他们不会。
清流浊流斗的就够激烈了,现在要再加一方,实在困难。
但这件事巧妙也巧妙在这,它不是皇帝正式提出来的政策,它只是一道策问的考题。
再偏激,也可以用增加考试难度作为理由搪塞过去。
大不了下一次会试出点寻常策问就好。
皇帝在各个书案前巡考,每个都看看,跟着不动声色的叹了口气,再走向下一个。
直到他走在贾环的书案前。
贾环对于策问早有预料。
也许这策问对于寻常儒士很难回答,但对于贾环来讲实在好到不行。
他知道皇帝的意图,既然如此,他愿意做一次「出头鸟」。
他的策问写的相当激烈,如果说皇帝的策问是想为朝廷开个窗,贾环写的,根本就是把屋顶掀了。
皇帝身后的申阁老纵横宦海三十馀载,看着贾环写的策问,也是默默的咽了一口唾沫。
「灭金,灭高丽,环勃海经营,跳岛入倭,浙江反攻,南北夹击,灭倭,以战养海军丶船队,
下西洋...
别的先不说,真敢写啊更令申阁老暗自吃惊的是,也许是贾环文辞优良,他居然觉得贾环说的还挺有道理,说不定可以试试。
他晃了晃脑袋,将这不实际的想法甩出脑海,看向陛下。
发现陛下的嘴角微微笑着。
申阁老立刻明白过来怎麽回事,先不论贾环答策如何跳脱,却很是符合陛下心意。
管它能不能实行,陛下点头这不就够了吗?
贾环退出【文心雕龙】暂且休息,抬头,对上了皇帝的视线。
皇帝眼神闪动,感到很是有趣,微微笑道:
「不错。」
贾环不卑不亢:「谢陛下。」
皇帝离去,他身后跟着的众阁老,都偷偷对着贾环点头致意。
贾环一一回礼。
殿试只有一天,答不完,也得交卷。
贾环下笔如有神,很早写完,交上了卷子。
待众人交完卷子,再由鸿胪寺官员带着一起离开辅和殿,自午门而出。
殿试之后,往往三五日就可传胪出榜,举行大典。
贾环回贾府暂歇一日,到了第二日,宫中来人,叫贾环往宫里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