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越来越强盛,渗透到了地脉,然后连接到天上,天地的灵气和煞气,被裹挟后,开始暴乱。而在这庄园中匪徒们一个个都得到了赐福。在庄园中,那些个血祭太上的刘家庄男女老少,在诡异蓝色火焰中变成了一个个花纹迥异的果实,匪徒们凝视着这些果实,瞳孔中却早已经倒映出他们要挑选的果实,而在他们脑海中,也都在催促他们快点服用。
大当家率先吞下了果实,在感觉到一阵作呕后,他获得了能力,可以将自己身体如同橡胶一样拉长变异。
有了大当家作为样板,其馀匪徒也都纷纷吞下这些看起来怪异,吃起来恶心的果实,在一阵龇牙咧嘴后,他们也都纷纷获得操纵水火,亦或是治疗血肉复生的能力。
…祸乱时代来了…
戍天历30年刚过,大爻天下异相频出。
先是遨天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地龙翻滚,长达几十里的山脉莫名其妙的塌陷下去数百丈。——如此塌陷并非是滚石下落,而是如同海上岛屿沉入海底一样,直接陷入大地中,原本巍峨山头,一下子成为了虎豹猴可以腾跃的山野。而山脉波动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大爻灵山大川都抖了三抖。
随后,附近几十个州府的司天丞,以及此地的宗派弟子们纷纷接收到自家山门遭遇大难的传讯。
正月时,整个洛河流域的人都看到天空上出现了蓝色的邪恶月亮。而那些灵感超凡的修士们看到,这一轮邪月上似乎在吞噬着大地上飞腾的巨石,飞石上隐隐有自己山门的轮廓。
这些得道真修们看的没错,这的确是在「吞噬」。遨天岭的地脉塌陷,物质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质量转移到了天上那个莫名的月亮上。——而这样的质量转移,来源于邪祀泛滥。而接下来数个月中,盗匪中纷纷出现妖化神通。
这些盗匪们仗着神通开始了进一步破坏。
数月后,在大爻北方出现了多路所谓「义军」,这些人掘开河堤,淹没一些河田。趁洪打劫。朝廷原本在北方的十路大军已经无心在前沿作战。
与武家军一样,每一路大军其实都是地方军。因为天下太平时,这些兵卒们在前线直接作战收到的饷是不足,故,一切兑现要等到回到家乡中。兵卒们归家后得田税减免,同时在当地可以担任乡老丶亭长等体面人的职位。这才算是兑换了血酬。
最⊥新⊥小⊥说⊥在⊥⊥⊥首⊥发!
久而久之,老家的安宁对他们格外重要。如果朝廷在天下大乱时,让这些兵卒们抛家离土,远迁到千里之外,那多半是要有祸事。
旁白:不管一支军队先前有多少头衔,有多少沙场经验,一旦故土被掏,立刻就成了无根浮萍。就诸如安史之乱后,长安的兵卒们随着「圣人天子」入川。半途在马嵬坡,就哗变了。
大爻固然可以跨几州几府调兵,但必须要保证兵将走后,家没被偷。
尤其是在天下人眼里,大爻朝廷这几年,昏招频出。异相就更能被人联想了。
人们开始纷纷翻旧帐的讨论:最初明明只要给渤郡守关兵将们足够的粮饷,就能将北方孽龙们挡在关外。结果因为渤王谋反,产生了猜忌,让龙族夺关而入。
随后呢,明明只需要保持三路大军轮番上阵消耗。却硬生生遣动了十五路大军,妄图泰山压顶,倾半国之力来行险。
最后,这泰山压顶明明到了最要紧的关头,朝堂上诸公却保举了周王前来摘果子,将好好的围剿战,变成了「风雨飘摇」的防守战。
朝堂上这些人,一次次在军国大事上乱来,不负责任的抽身离去,如今不仅仅是武撼峦等将帅对朝廷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就连前沿的普通小卒们也在怀疑,大爻是不是气数消减了。
……
戍天历30年7月份,多路大军纷纷返回北方闹了民乱的诸郡,竖起大旗开始剿匪,同时发送「只诛首恶,放下武器归家,可既往不咎」的戡乱檄文,几乎是一个月就平靖民乱。
铁甲长戟对草衣竹竿几乎没有悬念,随着一地中最大的起义军被围住剿灭后,大多贼寇逃入朝廷找不到地方,对山林野泽进行新一轮开发,轰轰烈烈的叛乱就如同夏日雪花一样迅速消融了。
但接下来,这些大军们,面对朝廷的宣调。则是以「疲惫」「需要休整」为由,开始拖拖拉拉。
在朝廷诸公眼里,这些大军已经如同牛皮糖一样,开始黏在了地方了。没错这些大军们直接在当地开始坐营,与地方豪族们勾勾搭搭。
而在同年4月,也就是北方诸郡民乱刚发生时,逃走的渤王在大爻西北,星州方向出现,与胡人相互勾结,立国为贯,声称朝中有奸佞,需要清君侧。在8月后拿下了雍州。
戍帝震怒,下令附近州发兵剿灭此贼,奈何星洲处于大爻西北,现在民生疲敝,难以供大军征伐。然而陛下对雍州叛乱的重视程度格外的高,依旧是下诏讨伐,新上任的大司马则是看出了陛下的心思,草拟诏书。
随后,西北诸州得到诏书后,开始摆出作战姿态,严封住了渤王所立的贯国扩张。
在戍帝命令下,戍帝的另一位儿子乐浪王,他的封地浱州紧挨着雍州,在得知了自己哥哥叛乱后,立即如同疯狗一样北上,一路上杀戮造成了血河。
戍帝一直以来就不喜欢乐浪王,对其嗜杀好斗非常厌恶,然而对此戍帝已经顾不得心疼子民了,而是冷酷的看着两个儿子之间杀伐。
戍帝如此紧张兮兮,是因为这涉及到了「帝系」的问题。
遥想四百年前,大爻出现了宫闱祸乱,当时还是至德太子的戾储,妄图逆天改命,私下修习神通术法,与离火宗的妖邪沆瀣一气,残害百姓。多亏当时英明神武的亶王将戾太子诸党羽的罪行调查清楚,禀明圣上,还了大爻一个朗朗乾坤。
而那时的亶王,就是眼下皇朝的帝系。这个帝系当年是自诩有德者居之,但是这几百年来一直是有反贼们声称当年是亶王篡位,甚至五十年前那场共合之乱中也有这种妖言惑众。
几百年来,亶王的帝系面对这样的谋反言论,那是露头就毙,绝不姑息。
戍帝非常明白现在礼制天下的逻辑:对于天下的兵马和世家来说,若是有第二个皇家子嗣,自称自己是正统,那就有理由观望。
戍帝还不想把这个祸乱,留给自己的儿孙,故在渤王这个逆子冒头时,戍帝昭告天下:「废渤王为庶人。」
……
关于大爻天下的大乱,北方却出奇的安静。
浦娥遏制住了此时国泰的动兵,因为她也看到天空月亮,吞噬着大地上崩坏灵脉,昊天界毁灭之前也是这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