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冲:从大爻本土溢出的文明力量,在这里反覆立足,然后又消失。考古的态度是要从中得到警示!
宣冲想要在南部疆域扎下属于自己的钉子。就得规避前人的错误。
要知道,西域那地方在汉唐时期就占领了,但后来失守后,就当地化了;但从基因谱系来看,父系残留下来的相当多,说明并不是被彻底屠戮了。而是因为交流断绝,导致对当地资源的运用,不得不趋向于当地化。
只有拓展交流打下来的钉子,才不会当地化。
诸如前世在中娅区域,所有封闭乡村是土着化的。但是在大城市中都纷纷自由化,靠拢殴米价值观,而当殴米一旦开始封锁制裁某个中娅国家后,这个国家立刻变回本土化的样子。
总结一下,中娅地区的城市自由派为什麽是自由派!因为他们知道本土的资源在国际上「多样化运用」能够带来巨量价值,远比本土封闭区域对资源落后的运用方式,所带来的价值,要高。
「如果没有利益,谁来靠拢所谓的文明!」
宣冲未来政策也是这样,必须要让这片打下来区域和内土之间联系。
在这一系列据点上,宣冲必须让驻扎在这里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本土资源,只有靠拢中心才有最大价值。
宣冲回顾北方,深呼一口气。
大爻作为天下中心,对于各种根骨体质适配的心法,各种各样的瓶颈都有详细记录;让世家修炼者可以更容易破障,少走弯路。这就是世家们的底蕴。
大爻是故步自封的,世家从小药浴,从小学五禽戏等这些打磨资质的手法,都在世家集团内,一点都不外传,不交流。
宣冲则是要包容并蓄,打造一个「帝国学院体系」,手把手教导入门学生如何引气入体。并且归纳武气修炼技巧。以及发展用树胶拓展经脉,增加体魄的手法。
一旦南疆一线的这些体系下人员们,见识到「多样性,没有副作用的稳定提升方法」,他们就不会用本土富馀资源玩那些「不计代价」的邪道路线了。
诸如把人头焊在树木上,亦或是心脏躯干换成木头的邪法注定要消亡。
…锣鼓敲响,更大的议事召开…
规划完毕分配后,随着军中校场号角吹响,宣冲:校场检阅无需着甲。
等到所有士兵到场后,宣冲面对手下兵丁殷切的目光,宣布两件事。第一是:根据考古遗迹中那些骨骼变异的情况,严查私自用草还液。第二是:我宣冲已经让医师们拿出了拓展经脉最好的方法!
橡胶制品普及后,针管注射也开始普及,配合针灸后,武家军的怪医们确定要比药浴效果好得多。药浴相当于大水漫灌。而直接用酒精萃取制备成药剂,最终通过针灸,滴灌式导入,相同的量可以被二十倍的人用。
草还丹现在最广泛用法是拓展经脉,这对于定体术的宣冲来说半分作用没有。
但是对从小在土里长大,身上干糙活,经络不正的苦力汉子们非常有效。
当下宣冲设立的军功血酬赏罚,在南疆是公认的好,因为可以授予田爵。
但是对于天下其他地区投奔来的人才来说,他们是不认可这「偏安」的功爵的;因为这里的田亩在他们看来没有奔头,只有武家军争霸天下后,所在大爻中土打下的名位,才配得上「大才」来投!大爻现在英雄辈出,过去被大爻礼法所压制的地方士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大才,所以集体都看不上「甘居二流」的宣冲。
旁白:小厂房吹嘘自己利润再高,也吸引不到想要考公的人才。现在宣冲就是小厂房,而在乱世中出山的人才们,都是瞄准上岸。
宣冲掌权这段时间,目前地方世家等传统势力离心的原因也有主次。虽然主要原因是变法,但实际上也有感觉不到个人提升的缘故。
因为那些有抱负的士子们觉得:在宣冲这儿混,好像没有在武恒羽那儿有前途。
现在宣冲治下,东华丶陇右各个地方的传统世家内那些精英人才们都润走了,有的是去投奔武恒羽,还有的是去大爻其他势力。
但是眼下他们离开的早了。
能够提升「修为」的物资,在哪儿都算是硬通货。世家和普通人在这灵气复苏时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可现在如果能够成批成批通过征伐掠夺获取资源,降低大批草根者入门修习的门槛?
大爻内土那些世家们要是得知了,定然是寝食难安!因为他们足以自信的根源已经被敲开了。
武家所占领的天下边角,就不算是偏安,属于蓄势待发的强者。
…只有堂皇正正的积累,才有资格玩「战略定力」…
又一个月过去了。当三百四十多位军士,通过医师们的针术,均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功力跃迁后;其中原本就修炼了的武家子弟以及岭南和武家绑定的豪强势力子弟中,有二十五位,相继突破了瓶颈,武气能够附着在武器上。
军中狂热开始愈发浓厚了,大家都开始觉得「武源常」大帅现在停顿的有些太久了。
第一营东侧。
兵卒甲:「不就是那些木头人,好杀的很!那时如果是爷我在前面,也能拾掇几个!」
兵卒乙:「呵呵,就你?前些天,你射了几箭后,还骂咧咧「木桩子射不透」!可不是这麽样子!」
兵卒甲:「不就是那些木头桩子没命门吗?再来的话,爷~我给箭头裹上硫磺,保准有效。」
这些小卒们都兴致勃勃的讨论下一次杀敌。
…磨刀霍霍向猪羊…
作为将军的宣冲,则是微服游走在各个大营中搜集言论,也就是想听一听军士们对于南下的真实看法。
宣冲尤其在乎那些底层农夫士兵们心里的变化!毕竟这次南下,自己是自下而上聚人心,和赵诚自上而下笼络人心的路数是不同。
这些年徵召的这些兵卒们,大半都是务农,是家中多出来的子弟;初期靠着一腔血勇,搏一个富贵。——但是只要获得田亩后,只有极少数人想让自己儿子走自己的路,为武家军效力。
因为世家的天花板太强了,那些武家选出来的队督们,例如赵献忠也都是给武家打了好几辈子工,最终出现赵献忠这麽一个有修习武气天赋的人。
尤其是这些兵卒们在见过沙场后,确定自己手上的军中杀伐功夫,其实不入流,属于喽罗,是战场上垫脚的。他们开始自省。「现在刀口舔血活下来,是爷爷我足够幸运。但若是为了做将军而积攒功劳。那必然是被战场上蒸汽,怪兽吐息,融化得骨头渣滓都不剩!」
普通士卒们的想法:「我这一代卖命已经够了,下一代,一定要好好读书!」
宣冲深刻体会到:「士兵不想做将军,说明士兵所在的军队不是好军队。」
自现在开始,这些普通士卒们看到了持续阶级跃升的机会;眼下只要参与战斗,存好「贡献点」,将来是可以给儿子兑换这些草还丹的。
这些兵卒们心里:「让自己儿子修,修炼一身好本事,再进入军中,继续取功劳,岂不是信手拈来!」
当最底层都有「数代人在军功上上进」的动力,那麽国运这玩意就已经在现在种下了。
宣冲看到这郁郁葱葱丛林,这个资源区,决不能一代捞完就走。从外部骤得资源时是很难把利益分给下层,而在这留给基层一代代慢慢来挖矿,这才会让体系变得有活力。
…调节好内部,外部情报获取…
宣冲乘坐的大型孔雀在荆棘岭上空盘旋大概十六次。
宣冲携带从蚩尤舰里面捞出来的设备,遥测南边几百公里内的范围,发现有那麽明显的几处地方二氧化碳分布不正常。那一个个六边形碳化矽镜面,被宣冲吊装在氢气球下面,最终观测到了那边规整的树篱结构,以及人字形分布的水道。
虽然看不到马车,但这麽规整,就是荆棘国树人们的据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