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282通往绝顶灵性层次的道路(三更一(1 / 2)

第286章 282.通往绝顶灵性层次的道路(三更一万一千八百字到!)

徐永生晚些时候在南阳一带见到越青云。

和从前一样,越青云一身紫色道袍,俊朗不凡,仙风道骨,实在是徐永生当面见过的道士中面相最好的一个。

越青云见到徐永生则有些感慨:「多谢你信任我。」

朝廷没有公开通缉徐永生,不代表没有任何动作。

没有大范围牵连徐永生的熟人,一方面是双方脆弱的默契与平衡,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意图藉助熟人设伏诱捕徐永生?

越青云跟徐永生的交情不是秘密,是以连他也有朝廷中顶尖高手过问,打听徐永生的行踪与消息,并或明或暗地表示,希望越青云配合,「邀请」徐永生做客。

越青云确实是邀请了,只不过是他个人私下邀请。

作为道门南宗,甚至整个道门最出类拔萃的天才,越青云放眼天下同年龄段武者,不论进步速度还是个人实力,都是佼佼者。

和拓跋锋一样,就在这个冬天,越青云已经成功臻至道家三品境界。

如今的他不仅是道门南宗最年轻的宗师,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大宗师。

想要时刻监视一个三品大宗师的行踪,又不能强行阻止对方行动,对大乾朝廷来说也不是易事。

徐永生既信得过越青云的为人,也信得过对方实力,所以才放心赴约。

越青云则是感慨徐永生对他的信任。

而从他个人来讲,一方面是同徐永生私交深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对当年谢氏一族遭遇,越青云有些耳闻,因此对谢初然丶谢今朝的反贼身份不以为然,自然更不会因此同徐永生生出间隙。

「我其实还真有些奇怪,之前没听说你北上。」徐永生问道:「因为六道堂的缘故?」

他联想起是道门南宗太上长老李摩云拆穿了唐后天的伪装。

之后一事不烦二主,也是李摩云联手任君行一起追剿天僧苦提丶唐后天等六道堂中人。

果然,越青云颔首:「我这次出山,是为了协助李师叔祖和任大将军他们,包围堵截六道堂中人,但给他们避过,眼下只得再寻线索,趁着有散开自由行动的机会,所以约你见面。」

他神色认真:「你如果有心寻一落脚点,可以前往饶州,不用惊动本派其他人,我帮你安排。」

身为高功长老,最年轻的大宗师,越青云当前已经是道门南宗核心高层之一。

论根基虽然不如同门前辈,但在鄱阳大泽以东,他的影响力非常人可比。

因为需要名义公开,如果徐永生要筹备一些儒家相关历练,可能有难度。

但假使只是日常休养和修炼,越青云自可帮他筹备。

当然,道门南宗不是他一个人的,如此行事,多少仍然要冒一些走漏消息的风险。

「青云好意,徐某心领,不过眼下暂时不必。」徐永生谢过对方。

越青云提醒道:「朝廷虽然没有明令张榜直接通缉你,但你接下来一定要小心,局面同从前不一样。」

徐永生点头。

他对此有心理准备。

从前,他是学宫讲师,虽然是比较独立和特殊的系统,但正儿八经是大乾朝廷五品命官。

在大乾疆域上行事走动,其他人纵使有什麽打算,也不好光明正大采取行动,只能私下寻找机会。

但现在他脱离学宫不说,距离朝廷钦犯只有一步之遥。

这一正一反间,情形就完全不同。

朝廷方面暗中查访他下落,反过来其他势力如果想要对付他,则可以正大光明进行了。

他们不仅不用顾忌朝廷法度,甚至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默许与纵容。

「许氏丶燕氏丶姜家,因为谢氏的缘故,已经暗中行动起来。」

越青云言道:「除此之外,郑氏和芳华楼也有动静,吴氏与墨龙池当前虽然没有消息,但你同样需要提防。」

他们盯上徐永生,自然是因为拓跋锋和「枪王」聂鹏的缘故。

从前因为这个原因,徐永生就惹过怀疑,只是相关事没那麽容易拿上台面。

现在有了拓跋锋驰援谢初然丶林成煊的事,再加上徐永生从东都学宫离职,郑氏一族以及芳华楼顿时没有了顾忌。

其他地方,也有可能行动起来。

「东都,还有其他地方,当前如何了?」徐永生向越青云打听其他人的消息。

越青云自然知道他最关心的是什麽:「东都学宫四门学的王博士,已经从学宫离职,他当前还在东都,没有离开……应该说,虽然没有被捕,但他暂时被限制出城。」

徐永生轻轻点头。

如果他当时也在东都城,没有提前收到风声离开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王阐这样。

「此外,你的学生奚骥,也主动离开东都学宫了。」越青云补充说道。

徐永生闻言,轻声叹息:「终究还是被我牵连,虽然我希望他能不受影响继续安心求学习武,但他有此选择,也不负我的了解。」

另一方面,徐永生猜测,奚骥可能也存着藉助他和常杰丶曹朗同在的那个神秘组织之力的打算。

按照越青云所言,奚骥没有像王阐那样被限制行动。

相信有不少人巴不得他外出寻访徐永生,或者徐永生悄悄去找他。

不过奚骥似乎也有觉察,虽然从东都学宫离职,但并没有就此出城乱跑,反而暂时先留在东都。

「韩司业,当前仍然在任。」越青云言道。

徐永生微微点头:「这再好不过。」

韩帼英许多理念和罗毅相同,有她在,东都学宫大部分学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尤其是尹兰舟和小熊猫哒哒。

既然都不公开通缉徐永生,那在东都学宫方面,朝廷肯定是以稳为上的处置方式,至少大面上不会牵连更多,令事态扩大。

「接任四门学博士的人选,可有消息?」徐永生问道。

越青云颔首:「已经有消息了,并非从关中帝京学宫亦或者朝廷其他位置调人过来接任,而是直接提拔此前一个白衣,当然,其人声望完全当得起东都学宫四门学博士的位置。」

他看着徐永生,吐出一个人名:「杨云,杨居士。」

徐永生闻言恍然。

多年前,他在东都学宫和邓氏一族的嫡系子弟邓同起了冲突,对方栽赃他与拓跋锋丶聂鹏丶隐武帝秦武有关,结果被徐永生拆穿,以至于邓同直接被学宫开除。

平民子弟同世家嫡系子弟之间的冲突,最终如此结果,在学宫历史上非常少见,东都这边已经有几十年不曾出现,直到此前邓同碰上徐永生。

不过,比他们更早一点,在关中帝京学宫那边其实已经有过一次先例。

同样是平民子弟,最终挤走世家子弟。

杨云,便是那个平民出身的帝京学宫学生,被他挤走的人,则是燕氏子弟。

彼时,杨云乃是关中帝京学宫出名的麒麟儿,自入学开始便天赋才华横溢,更在石靖邪丶赵言规等人之上。

他是盛景六年正式入读帝京学宫,甚至没等到下一届新生盛景九年入学,便已经从学宫毕业。

到石靖邪丶赵言规丶贡丹查巴等帝京学宫学生来东都游学交流之际,杨云早已经离开关中帝京,在其他师生口中已经成为传奇人物。

至于他离开关中帝京的原因,传说多种多样,但流传最广的还是他恶了新相国姜志邦。

本就有传言,杨云当初在帝京学宫挤走燕氏子弟,背后有新相国姜志邦针对老相国燕文桢的暗流涌动。

结果后来杨云把姜志邦也得罪了,最终他在帝京学宫毕业后,不得不离开关中帝京。

此后关于他的消息就少了许多。

「但他这些年来的修行,一直没有耽搁,已经是三品儒家大宗师了。」

越青云说到这里,语气也有些好奇:「他是儒家武者,相关历练和典仪,筹备起来本就不容易,能顺利进行不说,甚至流出消息还很少……」

越青云性情淡泊,并不因自身天资才华和进步速度而骄傲自矜,不过遇上杨云这样同龄人中少有可堪相比的天才人物,他同样有好奇之情。

尤其杨云看上去另有隐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