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闯关东》隆重登场!开始『肆虐』电视剧圈!(求月票)
参观完睿视界的后期制作设备,姜闻当即拍板决定:不去欧洲了!
国内有这麽好的设备,还离家近,跑国外折腾干嘛?纯是给自己找罪受。
他甚至还主动扛起了帮忙调试设备的活,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忙活,顺便剪片子,干劲十足。
与此同时,1月2号这天,影视协会联合多家官媒,共同发布了一份公告。
【关于维护影视创作环境丶谴责恶意诋毁行为的公告】
「近期,部分网络主体以恶意剪辑丶造谣抹黑等方式解构影视作品,严重侵犯创作者权益,破坏行业创作生态,引发了诸多不良舆论影响。
为维护健康的影视创作环境,本协会联合多家官媒对此类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坚决抵制任何践踏创作成果丶损害行业秩序的行为。
对此次事件中权益受损的导演丶影视公司及相关个人,本协会将提供必要的法律谘询与协调支持,助力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吕睿早上到公司,看到公告,嘴里的豆浆差点喷出去。
谴责?
要是谴责有用,还需要警察和法院干嘛?
说到底,这不过是给陈凯哥和行业内导演们的一个安慰,传递「局里丶协会和大家一条心」的信号而已。
至于其他实际动作,则是完全没有。
毕竟无论是局里还是协会,都没有执法权。
真要是自身权益受损,终究还是得自己报警或起诉,协会最多只能帮忙协调。
「这公告发的,跟不发似的,没半毛钱作用。」
吕睿撇了撇嘴,径直将公告抛在脑后,转而关注起了与睿视界息息相关的另一条动态。
就在昨天,由睿视界出品的首部电视剧《闯关东》,正式登录了CCTV1黄金时段,进行首播。
作为央视一套的黄金档剧集,《闯关东》首播便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
前两集平均收视率达5.8%,最高收视率突破7.2%,在同时段所有节目中稳居第一,直接创下了2006年开年电视剧的收视新高!
CCTV1的含金量自然无需多言,日常播出的多是重大题材正剧或经典名着改编作品。
能登上这个平台,本身就是对剧集质量的高度认可。
而《闯关东》能拿到这个机会,除了其聚焦「闯关东」这一厚重历史题材丶剧情扎实有深度外,李呦斌的主演也成了关键助力。
此前《亮剑》热播,一度让李呦斌饰演的李云龙成了时下最受欢迎的影视形象。
原本戏路偏斯文精英的他,一跃成为粗莽硬汉的代表,火遍大江南北。
这份高人气为《闯关东》的发行加了不少分,再加上侯宏亮多次与央台沟通协调,最终成功将这部剧送上了CCTV1的黄金时段。
这段时间,吕睿特意了解了不少关于电视剧行业的细节。
尤其是收视率核算的门道。
所谓收视率,指的是某个时间段内,收看某档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例。
打个比方,若某电视台覆盖1亿台电视机,同一时间有500万台在看它播出的某部剧,那这部剧的收视率就是5%。
但同样的收视率,影响力却可能天差地别,关键就在于电视台的「装台率」。
比如A台覆盖3亿台电视机,3%的收视率意味着近1000万台在观看。
而B台只覆盖5000万台,同样3%的收视率,实际观看量却仅有150万台。
在这一点上,央视有着地方卫视难以企及的优势。
眼下卫星天线和有线电视正处于普及中,受技术丶信号限制,不同地区能搜到的卫视数量参差不齐。
有的能看四五十个台,包揽主流上星频道,可有的只能看十几个台,还以本地频道为主。
吕睿清晰记得,自己小时候用的那大锅盖能收到近百个电视台,不过部分台信号却不太好。
而央视一套作为最受欢迎的央视频道之一,装台率自然是常年稳居前列,这也让《闯关东》的收视基础格外扎实。
据央视网信息,截止当前,央视一套的覆盖范围目前已超过中国总人口的84%,固定观众超过9亿,观众拥有2.8亿台电视机。
按照2.8亿来计算,平均收视率5.8%,就意味着有1624万台电视机在看。
其覆盖的观众人数规模,至少有3亿人,最多则是近5亿人!
这麽多的观看人数,再加上剧集本身质量过硬,仅上线一天,「开年爆剧」的名号就稳稳地扣在了它头上。
所带来的首个反响就是,李呦斌人气再度迎来一波大暴涨!
而牛莉丶秦蓝丶关玥丶董旋等演员的人气与知名度更是一涨再涨!
甚至就连刘艺菲这个客串演员,国民度也再度迎来了一波暴涨。
「咚咚咚!」
敲门声这时突然响起。
吕睿抬起头,喊了声:「进」。
下一秒,就见侯宏亮眉飞色舞地走了进来,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像是一大早捡了宝似的。
「呦?心情这麽好?路上捡钱了?」吕睿笑着调侃。
侯宏亮连连摆手,语气里满是雀跃:「托吕董您的福!咱们睿视界首部剧就成了爆款,这成绩简直超出了预期!」
除了李呦斌的人气加持,剧集本身的质量外,登上央台的另一个条件,赫然正是吕睿的人脉。
之前他带着侯宏亮参与了那麽多应酬,结识了许多「圈内大佬」级别的人物。
有这些人的面子,其中但凡有个人帮忙说句话,都能让侯宏亮少走许多弯路。
恰好这些人大多都有求于吕睿,想上他的船,所以自然是不遗馀力的支持。
侯宏亮走到办公桌前,将一份资料放下,兴奋地汇报导:「《闯关东》跟央视一套的首轮独播权,咱们最终谈的是单集85万元,全剧52集,光这一笔就入帐4420万元!
有央视这块招牌在,加上咱们这剧的质量,现在地方台都快抢疯了。
我刚收到消息,山东卫视丶辽宁卫视牵头,联合了黑龙江丶吉林几家东北地方台,想出单集60万元买二轮联播权,这价格比不少地方台的首轮剧都高!
还有南方的几家卫视,也在跟咱们谈独播意向,报价也都不低……」
吕睿听得满意点头。
《闯关东》总投资3000万,单是央视首轮独播就卖了4420万,利润1420万,这已经稳稳回本。
后续的二轮丶三轮乃至四轮播出权,再加上线上平台授权,全都是纯赚,利润空间大得简直超出预期!
从眼下热度看,这部剧绝对能大赚特赚。
「回款还顺利吧?」吕睿着重问了一句。
他常年深耕电影市场,对电视剧行业的回款规则不算熟,只清楚「播得越早,回款越早」这个基本逻辑。
同时他还知道,电视台购剧很少一次性付清全款,通常分为三阶段。
一是「签约」后会付20%-30%的首款或定金。
二是「到带」后结30%-50%的中款。
三是「播出」结束后会在短期内结清20%-40%的尾款。
具体比例和时间得看合同,双方可协商调整。
但是嘛,合同归合同,执行归执行,真到回款的那个时候,合同有时候可未必顶用。
因为除了央视和少数资金充足的一线卫视外,几乎没有不拖款的电视台。
能在半年内结清,这就已经算是很讲究了,拖个一两年都是常事,甚至还有不少最后直接成了烂帐的。
不少小型影视公司就是被这种拖款活活拖垮的。
想到这,吕睿忍不住在心里对比了一下电影发行。
相较之下,电影这边回款风险好歹小了些,就算拖,也很少能变成烂帐。
反观电视台那边情况则太复杂了,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要麽是『财政拨款还没下来』,要麽是藉口『收视没达标,得扣部分款项』,还有的乾脆推给『内部流程没走完』……一拖就是大半年,还没处说理去。
做生意就怕遇到这种情况,碰到后真的很恶心。
侯鸿亮闻言,立刻挺直腰板,言辞凿凿地承诺:「吕董您放心,《闯关东》的回款绝对不会出问题!
咱们首轮合作的是央台,他们的信誉有口皆碑,按合同走肯定稳妥。
至于二轮丶三轮,我也早有打算,只选那些一线上星卫视,还有过往从没出现过赖帐丶烂帐记录的市级和地方台,绝不贪小便宜。」
他心里门儿清,绝不会被某些高额报价所迷惑。
有些电视台哪怕把价格抬得再高,只要以前有过拖欠款项丶甚至赖帐的前科,他连合作的念头都不会有。
尤其是那些在业内出了名的「地方台赖帐专业户」,他更是连面都没见,直接让助理把对方的合作意向压了下去。
吕睿看着他笃定的样子,满意点头:「好,你办事,我放心。」
……
时间很快来到新的一周。
1月9日上午,多条重磅通告被媒体爆出,稳稳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头条:
「热烈祝贺,由睿视界独立出品的《闯关东》登陆CCTV1黄金档后,上线一周,收视突破9.1%!碾压《别拿豆包不当乾粮》《铁将军阿贵》等剧,成2006开年剧王!」
「随着《闯关东》收视爆火,其商业价值持续攀升,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剧首轮狂揽4000万,二轮报价超单集60万,总收益预估破亿!投资回报率超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