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招抚吐蕃部族,王老太太登门
嘉佑六年,五月中旬,余阁老的族侄馀思贤奉旨调任回京。
与此同时,礼部正在操办福康公主与曹评的婚事。
工部承建的公主府已于日前竣工,立于御街东侧,坐北朝南,气派非凡。
按大周礼制,驸马迎娶公主之后,自己在家族中的辈分要跟公主一起涨一辈。
称自己父亲为兄长,祖父为父亲,公主对婆母以嫂嫂相称,无需晨昏定省,行礼问安。
且驸马在没有公主的首肯下,不可纳妾。
至于李家那边,婚事未能成,赵祯自是给了些其他的补偿,总之他绝不会亏待李家。
今日,文华殿,韩章,张辅以及内阁几位大臣皆在此处,商议出兵收复河湟一事。
馀思贤整袍出列,躬身拱手,朗声道:「官家,今唃厮罗内政纷乱,瞎毡之子木征的势力较弱,且各部族各自为政,争斗频繁。」
「此乃天载难逢的时机,若待其雄主出而整合诸部,将来吐蕃之患恐怕不亚于西夏。」
还不等赵祯开口,内阁一名大臣拱手出列道:「官家,兵之事关乎国运。」
「河湟乃不毛之地,收复后每年的军费便要耗费岁入的十之一二,还望官家三思。」
申时其眉头紧锁,心里默默算起帐来。
筑城,屯兵,运粮,以及将来的治理,哪样都花费巨大,好像的确是得不偿失。
赵晗微微颔首,沉眸看赵祯一眼,「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河湟只是不擅种植中原的水稻和粟米而已,其水草丰美,宜牧宜猎,更是收复西夏的要冲之地,岂能因不长五谷,便视之如敝履。」
「若依此言,大周的万里江山,除了江南粮仓以外,尽是废土。」
此言一出,几名大臣面面相觑,馀思贤则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
「官家,殿下,依臣所见,治理河湟之地并不需耗费多少银两。」
「可在陇西建立市易司,以官资为本,低利贷给守信且有能力的商人。」
「商贾得到利润后自当乐意拓边贸易,朝廷则可取息钱以充军资。」
赵祯眉梢一挑,脸上挂起和蔼的笑容。
「这个法子不错,好个以商养战啊。」
此举实为一石三鸟,既可为朝廷减少军费,还可开发河湟,三可笼络吐蕃。
吐蕃部族得好处后,自然心向大周,甚至还能瓦解那些与西夏结盟的部落。
「父皇,收复河湟可断西夏右臂,此事宜早不宜迟。」
赵晗神色郑重,他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最迟明年,务必要对西夏动兵。
赵祯点点头,随即又将目光放在馀思贤身上。
「余爱卿,朕授你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即日赴任陇西,河湟诸事,许你专断之权。」
「莫要辜负朕与太子,以及余老太师对你的期望。」
馀思贤闻言,当即面露欣喜,撩起官袍跪地道:「臣定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待退出文华殿,馀思贤跟在赵晗身侧,恪守规矩的保持着半步距离。
「此去陇西,若有急事,可遣人直奏东宫。」
「若有人胆敢横加阻拦,孤定向官家禀明,决不轻饶。」
馀思贤蹲下脚步,深深一揖,「臣谨记殿下厚恩。」
「不必如此拘礼。」
「青唐地区有一吐蕃部族首领名为俞龙珂,其统辖部众十多万人,势力雄厚。」
「若能说服他归顺,其他小部自然望风而附,可为你省去不少精力。」
馀思贤眼中精光一闪,郑重应道:「殿下圣明,此人臣也有所耳闻,定当尽力一试。」
「好,孤等你的捷报。」说罢,赵晗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人在宽阔平坦的青石板路上继续缓步而行。
「听闻余老太师近日抱恙,你可抽身去登门探望过?」
馀思贤眼下顿时闪过一抹惊讶,他在回京前才收到过余老太师的书信。
在信中,老太师言明自打嫣然堂妹的婚事有着落后,烦恼尽失。
身体愈发健朗,只在家中颐养天年,
怎麽突然就抱恙了?
他摇头道:「还不曾,臣返京后事务繁杂,未曾得到空暇,明日臣便前去问安。」
赵晗微微一笑,「去吧,顺带替孤向老太师和余大人问个好。」
余老太师突然抱恙,起初嫣然着实吓了一跳,可昨日余老太师亲自遣心腹来东宫解释。
方氏私放印子钱,与府上管事合谋虚报余家田庄铺面的帐目,克扣公中的银两,中饱私囊,贴补娘家,桩桩件件,全部证据确凿。
为逼余大人休妻,这才自导自演这一出病重的戏码。
余大人虽是个贪财且碌碌无为之人,可他也清楚,这些丑事若抖搂出去。
别说官声和前程,便是眼下这锦衣玉食的富贵日子,恐怕也到头了。
更何况老太师在京中名望颇高,一旦传出被儿媳气病。
满朝同僚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给活活淹死。
因此,余大人不顾馀二郎和余嫣红的恳求。
正准备召集余家和方家的宗族耆老们,共同商议休妻一事。
转眼已是九月初,汴京城内金桂飘香,福康公主大婚,馀思贤已赴任陇西两月有馀。
今日,福宁殿内,徽柔身着墨绿大袖襦裙,头戴九翬四凤花钗冠,眉眼描画的尤为精致,莹润如玉的脸颊上挂着不尽的喜色。
赵祯与曹皇后端坐上首的位置,目光温润和煦,还带着几分不舍。
「母妃,姑母今日可真漂亮。」
璟哥儿牵着华兰的手,乖巧的站在一侧,一双明澈的眼睛紧盯着盛装的徽柔。
华兰莞尔一笑,伸手在他鼻尖上刮了刮。
作为赵祯宠爱多年的长女,徽柔出嫁的一应用度,完全按照太子娶亲而准备。
光是嫁妆就足足耗费将近五十万两白银,十里红妆,绵延数里。
赵晗华兰以及各宫的娘娘们也都各自为徽柔出了一份添妆礼。
拜别完赵祯与曹皇后,徽柔眼眶微微泛红,侧过身子,颇为不舍的看向赵晗。
「太子哥哥,今日一别,徽柔再不能像往日那般,随时来东宫寻你和嫂嫂说笑取乐。」
赵晗轻笑一声,「说的这是什麽傻话,若想家随时回来便是。」
华兰眉眼温婉,适时接话道:「正是呢。」
「日后得了新茶,定第一个差人请妹妹进宫来品尝。」
听到此话,徽柔这才忍住在眼中打转的泪水。
她收敛神色,郑重行礼道:「愿哥哥永享安康,江河永固,嫂嫂岁岁欢愉。」
「徽柔今虽出嫁,必谨记哥哥嫂嫂的教诲,恪守本分,不辱天家体面。」
说罢,又将目光放在璟哥儿身上,伸手在他脸上轻轻一捏。
「定要乖乖听话,等姑母进宫时,多给你带些新鲜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