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1 / 2)

第175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

一年中的二三季度就是抓紧时间搞定明年项目的时间段,四季度就是冲预算,所以四五六月这一段「高考季」,但凡嗅觉灵敏的部门或者单位,都会想尽办法跑关系做公关。

张叔叔在丰邑县都能想到做品牌,别的地方自然会想得更深。

只不过嘛,想到和做到那是两回事。

「张安健康」就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关长生也是借着给老板叔叔祝贺的机会,带着几个地区销冠,到了彭城见一下老板。

倒不是说有什麽压力,只是单纯想要赚得更多。

之前是因为要给城东区上强度,所以人为压制了一下产能,现在出货量加大的同时,一线销售们给的反馈是可以开辟新战场。

在江宁财经大学「镀金」了一个学位的马爽,极力建议可以扩大产品线,一是介入到婴幼儿辅食市场,二是扩大保健品生产线,比如维生素片丶钙片丶叶黄素糖果等等。

「老板,马爽是刚从京城回来,这次『国际电视周』的内容很丰富,让他大开眼界。他也是写了一大堆的材料给我,我想了想,还是让他当面跟您汇报。」

关长生在公司的时候,霸气十足。

这光景见了张大安,那谦卑狗腿的模样,把马爽给彻底震惊到了。

搞得马爽也有些忐忑,另外几个地区销冠也是紧张得很,他们不怎麽见到老板,总觉得老板神神秘秘的,对「状元金榜」好像也不是很上心的样子。

不过关长生天天在单位做内宣,就差说要向老板宣誓效忠了,再加上关长生在单位说一不二,跟城东区的恩怨情仇,老员工都是知道的,于是更添神秘。

尤其是「张安健康」三期工程说开工就开工,城东区几乎就是秒批的,这让不少一线销售都是越发清楚自家的货卖得好不好,至少在省内,跟自己关系不大,就是个勤行。

省外才是拼能力的战场。

马爽是最早把货铺满全部江淮省地级市的人,仓储丶代理这两块业务也做得很好,没有出现什麽鸡飞狗跳的状况,有些一线情况,是需要销售尽快反馈的,不然很多好处就会擦肩而过。

比如说防涝防火条件比较好的仓库,一般来说不会空置太久,能在市面上出现,及时拿下就是赚。

在皖南和省城庐州周围,马爽帮公司拿下了七八个城乡结合部的优质仓库,特点就是交通即便不是特别便利,但也属于便利的范畴,能轻松进出大车,路边倒一把就能掉头就走的那种。

再一个就是距离国道近,或者就是在国道边上,往周围区县散货容易,可以充当临时的调度仓库。

最重要的一点,这七八个仓库都不是租下来的,而是买下来的。

原因就在于销售勤快一点,能打听到很多小道消息,哪个土老板赌博输光了家产在变卖好东西,第一时间稳住「赌狗」,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

一百五六十万的仓库,往往九十万甚至更低就能能下。

也不怕之后有什麽就差不清的地方,只要合同一签,「张安健康」的牌子就能挂上去,当地愿意做代理的都是有跟脚的,要麽是本地「婆罗门」,要麽就是子女在新东圩港中学复读过。

这种玩法,别人玩不了一点,只有「张安健康」这边的金牌销售可以搞。

「老板。」

「不要拘谨,都随意一点。」

张大安会客的地方距离张叔叔的住处并不远,算是个「张安教育」专门用来接待的礼宾中心,内部培训其实就是「彭城分校『状元楼』」,但因为现在彭城分校的选址还没有敲定,所以还没有挂牌。

一旦挂牌,「状元楼」的建设跟分校建设是同步的。

「老板,有些情况,我想反映一下。」

「说说看。」

又长高变重了一点点的张大安,比之前更显壮硕,每天都坚持锻炼的好处就在这里,可以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高强度的工作。

「是这样的,老板,这次京城的『国际电视周』,有四大论坛,主要围绕围绕管理丶GG丶编播丶电视纪录片等议题,其中『媒介集团化时代的GG营销策略』这个问题讨论上,举办方专门用了国际报导,是关于『安利』这个牌子的。」

说着,马爽将一份材料拿了出来,双手递给了张大安让他过目。

「诚信和质量是最好的GG?」

张大安抖了抖手中的材料,这是一篇来自华盛顿的报导,但报导的内容却是进入国内市场的安利公司。

开篇就是一句「近年来,国内保健品行业的虚假GG行为严重动摇了消费者的信任。」,算是常规套路,不过也是定个调子。

「老板,国内保健品行业肯定要经历新一轮的洗牌。之前都是『轮流做庄』,靠在央视砸GG来上产量。今年我个人感觉一线市场在变,而且变化很大,保健品越来越需要『外来和尚』念经,以前那种祖传药方丶药酒的路子,可能要严重缩水。」

「以『安利』为例,四六九五年的营业额是三个亿,去年营业额四十个亿不到,产品线从四十九种,增加到了一百四十种。这种『药海战术』非常成功,直接把『纽崔莱』给做了出来。但是我觉得,它们是吃不下全部优质客户的,国内产品缺少一杆旗,这个市场,与其让给别人做,不如我们来做。老板压了『三连状元』的名头整整一年,好处已经见效,现在不仅仅是华东,我在东北和华北还有华中都转了转,『三连状元』名声已经下沉到了农村,市场转化率,今年可能就是最高峰。」

「而且我们跟『安利』不一样,『安利』的主要营销手段是直销,一定程度上在某些地区,跟传销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有实体产品。在一线人员建设上,自设店铺和雇佣推销员其实有些水土不服,容易在一些传销泛滥的地区出问题。今年在岭西省的退回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二,它在全球的退回率是百分之五。」

「但是,它的三十天『保退』政策,很有说法,估计明年就能缓过来。这种障眼法的把戏,我觉得可以学一下,甚至别的小商品行当也可以这麽干,搞成『以换代修』,成本一下子就降下去六七成七八成。」

「老板,我个人的猜测,应该是国家要藉机打击一下现在国内的保健品市场乱象,这时候正适合老板出来一统江湖。别的国产保健品名气再大,也不可能做遍全国,但老板现在完全可以一口气做大十倍。」

马爽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他本身也有不错的履历,之前在「三湘生物」也是做到了金牌销售,只不过销售不可能做一辈子,想要突破天花板,还得换个平台。

被关长生挖过来之后,他就感觉完全不一样,压力被分流了,关长生这个老总,是愿意主动背锅抗压的,这在其它公司很难想像。

再一个就是生产端规章制度十分健全,企业生产标准远超地方标准和国标,质量上几乎不用让销售端有任何心理负担,产品信心非常足。

缺的就是销售团队建设,马爽过来的作用,卖货是其次的,带人最重要,团队建设差不多两年时间,换成跳槽去别的公司,直接废了。

在这里没有废的原因就一个,给钱到位,权责清晰。

马爽拿提成反而有时候觉得自己「德不配位」,所以「张安健康」安排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深造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跟「张安健康」合作的就是江宁财经大学,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做得还是不错的,暂时还没有劣化,马爽的确是学到了真东西,也进一步清晰地明白高等学府的含金量那真不是盖的。

野路子销售能混出头的不是没有,但十万大军里面能出一个就了不得了,做成区县的「纳税大户」基本就是天花板,再想要突破,终究还是要回归到现代化企业管理以及市场开发上。

「你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

张大安对马爽的汇报很满意,不过有些事情,光靠分析是看不破的,得是上桌的人才能清晰明了。

而这也是马爽愿意在「张安健康」等个机会的核心原因,老板张大安,就是那个能上桌的人。

老单位「三湘生物」名气那麽大,其实也出不了三湘,只能「窝里横」,京城来了人要拿股份,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但是在这里,马爽可是亲身经历了城东区如何从手段用尽到低头服软的过程,期间更是不乏各种官司大战,关长生这个老总本人,就把杂七杂八的人送进去三四十个。

不是三四个,是三四十个。

简直恐怖。

城东区那些「地头蛇」根本屁都不敢放一个,「张安健康」平均一个季度拿一个江宁市的企业奖章,各种铜制奖牌挂满了会客大厅的墙壁,也就是「张安健康」不是国企,如果是,搞不好跟城东区还是一个级别的。

这光景能聆听老板教诲,马爽也是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一旁关长生则是瞅准机会就给老板的茶杯重新添上热水。

有些许水渍溅出来,他也是赶紧抽纸擦乾净,手脚之麻利,把几个金牌销售都看呆了。

「让你们去京城参加各种会议,看来我做得很对。也算是让你们涨了见识,眼界是完全打开了。」

张大安说话间,拿起茶杯,吹了吹,喝了一口之后,「拿罐可乐过来。」

「哎。」

关长生屁股刚坐下,跟弹射起飞一样,健步到了冰箱,取了一罐冷藏的可口可乐,然后双手放在桌上。

「老板,可乐。」

「嗯。」

哒,嗤!

咕噜一口,张大安十分满意,然后说道,「不过呢,有一点你是判断错误。不是国家要打击国内保健品的乱象。而是有人打算借洋人的剑,斩本地的倒霉蛋。这次行业整顿固然会有乱象上的治理,但主要推手,是打算浑水摸鱼,吃掉地方上已经做起来的保健品品牌。」

「啊?!这……」

「你们不知道这些底细,也很正常。今后几年,凡是行销的大牌子,都会有大量外资的投资。市场上的风声,也是外来资本放出来的。一些以前就很常见的龌龊手段,在洋人那里根本不算什麽的。」

张大安很淡定,根本不在意这些,跟起家不乾净的公司不一样,「张安健康」是经得起任何放大镜检查的。

而「张安健康」的根基又很稳,外资就算想要动手,也只能走老一套的制造热点事件来削弱「张安健康」的品牌价值。

但是这一套并不适用「三连状元」,谣言对常规企业的伤害是很容易造成一蹶不振的,可要是硬实力很强,那就是以卵击石,只要度过谣言扩散期,反而会助涨商誉。

道理很简单,相当于做了一波大型宣传,比什麽GG都好用。

实际上这在国外也是一种营销手段,「造谣-辟谣」模式别看套路老,骗年轻人非常容易,老人反而不吃这一套。

而且跟年轻人的知识水平完全不挂钩,文盲吃这一套,大学生还是吃这一套。

毕竟年轻人一点就炸这是正常的,真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千万人挑不出几个像样的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一点就炸,又怎麽可能不断自我提升呢?

都是相辅相成的。

「其实我并没有打算在保健品这一块跟外资碰个头破血流,不是怕了外资,也不是怕了跟外资合夥的人,而是我准备了二十个亿打算在手机市场跟人拼一把。」

「……」

「……」

「……」

简简单单一句话,把关长生丶马爽他们都给吓到了。

不过他们要是知道张大安这是收着说的,表情会更丰富。

张大安准备的资金,可不是二十个亿,「状元星」的利润都会砸进去,同时多家「国投」都打算继续跟进。

光庐州市就东拼西凑八个亿准备陪张大安玩,原因很简单,之前科大去江宁工学院交流,已经看到了「张安电子」的最终产品方案。

手机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张安电子」有个「手机设计打包方案」,想要投资生产手机的企业或者个人,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采购方案,剩下的,就是零件拼装。

唯一要说带点技术含量的,就是生产方可以再从「张安电子」购买调试服务,也可以自行委派工程师到「张安电子」进行联合调试。

如果只是国内这点儿动静,那根本不算什麽,「德州仪器」其实去年就已经接触了江宁工学院,然后参与到了一个通信基带项目中,暂时还没公布,不过行业里面已经有所耳闻,科大作为学术圈颇有实力的,自然也就早早知晓。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在晶片设计和加工上,会不会统一配套。

这里面设计是一块产业,加工是另外一块产业,各有各的难度。

今年「高通」也已经派人过来游说,大概意思就是双方合作,或者就是国内设计方放弃自行设计,由「高通」来提供方案,在这个基础上,专利费用可以适当降低。

国际上的调研机构也分析过「张安电子」,感觉无从下手,没有太好的办法一波打死,主要还是跟「张安电子」的资金来源十分多元化有关,而且资金非常健康,健康到调研机构主动联系「张安电子」,打算投个两三千万美元。

如果说「张安电子」是单一业务,一把就能打死,可惜「ZA」官网下方挂着的企业类目,跨度之大,涵盖面之广,想要「围歼」的成本需要两千亿以上。

除非是国家级的战略博弈,否则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必然是在商业上进行谈判合作。

更何况这时候在偷鸡的国内企业并不是只有「张安电子」,甚至可以这麽说,「张安电子」还是最弱的那一家,像「花瓣」公司在日本已经在谈一个大合同,其中有一个东西就是预研的3G基带晶片,不过不是以后被人耳熟能详的「麒麟」,而是「巴龙」。

「巴龙」真正在消费市场被人熟悉,还是因为搞出了第一颗5G基带晶片,但在产业端的成功,比「麒麟」早得多。

所以真要说搞死国内的产业,要「围歼」也是先打「花瓣」公司这种技术密集度极高的专业公司,而不是「张安电子」这种草台班子。

张大安跟江宁工学院搞定「手机设计打包方案」的时候,其实国内主力游说集团,恰好就是客户之一的「幻想」公司,「幻想」公司的意思是一起开拓手机市场,由它们来搞定专利授权,以最快速度占领华东六省一市的市场。

从合作角度来看,「幻想」公司的提议是不错的,能赚大钱和快钱,但是「张安电子」不缺快钱,更不缺投资,所以合作也就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进一步深入。

此时张大安跟关长生丶马爽他们透露了「张安电子」的投资力度,其实也是已经敲定了方案和发展路线,所以现在可以随便说了。

到明年后年,原先从新东圩港中学考出去读计算机或者网际网路专业的学员,就可以直接来「张安电子」实习丶入职。

基本上随着时间推移,「张安电子」是为数不多不需要担心人才库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公司,甚至都不需要在「校招」上搞专业打包,也不需要投资大学建一两个「张安班」,没有那个必要。

在新东圩港中学中的一年时间,足够让学员建立全部的信心梭哈「安哥」。

当然如果喊张大安一声「张老师」的,估计就不太好意思过来应聘了,得家里鼓励一下才敢过来。

人才济济的张大安为什麽敢跟外资拼一把,无非就是人力资源充沛,有这个底气。

跟人力资源比起来,投资和政策根本不算什麽,在「攻坚战」中的权重低得可怜。

甚至哪怕是政策的负面影响极其庞大,在人才库的「人海战术」下,也能一一攻克,除非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干涉,但那已经算是技术性破坏,需要的就不是技术人才来解决问题。

但是在马爽这边,一听说老板要拿二十个亿去搞消费电子产品,眼神瞬间失去了光彩,感觉天都要塌了。

「怎麽了?听到我拿二十个亿出来,却不投保健品产业,你就丧气了?感觉梦想就瞬间破灭了?」

面带微笑的张大安看着一脸丧气的马爽,轻飘飘地说道,「所以说,让你们长长见识,也是有利有弊。看过了鲍参翅肚,谁他娘的还吃面筋粉丝啊。」

「老板,我……」

「不用解释。」

张大安喝着可乐,一脸的无所谓,「你能大失所望,说明还是在分析过资产分布的嘛。不过,谁规定我拿二十亿出来做手机产业,就不能再拿二十个亿出来做保健品产业?」

做手机和做手机产业,是两回事;做保健品和做保健品产业……同样是两回事。

狗腿子关长生一听就懂,老板牛逼,老板无敌,老板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梦想的马爽还得琢磨一下,然后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现在销售团队这麽健康,不升职加薪怎麽行?给你半年时间,年底我要看到最少两个人口大省都铺满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