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吓人的。
不过因为烧百八十亿比较有魄力,「长三角」这里等着认购的游资们,反而信心比科学家还要足。
科学家哪儿懂怎麽用钱生钱啊。
下午行程定好之后,沪州来「张安工业园」开公司的几个科学家,就跟着张总教头进了会场。
他们的作用就是凑数,属于「啦啦队」,为的就是表明张总教头说得一点都对。
会上轮流抛出观点,不过主要议题就是「工业化新阶段的产业革命方向」,各有各的观点,但整体上都是趋同的。
不过毫无疑问,这次过来旁听会议的一部分人,显然不是为了这些趋同的观点特地从京城来一趟江宁。
张总教头之前狗叫什麽「工业文明3.0向4.0迈进」,现如今也被相当数量的务虚幕僚们采纳了概念,江口省这边青年团体的文宣渠道,已经开始使用了这个概念来发表社论。
比如今天早上的报纸,就有一篇名叫《我们正处在工业文明3.0的时代》的文章,作者「江东」,其实就是老陈自己执笔,还是相当有力量的。
如今跟老陈混一堆的,江宁大学的几个中生代社科专家,也来到了今天的会议现场。
也不需要他们发言,就是做个人形记录仪,然后在润色一下,搞成文章之后,转交给老陈「斧正」。
张总教头也没废话,他现在是诸多光环加身,「暴论」频出也不影响什麽,有什麽问题,跟他不断膨胀的资产还有社会影响力去说吧。
「在新技术应用不断谋求扩大市场需求的当下,我认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工业化新阶段中,会有以下几个大类,会对工业化大生产和工业化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新阶段的信息化广泛传播,将缩小空间交流上的距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产品,会像过去个人电脑从先发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一样,再次复现,并且速度将会更快,因为网际网路的诞生,让扩散不再二次依赖新的硬体载体。同时,在信息化新阶段的应用,会加快智能化的应用,正如人类要解放双手一样,在新阶段中,快速叠代更新的技术应用,自然需要二次解放人类的双手。所以,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大类产业,就是信息智能化产业。」
「第二,新能源技术,包括了核能丶风能丶太阳能丶氢能等等,但主要形式,依然还是发电,也就是电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先发国家的政治经济诉求,必然会建立一系列的国际规范,其目的本质就是锁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能性。但是,我们是例外,过去不仅不在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经济体系中,也不在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体系之中。在经济依存度较低的情况下,是无法快速在我们内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但是,正因为如此,技术上的碰撞,是必将到来的,并且一定是以产业集群碰撞为标志。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不管是核能还是氢能,都是如此。我们只要在其中一项展现出斗争的决心,那麽另外几项,就能相对轻松地谈合作,以斗争求和平的规律,在经济利益的争夺对抗中,是适用的。」
「我判断,在欧元和美元的大战告一段落之后,掌握一部分新能源技术优势的欧洲,必然会通过已经建立的国际规则,同我们进行一场较量。以现阶段的产业分布来看,太阳能的可能性极大。」
「但不管如何,新能源技术的话语权,是必须要去争夺的,只有争夺话语权,才能更好地扩大新技术在本土的应用,也就能进一步吸收更多数量的工业化人口。」
「这基本上算是决定了未来工业化新阶段,谁将掌握全球最大的影响力。」
张总教头提到的这两点,其实三大工业区都是有共识的,区别在于资源往哪里多倾斜一点。
科学院的主张是前者,工程院则是希望后者,跟立场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技术突破上的押注,看哪个会产生深远影响。
正常来说科学院更愿意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发展,但这几年经费充裕之后,思维转变肯定是有的,院士们也需要跳出既有的学科发展来考虑问题,研究面向产业丶社会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信息化和智能化,或者说信息智能化的未来愿景,早在十年前就有顶级学者作出了预判。
这个预判跟作出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换赛道的科学家是同一个人,影响自然是是深远的。
现在张大安再这麽扯一扯,那麽别的地方先不谈,江口省肯定是要两条腿走路的。
国家的产业规划都是大兵团作战,甚至有点儿长期「养蛊」的意思,江口省在张大安提到的两个领域,都是「战败方」,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
主要是省里「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频率太高,跟京城几乎是同步的,所以省内产业专家和企业家,更愿意投资沪州拉起来的项目。
如今张总教头老话重讲,那就是要另当别论,相信他的判断是一回事,猜测他要介入其中是另外一回事。
以江宁市城东区的故事来看,搞不好姓张的真会折腾一下子。
而事实上就在前几天,江宁大学丶江宁工学院丶吴都大学等高校,都收到了来自波尔图大学的学术访问申请。
一般来说是需要提前沟通然后准备的,不过这次是一个三到五人的「小团」先行访问,以剑桥大学的若热·冈卡尔维斯为首,跟吴都大学的杜小帅教授做一点学术交流。
主要是人工智慧领域上,若热·冈卡尔维斯想要围绕「预测大模型」找点儿灵感。
他在「系统生物学」上的研究,现在缺少的就是灵感丶经费还有超级计算机。
刚巧这些东西呢,除了灵感不知道有没有,经费和超级计算机,江口省还真就都有。
省内是知道「张安工业联盟」在人力资源上有极大野心的,那个「劳动力开发事业部」的存在,也就是没有成立人力资源公司,否则挂牌就是省内最大。
涵盖面从农民进城的技能培训到学生实习再到研究型学者对接产业界的成果转化,目前都是做得有声有色。
外省的不清楚实际影响力还有爆发力,省内脑子正常的都门儿清。
这次张大安深入讲一讲「工业文明3.0向4.0迈进」这个概念中的产业权重,政界和产业界,其实都在竖起耳朵听。
从京城过来那批人的意见,其实省内与会的,都没放在心上。
随你们怎麽解读怎麽务虚优化,不关江口省的事儿。
在国家任务分配的基础上,下一阶段的主观能动性,是跟张总教头的判断息息相关的。
毕竟马上「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就要上市,太湖市那些一碰「钱生钱」游戏就亢奋的家伙们,只想快点看到「狗王」的诞生。
之前不好意思压一把「洗脚水」,有了「狗王」,那就没什麽不好意思的,谁来说情都不好使。
「第三,生物技术或者说生命科学,随着工业化新阶段带来的社会巨变,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工业化人口剧增,工业化人口剧增则意味着非农就业人口将会大量集中,在未来的几年中,相对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农村传统结构,将会迅速瓦解。过去需要一百年五十年或者三十年做到的事情,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或者五年,最慢不会超过十年。」
「这种情况下,工业化人口中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对生命健康相关的需求,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进而导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短缺,而当下国内该领域的人才,除非选择医学,否则其中的大多数,都会迅速被浪费。」
「产生的恶劣影响,是需要值得我们预防丶警惕的。」
「第四,太空技术,这决定了我们生存空间的上限,并且在任意一个时间段内,衍生技术都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从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来看,他们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资源消耗,仅一个婴儿用品的产出,就能完全填补。我们的知识分子,不仅仅是要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更要让全社会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加快太空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应用。」
张大安说完,稍微喝了一口可乐刺激一下,然后接着道,「这四大类技术在新阶段的工业化大生产和生活中,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总结起来,这四大类技术产业的根基,依然是基础科学,只有基础科学上加大投入,才能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在这里,我做一个倡议,针对研发投入主动性比较强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应当予以扶持;对于钻政策空子,长期蒙混谋取政策扶持便利的企业,要做到倒查严惩。否则,短期内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对于初创公司丶新兴企业的积极性,是有打击的。」
「同时,在四大类技术的关联领域,要交叉审查,防止技术诈骗和技术外泄,要有独立的管理体系,避免地方上的行政干涉。对技术官僚的科学素养水平,要有新的考核制度,决不能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同时建立『吹哨人』制度,用以紧急保障技术安全以及科研人员的安全。」
……
在洋洋洒洒发表完之后,张大安就选择了待机模式,等到散会也没有再动弹一下。
他也就是打卡完成一下任务,别的不管。
毕竟「美国ESI理工学院」那边跟国内「野鸡大学」搞钱的事情,已经算是东窗事发。
「美国ESI理工学院」原本计划是在「软体蓝领」领域站稳脚跟的,主推的是「软体应用与设计工程师」丶「多媒体工程师」和「网络应用工程师」这三大类。
讲白了就是两年制「码农」,在美国本土的模式,也是让高级软体工程师释放精力,把更多的想法放在底层架构上,而不是复制黏贴代码。
现在跑来中国这麽干,其实就是看到了国内网际网路市场的潜力还没有释放,而一旦释放起来,国内现有的高校IT专业,年毕业生其实也就五万人左右,这还是把全部很水的地方院校都算了进去。
人数完全不够的情况下,每年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IT专业毕业生从事软体领域。
这个市场潜力有多大呢?
「美国ESI理工学院」作为上市教育机构,捞钱归捞钱,该有的表演还是有的,详细的市场调查自己没有,但委托调研买一份,那还是能做到的。
按照他们去年的评估,国内仅纯粹的IT从业人员需求,大概在五十万到八十万。
但是张大安很清楚,「美国ESI理工学院」买来的市场调查报告有问题,不是偏高,而是偏低太多。
张大安也悄悄地让「劳动力开发事业部」去做了调查,全国五十个大中城市都摸了一遍,历时七个月,花了两三百万,结果就是未来五年,假如说经济不出现「东南亚金融风暴」那种情况,按照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长率,那麽仅纯粹的IT从业人员数量,应当在三百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缺口在两百万以上,需要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全国范围疯狂开设相关专业,并且提高电信类相关院系的权重,才能稍稍地抹平真实需求。
在这过程中,「码农」的春天会真正到来,速成班出来的「码农」,能够赚到同等学力丶技能水平下,制造业从业人员五倍以上的收入。
这是客观需求。
那麽事情就简单了,「张安教育」不赚这个钱……那不丧良心吗?!
老陈跟省里反馈之后,省里就带着本地的几所高校,就跟京城反映了实际情况,本来京城工业大学还要狡辩两句的,结果有人提了一嘴,说是「张安同志」会举报中加工商学院没有办学运营资质……
于是骂娘归骂娘,认怂也认怂。
负责此事的一个校领导被拿来祭旗,算是给个交代。
至于说姓张的孽畜会不会继续追究……那得看有没有双倍啊。
说好的双倍,你给整成一点五倍,或者一点八倍,那也是给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嘛。
这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差额少了,「张安同志」的心会很痛。
少赚,就是亏了。
京城那边也很到位,做事儿「局气」,不带拖泥带水的,那张总教头也就给个面子,大大方方地讲两句丶表个态。
四大产业甩出来,就是说他认为要押注这四个,不是选一个,而是四个都要,并且他自个儿还会以身入局。
他花一点六亿买了卫星往宇宙就是一通乱射,那已经是强而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太空事业。
接下来还要干什麽,他不说,别人也不好打听。
不过总体来说,反响不错,原本打算过后推出的「养蛊」模式,可能会提前到来。
对于在科教领域有着雄厚底子的城市,在城市职能部门疯狂上马基本建设项目的同时,也鼓励它们在「四大产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不是嘴皮子上给支持,扶持政策的草案,在相关部委早就埋了二三十年,只不过以前科学的「倒春寒」卖彩电比较重要,想要飞个歼十原型机还得「老厂长」亲临现场站台,那埋着也就只能埋着。
如今熬死了一批人,也算是能全面发挥。
借着张大安提出「工业文明3.0向4.0迈进」的概念,江口省的文宣机器转动起来,那影响力还是够用的。
至少能影响到庐州那边的科大,别管人家庐州乐不乐意,你就说影响没影响到吧。
具体影响有多大呢?
那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实施以来,首次引入企业奖励基金的合作单位中,赫然就有「张安教育」丶「张安电子」丶「张安健康」丶「张安食品」等等企业。
其中「张安电子」为科大定向设置了「软体重大专项奖励基金」,总金额初步设置为两千万元。
奖励基金的授予完全由专家委员会来确定,出资方「张安电子」只具有科技成果的优先转化权。
别说科大馋了,庐州市自己都馋了,你江宁市的企业,就拿这个来考验我们庐州本地名校科研人员的?
哪个科研人员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你好歹扩大一下范围。
就算够不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项目,那够得上部委的重大研究项目,是不是也能宽容宽容,考虑考虑?
最重要的是,这个科技成果的优先转化权,还可以谈的嘛。
把「优先」两个字去掉,是不是还能再加点儿?
把「转化」两个字再去掉,是不是力度上还能考虑强化强化?
张总教头本人倒是没啥情绪,但江淮省那边来省城反映情况的地方干部还有地方院校领导,那还是相当多的。
普遍都缺经费的情况下,突然冒出来大号「傻嘚儿」,那谁能按捺得住情绪?
当然了,这江淮省的地方干部还有地方院校领导,去的省城不是庐州,而是江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