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罗通面如死灰,根本没有开口的欲望。
他在百姓当中一共安排了两批人手,其一是程子玄等人负责煽风点火,其二便是那些趁乱动手的漕工,如今全都被薛淮除去,而他心心念念期盼的盐兵竟然变成了漕军,这就意味着薛淮已经彻底控制兴化县城。
事已至此,罗通心里清楚所有的谋划都变成了泡影,他们想用裹挟民乱陷害薛淮的法子完全是个笑话。
这一刻他心里除了绝望之外,便是浓浓的不解。
从薛淮展现的手腕和心志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在事发前解决隐患,可他依旧装作什麽都不知道,任由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为何要这样做?
难道仅仅是为了展现他的能力?
罗通百思不得其解,此刻他已经预见自己的下场,光是煽动民乱这一条罪名,便足以让整个罗家被他牵连。
破罐子破摔也好,彻底绝望也罢,罗通反倒懒得去想已经注定的结局,他更想知道薛淮做这一切的原因。
薛淮自然没有闲暇理会罗通,如今这场即将爆发的民乱虽未彻底平息,但是经过连续的波澜曲折,藏在百姓中的黑手都被剪除,余成光留下的百馀漕军足以让他掌控大局。
他让部属们将罗通丶程子玄丶方羽等人押往大院之内关起来,又让王贵等人去安抚百姓,从中选出十馀名如常胜这般的头领,将他们叫到大院门前,就地展开一场谈话,之所以没有去院内,也是为了让百姓们放心。
只要他们能够亲眼看到同伴的安全,就不会做出冒失冲动的举动。
不一会儿,包括常胜在内的十馀人来到台阶之上,他们当中有农户丶灶户和漕工,在各自的群体当中拥有一定的威望。
「诸位,本官知道因为本县官吏已经烂透了,你们对官府毫无信任可言。还请大家放心,这次本县一众官吏绝对无法逃脱国法的制裁,他们不会再有机会为祸一方。」
薛淮开门见山道:「今日我们便开诚布公聊一聊,你们如今有哪些困难,希望官府做出哪些举措?」
此言一出,原本惴惴不安的众人尽皆怔住。
虽说他们冲击官衙是因为罗通等人的怂恿蛊惑,终究极大折损了薛淮身为本府同知的威仪,谁敢断定他不会秋后算帐?
便是常胜心里也有些忧虑。
如今薛淮却仿佛什麽都不曾发生,他真有这般大度的胸怀?
薛淮环视众人,微笑道:「常兄弟,你来说?」
常胜想了想,慨然道:「大人,草民想知道治涝一事是否会继续?」
「当然。」
薛淮郑重道:「内涝之害让本县百姓苦不堪言,接下来本官会着手解决此事。」
众人对此心有馀悸,解决内涝固然是好事,可先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多半还是要摊派到他们头上。
薛淮对他们的担忧了如指掌,继而道:「本官可以先和大家说一个简易的章程,这次治涝开渠由官府主导,我们会摒弃以前徵发徭役的方式,改为官府招募民夫,以市价发放工钱,并且提供两顿餐食。」
此言一出,十馀名百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常胜讷讷道:「大人,这是真话?」
「本官不会欺骗你们。」
薛淮从容道:「你们肯定会想官府哪来的银子,这个姓薛的是不是又在哄骗人,其实本官也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不过罗通等贪官污吏家中肯定藏了不少金银,这本来就是兴化县的民脂民膏,如今本官以工代赈,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这位小姐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协助。」
众人好奇地望过去,沈青鸾落落大方地说道:「没错,小女子代表敝号,愿意追随薛大人,参与协助兴化县的治涝开流诸事。」
当即有人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贵号是……」
沈青鸾毫不迟疑地回道:「扬州沈家,广泰号。」
那人忍不住惊呼道:「你就是沈家大小姐!」
近些年广泰号的名声扶摇直上,在兴化县城亦有分号,因此沈青鸾亮明身份之后,众人就像是看到大财主一般,对于薛淮的承诺更加信了几分。
薛淮适时说道:「广泰号不光这次会出力支持我们的大事,往后也会在兴化县境内兴商利民。诸位在本地颇有人望,不妨听听沈小姐的大致构想,毕竟这关系到你们以及本县广大子民的切身利益。」
众人自然千肯万肯,忙不迭地请教起来。
沈青鸾面上维持着恬淡自信的笑容,心中已然百折千回。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她和薛淮齐心协力并肩向前?
这种感觉……很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