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没交税的都是海盗(2 / 2)

天启大明 破贼校尉 5207 字 6天前

沈有容哈哈一笑,「放心好了。皇上派沈某南下,除了绥靖沿海,只有一件事。」

「什麽事?」

「打海盗?」

「海盗?」

「对,皇上设了天津和上海两处市舶局。圣谕说,从辽东到福建,但凡没有天津上海两市舶局的完税文书,统统是海盗。

辽东巡海都司负责京畿丶辽东和山东胶州以北海面的海盗。

其馀从山东胶州到福建的海盗,交给沈某的两浙巡海都司。」

没有天津和上海市舶局的完税文书,都是海盗?

皇上这道圣谕,真的好霸道,

堵胤锡和郑芝龙对视一眼,神情复杂。

两人最清楚不过,南直隶丶两浙丶福建,海商兴盛,背后站的全是地方缙绅世家。他们借着海禁的名义,公开走私。

违反海禁自然是走私,既然是走私,那就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税收。

合情合理!

隆庆年间在月港开海禁,才收了几万两银子的关税,连衙门人工钱都不够。

现在又进入海禁,但南直隶和东南缙绅世家海上贸易却越来越猖狂。

沈有容成立两浙巡海都司,打的旗号就是维护海禁,打击海盗..:

堵胤锡意味深长地说:「沈军门在东南治军巡海过,知道此中关窍,当好自为之啊。」

沈有容爽朗地哈哈一笑,「沈某心里有数。

海上的事情简单。

听话的,连船带货扣下,拖回港口,补扣税收,放他自去。

不听话的就开炮,要麽把船打沉,一了百了;要麽连船带货抢了,悉数充公!

复杂的在岸上,需要牧子老弟为我们周旋。」

堵胤锡苦笑着摇摇头,「不是在下推脱,而是在下确实人轻言微。那些名士大儒丶名宦缙绅,

都不会正眼看我一眼。」

贺虎臣急了,「堵太守,我们跟倭寇建奴拼命,眼都不会眨一下。可要是让我们跟那些阴险之辈打交道,可就苦了我们!

笔纸利过刀箭。」

沈有容按住激动的贺虎臣,「老虎,慌什麽!

你信不过他人,信不过皇上吗?

皇上肯定有安排,且听堵太守下文。」

堵胤锡说,「不瞒三位,在下能在松江上海立足,还全仰仗了南京。」

南京!

沈有容三人脑海里闪过一个名字,魏忠贤!

臭名昭着的魏忠贤居然成了我们的保护伞,替代皇上给自己遮风挡雨。这这这叫人能说什麽呢?

沈有容感叹道:「皇上用人,不拘一格。高瞻远瞩,叫臣下敬佩不已。」

众人由衷赞同。

世人都知道魏忠贤是奸诈小人,心思列毒,更是泼皮无赖,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对付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们,还就这样的人好用!

「皇上圣明!」

「让我们举杯,遥祝皇上安康!」

「好!遥祝皇上安康!」

放下酒杯,又聊了几句,郑芝龙开口问:「郑某知道,沿海缙绅大户,最擅长拉拢收买。

两位军门属下多东南本地人士,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同流合污?为虎作怅?」

沈有容和贺虎臣对视一眼,笑着答:「日甲放心!

我两人这次带了不少山东丶辽东籍的部下南下,充任各队各船。

日甲就读过黄圃军校,知道录事参军的厉害。

想必也接触过铁血同盟社军中还有锦衣卫都尉司的耳目。

出海又是结队而行,许多事很难瞒得住。

那些人有心思挣钱,就看他们有没有命花!」

贺虎臣在一旁说:「皇上曾经对我等说过一句话,贺某铭记于心。」

「什麽话?

「世上凡事都怕认真二字。」

众人感同身受,「皇上说的这句话,我们也有听说,确实,凡事一旦认真,问题就迎刃而解。

只是这认真,不仅需要耐心毅力,更需要足够的勇气!」

辽南行司制置使孙传庭坐在海船上,直奔东江皮岛。

现在辽南行司的金州港成了另一处转运中心。

大批粮草物资从山东扬帆北上,等进入夏季,南风兴起,江南的粮草物资也会源源不断地北上涌入。

东江行司诸岛的粮草供给,也由金州港转运。

孙传庭接到京里制置司军机处直接并行廷寄的急报(一份廷寄都司,另一份直接廷寄行司,属于十分火急的军情),决定去一趟东江。

与毛文龙见面,谈一谈辽南丶东江两行司如何联手,配合皇上的西辽河战役的部署。

到了皮岛港口,上了岸,被孙国桢和孔有德带人接住。

孔有德再三致歉:「孙制置使,我家毛大帅有事,脱不开身,托下官向孙制置使再三致歉。」

真有事吗?

还是你自谢官高功显,故意在我面前摆架子?

孙国桢看出孙传庭的眼里的疑惑,有些尴尬地说。

「孙制置使,到了大寨你便知,还请恕罪。请。」

到了大寨,看到眼前情景,孙传庭大吃一惊。

怎麽回事?

他拉住孙国桢,询问到底怎麽回事。

听完孙国桢回答,孙传庭脸色一变,毛大帅,你怎麽能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