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9(2 / 2)

长工自己要求,弘书当然不会客气,让他带着音韵馆里会外语的那些人去四译馆:“这几年从海外带回了不少书,四译馆的人手还是太少了,等着翻译的书排队都排到明年去了。这一批生力军刚好能用,不过他们没有出身,容易被排挤,你带过去也能给他们撑撑腰,再用这两月时间看看四译馆里的人有没有可用的,我到时候请皇阿玛在四译馆下再单独设一个翻译司,专门翻译我列的书单。”

四译馆主要还是负责翻译边疆民族以及邻国的文字,时常还配合礼部、理潘院做接待各国使者之事,对于外海其他国家的关注很少,书籍翻译也不多,而且更注重官方文书翻译和涉外事务口译,几乎不关注学术类、技术类书籍。

这些年,弘书名下的船队出海,在他的授意下几乎是将能搜罗到的各种书籍都带了回来,可惜空有宝藏却用不了,懂各种外语的人还是太少了。朝廷虽有教学外语的机构,但主要还是俄语、蒙语、藏语为主,其他语言并没有成系统的培养。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n?????????????????м?则?为?屾?寨?站?点

允禧满意的接了活,又嘀咕道:“又要设新司?你这几年都上奏设立了多少个新部门了,之前还说什么冗官,这就不冗官了?”

弘书不理他,冗官冗的是下面办事的吗?不是,基层人员只有不够用的时候。

冗官冗的是中高层!

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一壶茶,一张邸报坐一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允禧嘀嘀咕咕的走了,带着人去四译馆开干。

等他挑好人的时候,修书的名额也在激烈的哄抢中尘埃落定,《雍正字典》这个日后几经改版、始终不曾改名、成为每一位蒙童启蒙必备的工具书正式开始启动。

第230章

“……向左转!向后转!向右看齐!”

哗哗哗的小碎步挪动,董民紧紧盯着前面人的侧脸,挺胸抬头、下巴收紧、眼神坚毅,和一年前的青涩少年已经判若两人。

“向右转!准备,负重环城跑!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三百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跑出军营。

弘书目送他们离开,满意的点头,历时一年,他终于将这群当初连左右都分不清的新兵蛋子练成了如今模样,虽然没什么实战经验,但拉出去也足够唬人了。

成就感满满。

至于为什么当初说好,只在新兵营训练半年的新兵一年了还在,甚至人数还增加到了三百。

额,这、这不是在训练时一直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灵感,那要训练肯定指着一批人训练到底,不然今儿换一批人明儿换一批人的,能干成什么事。

你说是不,皇阿玛?

胤禛:滚。

当然除了新兵营,巡捕营其他人弘书也不是没管,伙食比以往好了不少,延医用药也容易许多,而这些甚至不需要额外问兵部要军费,只要把原来被人贪污和吃空饷的那部分拿出来即可,何其讽刺。当然大锅饭的伙食还是不如新兵营,他们的训练强度也没有新兵营的高。新兵营的伙食弘书还能用私房负担起,一万人的巡捕营,他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他手底下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况且巡捕营说到底是国家的兵,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