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双章合一(1 / 2)

大明小户女 春未绿 7173 字 1天前

第80章:双章合一

张氏出孝之后,听妙真的言语,把二百亩良田留下供崔家族中做祭田,通融了族老,顺利嫁给了守备,嫁妆也陪嫁了过去,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便是连楼琼玉提起此事也觉得唏嘘不已,还道:“真没想到她的姻缘落在此处了。”

“是啊,这就叫种什么豆得什么瓜,一饮一啄罢了。”妙真很为张氏高兴。

刘氏在一旁多番吹捧张氏,意思就是她是天生富贵命云云,完全不提妙真的功劳,楼琼玉则想张氏原先还勾引过四哥,四嫂四处张罗,结果人家反倒是比她嫁的更好了,不知她心底作何想法。

但妙真是真的为张氏的转变高兴,见刘氏这般说,听出她的言外之意,也笑道:“是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希望做好事的人,人人都有好报。”

这点攻击对她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她压根就不嫉妒张氏,她觉得自己已然过的很好了。只有刘氏和卞氏都内心其实深深不平,她们都是官家女,还是黄花大闺女,嫁的丈夫不大争气,似妙真这样的监生之女,张氏这般再醮妇人却一个赛一个的高嫁。

萧素音看她们这般脸酸心酸,忍不住撇嘴,出来就对妙真道:“四嫂,你别放在心上。”

妙真一愕,又摇摇头:“我就没放心上过。”如今她靠着自己都能得到皇上青睐,赐下牌匾,人家提醒女科大夫时,必定有她的一席之地,她哪里会在意几个苍蝇嗡嗡嗡。

“我就知道四嫂你不是多心的人,如此便好。”萧素音笑。

从三房过完中秋回来,萧景时也算是从宣大回来在吏部任职一年了,吏部请托非常之多,谁让这是管着人事变动的部门呢?

请柬都装了快两个匣子,清风背了进来,妙真正看着,又对萧景时道:“官场上得罪了小心眼的人,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你还是仔细看看。”

“你帮我念一念。”萧景时躺在美人榻上,揉了揉太阳穴。

妙真应下,果真一个个的念给他听,连萧景时都觉得她其实相当有耐心,这种人真的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

他挑了几个正常交往能去的,其余的几乎都不去了。

二人还叹道:“人家肯定觉得咱们俩设计身在福中不知福。”

妙真笑道:“反正你才初出茅庐,一定要爱惜羽毛才行,我这个月诊金就有六十多两,算是绰绰有余了。”

“傻丫头,成日把赚的钱告诉我作甚,小心被人听到。”萧景时捏了捏她白软的胳膊。

妙真却义正言辞道:“咱们俩久在名利场上走,见的也多了,应当知道那些贪官,也不是一开始就贪的,甚至刚开始都身怀大抱负,只是一步错步步错。大家都是普通人,有贪念很正常,所以咱们约束好自己,那些太有诱惑的地方不去就是了。”

爱惜羽毛,才会走的更远。

却说苏州府,八月初八刚过完生辰,因为她儿子萧景时有出息,地方官上门拜会的都多。以前都是

了一句:“也难怪肇哥儿只比我家邈哥儿大一个月,却高半个头的,也是平日他好动,咱们家那个好静。”

“要说淘气,还是诤哥儿最淘气,肇哥儿和他弟弟比起来都是文静的了。”萧景时随口说了几句。

萧景棠坐下和哥哥说了几句,就说明来意,把楼太太给的信拿出来,摊开在萧景时面前道:“我这个岳母,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见天儿的让哥哥做些为难的事情。”

若真的是为了哥哥好,就不会拿在自己面前,萧景时看了弟弟一眼:“你收了人家多少好处啊?”

“哥哥,我可是一文钱没收。”这下萧景棠是真冤枉了,他真的是一文钱没收。

萧景时道:“一个举人做教谕还嫌弃不够,又要安排盐道做事儿,又要派到富庶地方,我如今还没这么大的能耐。”

萧景棠道:“都是亲戚,就怕楼家说什么。”

“她能说什么?我看她是马不知道自己脸长,我岳父还是监生呢,你嫂嫂都让我不要徇私,更何况是她?”萧景时可谓毫不客气。

萧景棠道:“三叔当时不是还帮大哥的忙么?这对于哥哥就是抬抬手的事情,三叔还是朝中有名的清流呢。”

“三叔?他做官可是清廉的很,钱可是咱们二房给的,人家可没在任上贪一文钱。至于帮忙,他包庇饶家的事情都被人查到头上,乌纱帽都差点没了,若非是让三哥和高家老女成婚,哪里有今日?马上京察,三叔都准备提前辞官了,你倒说这个。”萧景时觉得萧景棠想的太简单了。

官场斗争一般都如湖水般平静,湖面上看着平静,但实际上是各自被捏着把柄,都不敢动,甚至去做一些违心之事。

所以萧景时做官就想公私分明,不能因公徇私,到时候被人捏住把柄,受制于人,他平生最不愿意受制于人。

萧景棠没想到三哥娶高氏的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不由道:“真没想到啊。”

“你的岳母逼你还不够,竟然还敢教我做事?这事儿你别管我,我写信回家跟爹娘说一声。我的身份在这里,这就是咱家最大的保护伞了,若还不知足,到时候我就辞官回家。”萧景时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

一看事情闹大了,萧景棠叹(THXo)了一口气,垂着头走出去。

妙真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她听萧景时说完就道:“若是个人才,倒也罢了,到吏部参加铨选便是,若不是人才,将来你作为举主还要受到牵连,这些事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你看我,如果遇到棘手的病情,都会先写免责文书,否则出了问题我就完蛋了。”

就像萧景时进翰林院选官从来都没找过三叔,萧景时原本是被当成炮灰扔进宣大的,都不到一年的任期,一个无甚靠山的人却丝毫不怕,告宗室,揭贪官,最后甚至把战事都提前知悉,功劳送给陆都督。

如此,才得到黄内相和陆都督的欣赏。

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靠自己的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