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爷以西南的十几万精锐举兵倡义。」
「末将心中共有三策可助王爷成就上策。」
「上策,取荆州,略襄阳,直趋黄河,剜中原之腹心!」
「中策,入四川,出汉中,夺取陕甘,收西北之精兵!」
「下策,下武昌,复南京,经略江北,断东南之漕运!」
「这三策王爷无论采取何策。」
「以我之壮,攻敌所弱,都能一鼓作气击破鞑虏。」
「倘若举兵不前,顿兵江南,则为无策也!」
五华山上,吴国贵拱手开口道出了自己的战略见解。
对于吴军来说此时上策取中原,中策收西北,下策断东南。
倘若吴三桂以手中的十几万精锐猛然冲出云贵。
从湖南急行渡江不顾一切直捣黄龙。
那麽清廷仓促之间与吴军在中原战败的机率很大。
如果吴三桂觉得此策冒险。
那麽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从云贵入蜀再取道汉中先收西北。
西北是吴三桂经营多年的地方。
想当初王永强等人起兵清廷束手无策。
全是吴三桂以一己之力将其镇杀。
从那以后清廷在西北的战事只能仰仗这位平西王。
吴三桂也藉此在陕甘遍插党羽。
吴军若能重返西北那麽响者必然云集。
至于横亘在巴蜀和秦陇之中的秦岭汉中。
对于这道阻挡武侯一生的天险。
吴三桂甚至都可以不当一回事!
因为在入主云南之前汉中就是吴藩的驻地!
吴三桂在那里坐镇十年。
秦岭的山川地貌,人文风土,他这个平西王可是了如指掌。
甚至就连各处关隘的城防守将。
都是吴三桂一一部署和安插的!
可以说秦岭天险挡得住其他人可唯独挡不住他吴三桂。
等吴军重返西北收取了三边精锐。
那麽他这个平西王无疑会打出昔日的北周之势。
等到那时,效仿昔日的李自成从关中东征入主北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算收西北吴三桂还觉得冒险。
吴军也可以东下湖南再沿着长江火速进兵。
趁着清廷还没反应过来的关键窗口。
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等南京一复,江南一下。
有了这块膏腴之地吴三桂想和清廷怎麽玩就能怎麽玩了!
吴国贵的上中下三策都是根据吴军的自身情况。
为吴三桂打造的宏图大计!
无论他采取哪一条吴军都有可能夺取天下。
然而这三策却同时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需要吴三桂不顾侧后乃至暂时放弃对云贵老家的保护。
集中西南的十几万精锐长驱直入打进清廷的核心。
以吴军的强大战力逼迫满清决战。
继而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这种不顾后方长途奔袭的战略固然能获得难以想像的收益。
可要是中途出了什麽差池吴三桂可就危险了!
「中原之腹心丶西北之精兵丶东南之漕运都是清廷的要害。」
「然而我军若是集中兵力直取一处是不是太冒险了?」
吴三桂凝声道:「我军出汉中则湖广有忧,我军出湖广则西北有忧。」
「况且还有尚可喜在本王腋下。」
「倘若本王倾巢而出,他必纠集两广兵马袭我老巢。」
「虽然陈成已经答应本王前往两广对付尚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