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天子分身火耳!(2 / 2)

那麽军心不可违他在福建反清就是了!

等耿继茂率领福建的十几万大军剪辫反清再同金厦郑经联手。

他走陆路取浙江,郑经从海路逼南京。

两军陆海协同清廷又如何能挡?

等江南落入耿继茂手中只需用心经营这天下他未尝取不得!

「好!」他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忠儿,召集诸将,今日父王就剪辫反清!」

光天化日之下,福州厚重的城门关闭。

一队队靖南藩兵健步如飞穿梭在城中各处。

「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麽!」

福建总督李率泰被逛入靖南王府当即就被五花大绑起来。

这位总督还是歇斯力竭地咆哮。

可耿继茂却笑嘻嘻地出现在李率泰面前,

「你们这是在干什麽?还不快给李总督松绑?」他厉喝道。

两名靖南藩兵上前为李率泰揭开了绳索。

李率泰冷哼一声还以为是什麽误会。

可是定眼一看却是目瞪口呆。

因为此时此刻耿继茂脑后已经没有那根小辫子。

「耿继茂!你到底要干什麽!」他大惊失色。

「李总督,到了现在你还不清楚吗?」

「本王已经剪辫反正,不日就要挥师北上反清复明!」

耿继茂傲然开口。

「你一一!

李率泰被气得浑身发抖他愤怒地指责:「耿继茂,朝廷封你王爵,裂福建一省与你永镇!」

「这是何等的天高地厚之恩。」

「如今你贵为藩王已经位极人臣,现在造反又是如何?」

「难道准备还当皇帝吗!」

他厉声呵斥根本不明白耿继茂造反是为了什麽。

然而年轻的耿精忠却直言不讳道:「没错!天子分身火儿!我父王自当为帝!」

此言一出,李率泰膛目结舌直接懵了。

「李总督面前哪里能轮得到你在这里妄言!」

耿继茂看向李率泰缓缓道:「李总督,你我二人共事多年,在粤省如此,在八闽亦如此。」

「如今本王准备率八闽之地剪辫反正,奉明朝为正朔。」

「然后联络郑经挥师北伐,驱逐鞑虏,光复中华。」

「不知你可愿辅佐本王成就大业啊!」

李率泰闻言被气得连鼻子都歪了。

然而在耿继茂父子面前他又能做什麽?

最终想起在京城中家眷李率泰梗着脖子誓死不降。

耿继茂无奈只得人耿精忠将他押了下去,

而耿精忠为了泄愤竟然将李率泰折磨了整整两年才最终杀死了这位在关外就已经投靠满清的汉人。

处理完李率泰后。

耿继茂当即下令全城剪辫反正。

刹那间,福州城中欢声雷动。

无论军民都欣喜若狂纷纷走上大街小巷剪断辫子重新恢复了故国衣冠。

与此同时耿继茂反清的消息迅速在八闽之地上响彻。

整个福建的官更将领无不闻风响应。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耿继茂就牢牢地控制了福建一省并掌握了八闽的十万绿营。

眼看事情进展得这麽顺利。

他大喜过望连忙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

兵分三路,发动北伐。

并遣使者赶赴金厦许以漳泉之地。

邀请郑军率领水师从金厦北上进入长江截断清廷漕运。

整个东南之地顿时震动一片!

「可恨!可恨!」

「吴三桂造反也就罢了,耿继茂何等何能竟然敢用八闽之兵犯上作乱!」

「真是气煞我也!」

荆州城中接到八百里加急后鳌拜怒不可遏。

耿继茂造反又注定当不上皇帝结果他却在东南响应了吴三桂。

如今吴军即将兵渡长江。

傅喀禅更是兵败蟠龙山令四川吴军打到了汉中。

夔东的闯贼也不安生这些天来正在蠢蠢欲动。

我大清的形势本就危急。

耿继茂却在这个时候不思报国反而插上一脚在东南之地响应吴三桂!

这不是要把我大清往死路上逼吗!

「少保,你早已经安排杜兰贝勒前往江南坐镇以防不测。」

「如今耿继茂造反我大清也有应对。」

「您又何必如此愤怒呢?」罗托开口劝慰道。

耿继茂的魔下多少海贼。

在这种情况下靖南藩造反并不是什麽无法预料的事情。

鳌拜也早已经安排杜兰去江南坐镇了。

耿继茂虽然魔下人多势众有十几万兵马。

可不过是一些海贼而已如何能与吴三桂相比?

只要杜兰率兵坚守关隘料他也成不了事。

「唉!」鳌拜叹气道:「老夫不是担心耿继茂造反而是担心他在这个时候造反啊!」

「如今我军与吴三桂决战在即。」

「耿继茂一反就算能被杜兰挡住,可郑经在金厦却聊暗花明再无压力。」

「万一他效仿郑成功和张煌言率军从金厦航海进入长江。」

「纵使无法攻城略地亦能截断我朝漕运!」

「若江南漕运一断势必会影响全国令我大清万劫不复啊!」

此言一出,罗托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此刻我大清处处烽火。

湖广丶江西丶陕甘丶闽浙丶两广无不重兵云集与敌激战。

倘若在这个时候郑经率领天下无敌的郑氏水师兵入长江截断漕运。

那麽我大清的百万大军断了粮又该如何?

「少保,如今可有补救之法!」他急忙问题。

「除非攻占八闽屯兵在金厦周围令郑经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以郑氏水师的水战能力我大清又能有什麽办法呢?」

「为今之计,老夫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布防长江先挡住吴三桂再说了!」鳌拜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口气。

此言一出,罗托忧心只能作罢。

鼓—

沉重的鼓声在长江上响起。

巍立的战船溯着江水出现在清军面前。

经过精心准备后。

吴三桂调来了洞庭湖水师的大批战船。

并率领主力七万馀人严阵以待!

在松滋等地虎视北岸终于发起天下瞩目的渡江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