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以水代兵,暮气沉矣!【4k】(1 / 2)

第115章 以水代兵,暮气沉矣!【4k】

「爆一一!

一头巨大的战象扬起长鼻将自己锋利的象牙展露在罗托的面前。

刹那间,看着这头骤然出现的战象。

罗托目瞪口呆,手脚冰凉,动作不由地一滞。

吴国贵在山顶虽然兵力不多可他却有战象!

对于曾经进兵云贵的罗托来说这种产自西南雨林的庞然大物并不陌生。

清兵昔日与大西军交战时就已经知晓战象的威力和限制。

然而罗托手持钢刀连战马都未骑乘就率领部下火急火燎地杀上山头。

赫然之间遭遇吴军战象。

此时此刻战象的鸣叫传入罗托耳中无疑变成了催命的符号!

清军仓皇之间被吴国贵用战象自上而下从山头猛冲。

毫无疑问,罗托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爆一一!」

又是一道象鸣响起。

一头头吴军战象头角峥,面露凶光。

用锋利的象牙对准了罗托等人。

在象手的驾驭下抬起巨大的脚掌巍巍如山自上而下向着清军践踏而来!

这就是吴国贵安坐山头坐视罗托攻山的原因。

因为从山头俯冲的象阵足以为吴国贵解决任何对手!

「曝一爆咚咚咚!

一声声象鸣响彻天际。

吴军战象地动山摇朝着清兵直冲而来。

「快跑!是吴狗的战象!」

这一刻,满洲大兵们丧失了所有勇气。

面对俯冲而下势不可挡的战象他们魂飞魄散再无斗志。

纷纷化为鸟兽向着山下逃去!

罗托苦涩地瞟了一眼自己的对手。

随后在践踏而来的巨掌面前绝望地举起钢刀。

一雾间,战象践踏而下。

瞬间就将这位清军主帅踏成了一堆血骨。

紧接着,吴军战象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下猛冲。

踏死了不知道多少清兵清将,惊走了不知道多少满洲绿营。

等吴军战象冲进安福寺镇时清军已经全面崩溃!

罗托的两万清兵被吴国贵的八千之众设伏击败。

从安福寺通向平原上的道路上。

吴军一路追杀,清兵不知道伏户几何!

就连罗托本人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你说什麽!罗托被吴国贵击败。」

「你们两万大军被他杀得仓皇东窜不知道折了多少兵马!」

长江岸边,整顿主力到达这里的鳌拜一把着一名满洲将领的胸口不可置信地质问。

「回禀少保!的确如此啊!」

「那吴国贵先在安福寺镇设伏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又驱赶战象下山践踏了我军不知道多少将士。」

「奴才也是死里逃生才能逃回来给少保报信啊!」满洲将领哭丧着脸道。

「吴国贵!」

鳌拜牙齿一咬:「那罗托呢!他怎麽没回来!」

「少保,罗固山率领奴才们想要攻下山头擒杀吴国贵。」

「他带队冲锋结果却被吴狗的战象踏成肉泥了!」满洲将领哀豪。

此言一出,鳌拜拳头一。

他猛然一甩放开了将领。

随后大喝道:「撤!全都给我撤!」

事到如今罗托没有抢下猴亭反而兵败身死。

螯拜和吴三桂同时沿着长江西上。

清军本就不如吴军精锐。

他已经丧失先手无法再在亭重新设置一道防线了。

现在唯有及时撤退方能保存实力。

「撤?少保,我军该往哪里撤?」

「是否撤兵回荆州!」明安达礼急忙道。

「不!老夫绝不能去荆州!」

鳌拜断然开口:「倘若老夫去了荆州,待吴三桂合围我军主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传令下去给苏克萨哈发兵一万助其镇守荆州。」

「其馀人马随我北上赶赴襄阳!」

此令一下,清军当即一分为二。

整个长江防线上共有十万大军苏克萨哈在荆州也有一万守军。

此时此刻,在防备吴军渡江的过程中清军伤亡在三万人左右。

又抽调一万五千兵马北上襄阳防备闯贼。

仅存的六方五千之众罗托的两方人也已经溃散。

螯拜只能拨兵一万增援荆州,

让苏克萨哈用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坚守。

他自己则率领残馀的三万五千兵马火速前往裹阳。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

战火终于短暂地在江汉大地上平息。

十一万清军加上坚守彝陵的一万。

鳌拜用十二万大军坚守长江防线试图阻挡吴三桂渡江然而却一败涂地。

不但让吴军成功渡江并且清军主力也损失惨重。

十二万大军中,苏克萨哈只能收拢罗托的部分溃兵以两万人坚守荆州。

而鳌拜也只能前往囊阳同索浑会师两军相加亦仅存五万。

而吴三桂的七万馀主力虽然在渡江的过程中伤亡上万。

可却趁大胜之威收编了大量溃散绿营兵马。

兵力不减反增反而增加到了八万人。

两相对比在荆裹战场上伴随吴军渡过长江。

吴三桂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了!

除了战场上的胜利外。

当吴三桂渡过长江后政治上的人心向背更是令他春风得意。

得知吴军过江后。

当阳丶荆门丶承天丶潜江丶景陵丶京山等地无不望风响应。

邓州丶内乡丶南召等州县都有百姓杀官造反响应吴军。

一时间,不止是湖广。

中原乃至于全天下都在吴三桂的兵渡长江面前闻风而动!

鳌拜只能率领清军驻屯裹阳一带试图阻挡他北上。

苏克萨哈也只能龟缩在荆州城中苦苦待死!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吴三桂就鲸吞了数百里的江汉之地。

赫赫兵威令鳌拜忌惮,清兵丧胆!

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

吴三桂当机立断率军将荆州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

和吴军兵渡长江后的狂突进不同。

面对荆州坚城吴军四面攻打却屡屡失利。

清兵虽然丧胆可苏克萨哈却在城中竭力提振士气。

率领满洲兵督促绿营守城。

任凭吴军如何攻打他只以荆州的高大城墙死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