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算了一点?快说!你还想卖关子不成!」
卡尔少将见鲁路修说话大喘气,连忙催他乾脆点。
鲁路修便补充分析道:「据我所知,帝国在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根本就没料到不列颠尼亚人会加入战争吧。当时很多人还觉得,借道比利金只要够快,一下子震慑住比利金人,那麽不列颠尼亚就会捏着鼻子认了这个既定事实。
但结果呢?不列颠尼亚人非常果断地趁机加入了战争。可见帝国高层此前对于不列颠尼亚人的危险性认识是极大低估的!帝国根本没认为不列颠尼亚早就把帝国视为最大对手丶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帝国。
而如今,比利金陆军几乎被我们全歼,不列颠尼亚海军大臣却在此之前,已经做出了『海路接应比利金陆军撤退』的许诺——这事传到国际上,其他国家会怎麽看?
他们会认为,不列颠尼亚不但陆军无能,连皇家海军也一样无能!皇家海军放出话来要保住的友军,在他们赶到之前就被帝国全灭了!
以沃顿大臣那睚眦必报的小心眼程度,再考虑到他一贯大胆冒险激进的行事作风,您觉得皇家海军会不会为了找回面子而不惜代价报复?
从敦刻尔克至奥斯坦德这40公里的滨海走廊地带,如果只看陆地战场,确实是完全无法被迂回的,防守方能藉此给强攻一方狠狠放血。
但如果敌人投入了海军,从侧翼截击丶炮击帝国陆军,帝国的勇士还能靠着两座小镇的废墟,顶住战列舰12布寸主炮的轰击?」
卡尔少将闻言,终于感到一丝后怕。
毫无疑问,尼奥波特镇上那些房子和废墟,扛着少量平射的6布寸轻巡炮轰击,死守不退,已经是极限了。
要是来战列舰,哪怕是老式前无畏舰,德军都怎麽死都不知道。
这道理其实不难想到,只不过这些人都是陆军将领,之前对海军不了解,脑子里也没这根弦。
而且刚才的话题只是仓促的初步讨论,大家都没有时间慢慢深入细想。
可问题是,鲁路修也是被临时提问,他的思考时间同样不多。
但他偏偏就能应声而答丶立刻想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鲁路修的智商丶反应速度,以及对兵法谋略的理解,立刻给卡尔少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确实……如果布国人因为这次丢了大脸丶不计成本报复,帝国确实扛不住,让尼奥波特的军队尽快撤退是对的。唉,可惜了,这麽好的阻敌耗敌场景,却只能放弃……」
卡尔少将扼腕叹息了几句。
然而,就在他们觉得此事已经无解时,鲁路修又偏偏指出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空间:
「这事儿其实还是有一点机会的,只不过要换一些方法,以及更加精心的设计。」
卡尔少将双眼一亮,精神也瞬间一振,立刻找藉口彻底屏退左右,只留下鲁路修和李斯特上校,找了一间会议室继续后面的密谈。
「快!赶快具体说说!」卡尔少将已经完全没有了身为将军的矜持,他现在只想捞取更多的功勋。
尤其卡尔少将这些第6集团军的人,都是出身南德四邦之一的巴里亚王国。他们在德军内部本就是少数派,被北德的容克军官团压制。
这种情况下要是还嫉贤妒能,那他们就永远别想破局了。
越是弱小,就越要抱团取暖丶唯才是举。
感受到将军的充分授权和礼贤下士,鲁路修也就不吝继续细化自己的谋略:
「要想破这个局,我以为我们至少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确保『留在尼奥波特等地拖延时间的部队,在遇到敌人重炮封锁滨海公路时,能够安全撤下来』。
所以,这就要求他们不能指望滨海公路作为唯一的逃生通道。滨海公路是随时能被战舰重炮彻底封死的。只有改走滨海公路南侧的洪水泛滥区,才不会被舰炮袭击,而要实现这一步,我们就得临时就地筹集足够多的小艇小船。
这些泛滥区平时是没有船航行的,那些地方原先都是农田。但这些泛滥区又是伊泽尔运河决堤形成的,所以完全可以把伊泽尔运河上的内河小船拉过去……」
卡尔少将听到这,立刻大手一挥:「这一点没问题!筹集一些运河小船丶够运走几个营的步兵,这完全做得到,我亲自交代人去办。」
这一点解决之后,就能至少确保诱饵断后部队完成任务后能安全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