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希佩尔勇斩厌战号,戴维贝蒂断尾求生(八千字大章)(2 / 2)

「格奈森瑙号」也被两枚305先后命中,一枚穿了船尾造成相当进水,另一枚炸中主装导致后甲板的两座240主炮塔同时被废。

希佩尔得知情况后,果断下令「沙恩霍斯特号」弃舰,让船员尽量放下救生艇赶快撤离,争取由己方大型鱼雷艇队回收救走船员。

「格奈森瑙号」如果后续情况不对,也允许酌情弃舰。

而靠着战列末段「沙恩」被打废丶「格奈」被打残争取到的这段时间里,希佩尔的4艘主力舰艇,在战列线的前半段取得了明显优势。

布国的「纽西兰号」终于扛不住4艘主力舰的持续集火输出,在累计被十几发大口径炮弹命中后,终于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爆炸,加上之前进水过多击穿舱室过多,最终挣扎着沉入了大海。

这也是世界大战开战以来,布列颠尼亚皇家海军被击沉的第一艘战巡。

这艘船早在三个多月前,就在奥斯坦德战役的最后阶段丶在试图拦截希佩尔回本土威廉港的时候,与希佩尔舰队激战受过伤。

当时「澳呆利亚号」被命中7炮,大残回船厂躺着大修,起码大半年才能好。「纽西兰号」当时只被命中2炮,伤势不太重修了三个月复出了。结果在昨晚的尼奥波特激战中,再次受到重创,

现在又被连续揍,总算是没扛住沉了。

如果仗打到这一步为止,希佩尔的战果就已经挺不错了。他付出了一艘状态不错的装甲巡洋舰丶换掉了布军一艘半残的战巡。

军舰在重创失去战斗力之后弃舰,和直接被击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德舰往往防水结构做得比较好,哪怕彻底打废了,弃舰还是能把绝大部分船员救回来。而布军战舰直接被击沉,哪怕是进水慢慢沉,还是会有半数以上的人员伤亡。

更何况,今日这一战,远不是打到这一步就收得住手的。

双方拳拳到肉的惨烈对轰,还在一直持续,希佩尔靠着飞机报点,始终取得了两倍以上的命中率优势。

希佩尔始终秉持「对着子仅剩那条好腿猛端」的原则,就盯着贝蒂手下那些受伤的军舰优先下死手。

不一会儿,他文炸得布军的「不倦号」战巡燃起大火,该舰累计被5枚305和280穿申弹命中主装甲带撕开两个大口,内侧的重油舱也被炸漏,大量的燃油倾泻到海面上,形成了一片火海。全舰浓烟滚滚,船体也出现了明显倾斜。

而布军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对等战果,不过就是把本就半残的「格奈森瑙号」打得更残,

同时又奋力合力重创了希佩尔的「布吕歇尔号」战巡一一整个激战过程中,贝蒂手下的两条「狮级」战巡的13.5时炮,几乎都在全程盯着「布吕歇尔」猛打。

作为最老式的第一代德制战巡丶「冯德坦恩级」的「布吕歇尔号」防护还是有一定短板的。其装甲厚度面对13.5时也确实不太够看。多处主装要害被撕裂,动力下降,进水也渐渐达到了一千多吨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涌入。

但「布吕歇尔号」的火力输出和火控能力,仍然保持得不错,它受到的伤害主要是进水和动力层面的。

眼看德玛尼亚舰队火力几乎没什麽损失,自己却又重创丶沉没了各1艘战巡,仗打到这个份上,贝蒂已然忍不住胆寒了。

他看着天上的飞机,知道自己今天选错了战场,再打下去,就算赢了,也要付出数倍的代价。

而且赢的希望非常渺茫。

自己的军舰,状态实在太差,所有士兵的体力精力也都到了极限,技战术水平下滑,火控和观瞄已经降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力后,贝蒂第一次生出了认栽的心思。

只能等帝国的空军追回差距丶重建空中侦查优势,自己的士兵也恢复状态之日,才能讨回今日的血债丶一雪耻辱了。

他看着己方残损的军舰,果断下令:「所有动力还完好的军舰,赶紧撤退!不要恋战了!」

他刚才之所以非要死战到底不可,也是因为手下低航速的受损军舰太多了,想走也走不了。现在德玛尼亚人帮他干掉了一艘本来就重伤的船丶另一艘也彻底打得奄奄一息差口气了,他倒是能狠下心断舍离一番了。

命令下达后,剩下的4艘战巡和「伊莉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全部选择了拉开,「皇家公主号」虽然也有点小伤,但完全不影响撤退。

只有「厌战号」战列舰因为进水实在过多,估计是跟「不倦号」一样跑不了了。「厌战号」舰长霍华德上校打出了无线电讯号,表示会继续逆袭迎击丶和「不倦号」一起为主力舰队争取拉开距离的时间。

被重创后航速受损的「海伯尼亚号」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厌战号」丶「不倦号」和「海伯尼亚号」朝着德玛尼亚人也残了的「布吕歇尔号」战巡和「格奈森瑙号」装巡驶去,摆出了一副搏命的架势。

「布吕歇尔号」也知道自己航速同样下降,多半跑不了了,便摆出了侧向对敌的姿势,全部8

门主炮都对着迎头冲来的「厌战号」疯狂开火。

「厌战号」的尾部火力本就折损得差不多了,此刻以船头对敌,前向4门主炮都能得到发挥,

倒也不算吃亏。

双方激烈交换着炮弹,希佩尔带着另外三艘战巡先集火较弱的「不倦号」丶再集火「厌战号」

10公里以内的近距离作战,仅仅半小时的对炮后,「不倦号」就最终爆炸沉没了。「不倦号」沉没之前,也奋力打中了「布吕歇尔号」至少5枚305炮弹,并击中「冯德坦恩号」2炮。「布吕歇尔号」已经被炸得彻底大残,火力丶火控丶动力全都严重损坏。

随后,全部4艘德舰都转火「厌战号」,很快令其伤上加伤,上层建筑几乎全毁。

「装了15时主炮的新锐战列舰真是硬啊,它的装甲也是按抵挡15寸炮设计的麽?我们的11寸炮打上去,几乎没有可以穿的地方,12寸炮也只能穿一些非常次要的位置。」

希佩尔看看「厌战号」核心装甲盒舱段的坚挺,也是深感震撼,这根本就是个铁土八。

拿1112寸炮跟这种怪物交战,还是太托大了,

「布吕歇尔号」此前就被13.5寸炮多次命中,又跟「不倦号」互伤互殴了那麽久,如今再被「厌战」越逼越近,在近距离上用15寸炮连续猛轰,「布吕歇尔号」的主装甲带终于被炸出了数个超级大洞,海水狂涌而入,右舷也向下倾斜到了三十度,已然岌岌可危。

「布吕歇尔号」的主炮塔,甚至完全失去了射角,哪怕把炮管仰角抬到最高,也已经够不到「厌战」了。炮弹飞出去没多远,就因为角度太低直接落入了海水中。

要不是「希佩尔」还有另外3艘战巡在不断输出,把「厌战」的全部火力系统彻底打废丶让其变成一条火力和动力全失丶进水好几千吨的死鱼,情况怕是还会更严峻。

「司令,要派大型鱼雷艇上去处决麽?那边『海伯尼亚号』的战斗也结束了,『塞德利茨号」击沉了『海伯尼亚号」,不过『海伯尼亚号』临死前也成功拖了个垫背,把我军已经重创的装巡「格奈森瑙号』彻底打废了,舰长已经下令弃舰。」

希佩尔神色略带茫然地看了看远处半死不活的「厌战号」,默默点了点头,示意驱逐舰上前处决。

不过,这条命令最终也没被成功执行就在驱逐舰准备上前鱼雷补刀的时候,希佩尔发现「厌战号」朝向他这一侧的船舷居然翘了起来一一似乎是因为另一舷侧进水过多,侧倾已经接近了30度。

由于剧烈的侧倾,「厌战号」右舷的船底都抬高露出来了一截。

布国战列舰的主装甲带,是出了名的「皮带甲」,女王级虽然好一些,但装甲带往水下延伸的部分,仍然是非常浅的。

船底漏出来后,希佩尔敏锐发现了这一点,就指挥「德弗林格号」把炮口尽量放平,贴上去处决练炮术。

几枚305穿甲弹连续命中「厌战号」原本埋在水下的丶主装覆盖不到的位置,顺利炸开了好几个巨大的缺口。

海水从这一舷侧汹涌而入,很快缓解了「厌战」的侧倾症状,让它原本翘起来的一侧也沉了回去,也让它从此不必再治疗了。

进水过多的「厌战」很快沉入了海底。

因为「厌战」的拖延,其他布军舰队已经跑远了,希佩尔也没法再追。

刚才那一战,他幸存的3艘战巡也都全部带伤了,状态不好,硬追上去也不过是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

希佩尔撤退的时候,选择了先往南贴近比利金沿海航行丶再折往东边返回母港。

「布吕歇尔号」最终被队友辅助拖曳拉到泽布吕赫附近,但还是进水过多实在无法挽救,最后坐沉在港口外的近海,所有幸存人员安全转移。

好在「布吕歇尔号」的遭遇并不唯一。贝蒂那边在撤退的时候,也因为火势丶风浪和更多的进水,导致重创濒死的「不挠号」也没撑住,也在抵达多佛附近时,搁浅坐沉了。人员也都得到了转移。

这场追击战,最终以希佩尔舰队战沉1条「布吕歇尔号」战巡丶2艘装甲巡洋舰丶5艘大型鱼雷艇/驱逐舰的代价。

取得了击沉皇家海军1艘「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厌战)丶击沉3艘战巡(不挠丶纽西兰丶

不倦)丶重创1艘战巡(皇家公主)丶击沉1艘前无畏舰(海伯尼亚)丶2艘轻巡洋舰(「林仙级」

的无常丶无惧)丶6艘驱逐舰的胜利。

那2艘布军损失的轻巡,也是被希佩尔的装巡「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击沉的。「沙恩」们不但吸引了敌人很多火力,还用12秒一轮的240炮,阻止了布国辅助舰艇的一些鱼雷突击,

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戴维.贝蒂最终在2月20日凌晨,带着火力全毁的「伊莉莎白女王号」,和4艘战巡(3完好,1

小残)丶3艘前无畏回到了港口。

多佛港等皇家海军主要基地,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澹之中。短短几天内,如此迅猛的变故,让所有人都难以适应,也无法想像。

「伊莉莎白女王号」在入坞初步检测之后,被判定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维修时间,才有可能重新投入战斗。

这个修理时间,基本上已经超过重新造一条的一半以上了,至少要到1916年下半年,这艘船才能重新投入战斗。

布军方面,最后一战只有「厌战号」丶「不倦号」和「海伯尼亚号」的船员是全数战死或被俘。其他战沉的布军舰船,多多少少能被捞救一些船员回去,尤其是回到后方后「不治而亡」的「不挠号」,基本上舰员都救出来了。

最终,希佩尔舰队在此战中战死丶淹死1020人,受伤735人。

贝蒂舰队战死丶淹死丶被俘4560人,受伤954人。(贝蒂跑了,所以希佩尔赢得了打扫战场权。贝蒂有船员被敌人捞上来俘虏,希佩尔没有手下被俘)

战役结束后,德玛尼亚海军在北海还剩下3艘战巡,但都带伤,分别要2~6个月的维修才能重新投入战斗。

「德弗林格号」伤得最轻,评估后5月初能归建,「冯德坦恩号」要到6月,「塞德利茨号」则要等到入秋。

布列颠尼亚人那边,虽然贝蒂只逃回去了4艘战巡,但之前就有「虎号」在执行其他任务,负责巡逻封锁北侧法罗群岛航线,没有赶过来。另有「狮号」和「澳呆利亚」号在此前的战役中受伤,目前都在维修。

布国海军勒令所有船厂把重心挪到修复旧舰上,评估后认为,到入夏时节,「狮号」和刚刚受伤的「皇家公主号」就能归队。到秋天时,「澳呆利亚号」也能归队。

所以双方战巡都修好后,在北海战区的战巡数量比仍然是7比3,优势在布(本来是10比4)

不过布列颠尼亚人目前并没有即将完工的在建战巡。他们于今年1月份刚开工的两艘「声望级」战巡,最快也要18个月之后才能服役。

而德玛尼亚人还有2艘「德弗林格级」的后续舰,已经造了快2年了,3号舰今年二季度就能服役,4号舰三季度也能服役。

到今年下半年,北海战区的双方战巡数量比就会变成7比5,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数据比还可以持续一年。

由于海军开战以来的优异表现,这个世界的皇帝和战争部,后续说不定也会愿意往海军上投注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