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为之奈何(1 / 2)

魏晋不服周 携剑远行 4970 字 14小时前

第100章 为之奈何

位于成都的皇帝寝宫内,刘禅坐在卧房的桌案前,双目无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皇后张氏正拿着蒲扇,在给刘禅扇风。暴雨将至,空气似乎有些憋闷。

她是张飞次女,敬哀皇后张氏的妹妹,已经陪伴了刘禅许多年。

平心而论,蜀汉宫廷之内的矛盾并不明显,张飞和刘备的关系摆在那里,张氏的地位无人挑战,几十年间后宫相安无事。

刘禅的麻烦始终都在外部,也就是蜀汉的亡国危机。

无论是诸葛亮的北伐,还是姜维的北伐,又或者是现在的蜀地保卫战,蜀国要不就是以攻代守,要不就是没兵硬顶。

其实无时无刻都是处于劣势之中,以小博大,稍稍不慎便有亡国之危。

现在,邓艾的兵锋已经快戳到刘禅的眼睛,就算这位蜀汉的皇帝再想躺平,也没地方给他躺了。

要麽跑,要麽投,两条路摆在眼前,必选其一。至于拼死抵抗,那种事情没有意义,多拖几个月而已。坚决抵抗这个选项,压根就不在刘禅的选单里面。

此刻刘禅就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应该安静的走开,去南中避难。投降始终都是不得已的选择。

「陛下?」

张氏轻声喊了一句。

刘禅没理她,依旧在发呆。

「陛下,是不是该用膳了?」

张氏又喊了一声,刘禅这才回过神来。

「思远(诸葛瞻)死了,朕甚是心痛。」

刘禅长叹一声说道。

那是他的女婿,虽然刘禅把诸葛瞻立起来,有自己的私心,但那毕竟还是他的女婿啊。

阿猫阿狗养个十年也会有感情,更何况是人呢?

诸葛瞻这个女婿即便是远远不如其父诸葛亮,可他也是宁死不屈,在战场上以身报国,没有什麽对不起刘禅的!

这样一个忠于他的人死了,刘禅岂能不心痛?

「陛下,现在成都城内,已经人心惶惶。

即便是去南中,在路上恐怕也很难压住思乡心切的将士。

还不如死守成都,以身殉国,倒也轰轰烈烈。」

张氏对刘禅建议道。

不得不说,张氏一介妇孺,看事情倒是看得明白。如果说投降曹魏还有那麽一线生机的话,那麽迁都南中,则是必死无疑。

刘禅根本就到不了那里,在路上就会完蛋。

「你十月怀胎,为我生儿育女,难道就是要送他们去死吗?」

刘禅看向张氏反问道。

「陛下不该说这样的话。」

张氏轻叹一声,说了这句话以后就闭口不言了。

刘禅听得心塞,长出了一口气。

他有些沮丧的摇摇头道:「奋力抵抗必死无疑,不过是早死晚死而已。我现在已经不在乎能不能活着,只想子孙后代可以留存便好,我这样想真的错了吗?」

张氏无言,她不是看不起丈夫,而是真不知道该说什麽。

就算巧舌如簧,又如何能挡住邓艾的兵马?又如何能挽回已经崩坏的人心?

正在这时,宦官黄皓求见。

刘禅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他看到黄皓脸上满是慌张,于是开口询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邓艾,邓艾大军已经攻占雒城了!」

黄皓语气中带着哭腔,伏跪于地不肯起来。

「什麽?」

刘禅霍然起身,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你之前不是说,邓艾麾下兵马遭遇重创,已经没了一战之力吗?」

刘禅大声质问道,脸上满是阴云,似乎立刻就要爆发。

「是奴的罪过,是奴的罪过呀,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黄皓跪在地上哭诉,他心知肚明,刘禅现在是为什麽发脾气。

当初姜维不是没有上书朝廷说要防着一手,就是因为黄皓说占卜什麽的天下太平,才错过了调兵的机会。

可是,那能怪他吗?他是看出了刘禅内心的想法,故意给对方台阶下呀!

如果刘禅心中不乐意,黄皓自己就算占卜一百次也没用呀。

当宦官就是这麽难,皇帝就是天,一切都要按着皇帝的意思来。

宦官就是给皇帝背锅的夜壶。

「滚!朕不想看到你!」

刘禅一脚踹在黄皓身上,抄起一个花瓶就要往黄皓身上砸。后者连忙抱头鼠窜,总算是躲过了刘禅的花拳绣腿。

等黄皓走后,刘禅跌坐到软垫上,掩面嚎啕大哭。

「朕该怎麽办,该怎麽办啊!成都北面已经没有城池了,明天魏军就要杀到成都,朕该怎麽办啊!」

孤独丶无助丶悔恨丶恐惧丶自责丶埋怨,各种情绪在刘禅身上闪现,让他整个人几乎崩溃。

事到如今,他该怎麽办呢?

他又能怎麽办?

……

阳安关外,临时设立的营地内,已经是乱糟糟一片。

杨家的人和从属于他们的部曲和佃户们,被石守信「解救」,劫后馀生后的他们,纷纷解开了套在手腕上的绳索,家人们相拥痛哭。

在一旁观看的石守信,以及袭氏丶李氏丶赵氏三家的人,看到这一幕都是心有戚戚。

特别是这些汉中本地土豪,心中都在暗暗庆幸,自己的家族总算是逃过一劫。

几天之前,他们这些人和杨氏一样,都是汉中本地的土豪,不说大富大贵,起码也是横行乡里;

几天之后的现在,杨氏沦为了奴仆,被人用绳子拴着,准备牵去阳安关贩卖。

而他们虽然投靠了石守信,但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可以说是同年不同命。

他们和杨氏并无不同,唯一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碰上了讲道理的石守信,而杨家人,是碰上了「不讲道理」的刘钦。

世间的弱肉强食规则,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