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压锅
邓艾在成都的时候,他只是在皇宫里面办公,日常起居是在宫外。
结果锺会来了以后,锺会却连日常起居都在皇宫里面,于是回到后宫居住的刘禅就尴尬了。
过往的前簇后拥没有了,锦衣玉食也没有了,巴掌大点的寝宫,就是刘禅和他妻妾的活动范围。
每日三餐,都是锺会麾下的亲兵送来,送来什麽就吃什麽,没得挑剔。
若是以囚犯的角度来看,刘禅的待遇还算不错,能吃饱穿暖,住的地方也是寝宫,除了卧房以外,寝宫还有活动的院子,还有几间厢房可以住人。
但以帝王的角度看,那刘禅的体验就非常尴尬且难受了。过往刘禅看都不会看一眼的饭食,如今就这样堂而皇之摆在桌案上给他吃。
反正他爱吃就吃,不吃锺会派人端走喂狗,饿三顿就知道该怎麽办了。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刘禅从噩梦中惊醒,他又梦见自己死于乱兵之中,起床后全身都是冷汗。
他现在连头发都懒得打理。
自从那一夜屈辱的当众跳舞后,刘禅就有点放弃治疗的意思,对个人仪容也不怎麽在意了,反正是亡国之君,身上乾净还是肮脏都无所谓。
谁都可以来踩他一脚!
刘禅披头散发来到会客的厢房,这里也变成了他的「书房」。他跪坐于书案前,忽然想起前些时日看到的那首长短句。
其中有一句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刘禅忍不住潸然泪下。
他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忽然间,眼角馀光看到桌案镇纸下面那一迭信札,有一封……好像挺眼生的!
刘禅自从回到皇宫以后,他没什麽事情干,也没有什麽娱乐活动。桌案上的那些信件,都反覆看过很多次了。
这让刘禅回忆起蜀国还在时,他还是皇帝时,是怎样的荣光。
刘禅小心翼翼的抽出那张纸,展开后,只见上面写着: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没有落款且字迹呆板,每个字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方方块块的毫无特色可言。但刘禅即便是不看这些,也能猜到这封信的主人到底是谁。
姜维!
只能是姜维!
除了姜维以外,就不可能有其他人了!
原来,蜀国都亡了,居然还有人想复国啊!
刘禅忍不住长叹一声,却是压住了内心的激动。他不动声色环顾左右,心中暗暗揣摩,究竟是谁把这张纸条放在此处的呢?
宫中的宦官?
后宫的妃嫔?
还是……魏军中的人?
「会不会是刘玥?」
刘禅低声呢喃道,忽然想起昨夜石守信入宫拜见锺会的时候,顺便带着刘玥来皇宫之中看望他这个老父亲,两人聊了很久。
当时石守信并不和刘玥在一起,而是在卧房外面等着,不在刘禅视野里面。
会不会是他放的呢?
最近除了刘玥来过,除了送饭的人以外,就没有别人来了。
难道石守信这个人……有别样的心思?或者他跟姜维联合起来了?
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可能假托外人之手呢?
说不定姜维在皇宫里面有内应呢?以姜维的能耐,在皇宫里面安插几个人没问题的吧?
刘禅越想越怕,脑子里一团乱麻,总觉得其中黑幕深不见底!
刘禅不知道,也不敢去问,更不敢大范围的排查。他只知道,既然姜维可以在这里留字条,那麽锺会也能知道自己这边发生了什麽。
他觉得身边每一个人都不能绝对信任了,包括自己的妃嫔。
刘禅将那张字条贴身放好,有些紧张的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宦官注意到这里,于是暗暗松了口气。
这张纸条若是被锺会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
深夜,成都,费府,不,现在费家的人已经被驱赶到郊外的农庄居住,这里已经是石府了!
此时此刻,石守信正在费禕使用过的书房里,和一个人聊天,这个人居然是陈寿。
只见他有些担忧的从袖口里面掏出一封书信,正是姜维写给刘禅的那封信!不同的是,这封信是姜维亲手书写的!上面的笔迹清晰可辨。
「不是说让你拿着这封信嘛,你为什麽要还给我呢?」
石守信看着陈寿,似笑非笑问道。
陈寿被锺会安排进皇宫里面整理文书档案,毕竟魏军里面的人对此不了解情况。
于是姜维就让陈寿想办法,将自己这封信交给刘禅。
可惜,陈寿出门就左转来找石守信,让石守信给个意见,该怎麽「处理」这封信。
不是因为陈寿脑后有反骨,而是一旦此事泄露,那不是掉一个人的脑袋,那是掉一家人的脑袋啊!
事关重大,陈寿不敢赌。或者说他承担不起后果。
不过石守信的应对也很意外,他命李亮用左手将这封信抄了一遍之后,就将其还给陈寿,告诉对方已经可以回去跟姜维复命了,誊抄版本他会想办法交给刘禅的。
用不留名字,不留证据的那种方法。
陈寿左思右想,感觉这封信留在自己手里就是个祸端,还是早点交出去比较好。于是又来找石守信,将姜维的信双手奉上。
「将来,你若是有机会进朝廷为官,有机会写史书的话,记得把这一段写进去。
姜伯约是想救国的,只是他没有门道,已经尽力了。
一件事究竟是没有做,还是没做成,区别还是很大的。」
石守信叹息说道,并没有拿这封信要挟姜维的意思。
陈寿闻言默默点头,将信推到石守信的面前,然后对着这位魏军之中颇有威信和权柄的监军,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陈寿不无感慨说道:「石监军,您和魏军中的其他人不一样。陈某虽然对那些人一句话都信不过,但我相信您说的!」
「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又有什麽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