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此时的心情,的确很复杂。
作为大明乃至是整个封建时代,唯一一个真正没有三宫六院,只有一个后妃的皇帝,他曾为此很是自矜。
尽管就连很多朝中大臣,都说他这样做太过任性,但是,对于曾经的朱佑樘来说,这却是他摒弃私欲,克心明德的证据。
对于张氏,他并没有民间所传的那样,有多麽刻骨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陪伴。
只可惜,他的这般任性,最后终究是酿成了苦果,张氏的晚年凄凉,大明的帝系转移,早在朱佑樘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啊,是陛下,奴婢叩见陛下。」
一阵愣神间,两个小宫女惊慌失措的声音响起,让朱佑樘回神。
这里毕竟是坤宁宫,哪怕朱佑樘止住了那些宫人不让通报,可宫人们总有进出,他到了的消息,不可能不被人知晓。
心中叹了口气,朱佑樘摆了摆手,对覃吉道。
「让太子妃接驾吧。」
「是……」
于是,不过片刻之后,坤宁宫中的宫人尽出,一个头戴凤冠,穿着大衫的女子匆匆忙忙的趋步走了出来,微微屈膝行礼。
「臣妾拜见陛下。」
这便是张氏,和朱佑樘一样年纪,相貌端丽,身形窈窕。
「不必多礼,都平身吧。」
朱佑樘并没有像往常在东宫时那样,在张氏拜倒前就扶住她,然后牵起她的手一同进殿,而是略显平淡的轻轻摆手,对众人道。
见状,张氏似乎也感到有些意外,明媚的眼眸当中积蓄起一丝委屈,柳眉轻皱,忍不住咬了咬下唇。
深秋渐凉,屋子里已经起了炭火,进得殿中,朱佑樘不由感到有些闷热,于是,便让宫人都将窗户打开透透气。
然而他话音刚落,一旁张氏身边的大宫女秋华便道。
「禀陛下,太子妃娘娘这两日身体有恙,受不得风……」
于是,原本打算去开窗的宫人,也都默契的止住了脚步。
朱佑樘侧头,看着在自己身边坐下的张氏,上下打量了一番,道。
「何处不舒服,可请了太医?」
张氏白净的脸上明显有些不满,带着几分嗔怪道。
「陛下自打登基便忙于政务,多日不来见臣妾,怕是再过几日,臣妾病死了,陛下也未必知道。」
大明的皇后,都是出身小门小户,这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
但是这里的小门小户,主要还是针对于勋贵重臣而言的,并不是说,就要娶大字不识的粗鄙农女。
至少,张氏的出身就并不能完全算是平民百姓,她出身河间张家,祖父和伯父是有名的大儒,父亲张峦是举人出身,后来还被举荐入了国子监,虽然不算才学出众,但也算是书香世家。
所以按说,张氏的性格应该是那种大家闺秀风范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相处以后就会发现,张氏的确出身书香,能够识文断字,可她的性情,却带着几分骄纵任性,虽然大多数时候还算小意温柔,可总免不了在一些事情上使性子。
就像现在,若是换了旁的女子,怕没人敢因为皇帝忙了几日,就这般直接的表达不满的。
或许跟自己的性情有关,以前的朱佑樘,还偏偏就很能适应这种风格。
虽然到了后来,朱佑樘也觉得偶尔有所不悦,但是多年的夫妻,也让他已经慢慢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