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的办公地点,设置在午门之内,各房离得很近,所以,吏科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其他给事中的注意。
一时之间,众人皆是义愤填膺,议论纷纷。
「王给事中,陛下向来仁厚,听言纳谏,此等诏书,定然是内阁的主意,依我看,我等应当即刻入宫,当面向陛下陈情。」
一阵议论当中,礼科给事中韩重,将目光看向了最先发出质疑的王质身上。
按照惯例,六科每科应有都给事中一名,左,右给事中各一名,给事中数名。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缘故,现如今除了礼科和兵科各有一名都给事中外,其他各科都只有普通的给事中理事。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朝堂上,不少给事中之所以蹦躂的这麽欢实,本质上也是想要藉此机会露露脸,然后拿下那空缺已久的官职。
而毋庸置疑的是,吏科当中,王质就是那个一直冲在最前头的人。
「不错,这份诏书明显是万安的报复,定非陛下圣意,王给事中可带领我们,一同入宫覆奏,定能保李文祥安然无恙。」
人群中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王质却迟迟未曾开口。
此时的他,心里可谓是无比的纠结。
诚然,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传奉官一事上,冲在最前头,既是为了正本清源,扫清朝堂妖氛,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再进一步。
但是,他到底也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样,完全的大义凛然之辈。
王质很清楚,这个时候进宫意味着什麽。
不管这份诏书,是不是出自万安的手笔,那份票拟上的朱批,都写的清清楚楚,照票拟旨。
也就是说,天子肯定是看过内阁的票拟的。
所以其他的给事中所谓的万安蒙蔽了皇帝,概率非常小。
真要是进宫了,万一这就是皇帝的旨意,那六科可就成了抗旨加逼宫的双重罪名了。
别看大明的科道好似蹦躂的很欢,但实际上,真要是惹恼了皇帝,什麽言官御史,通通都不好使。
所以王质心里,其实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但问题是,这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了,他要是退缩,岂不显得有些怯懦?
眼瞧着让他前去的呼声越来越高,王质的心中也有些着急,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说些什麽的时候,忽然一道身影的出现,让他像是看到了救兵一般。
「看,是吏部的徐侍郎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之间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老者,正朝这边走来。
「出什麽事了?」
此人正是如今的吏部左侍郎,也是曾经的东宫旧臣,在清流当中同样威望很高的徐溥。
他的到来,总算是让原本有些混乱的六科平静了下来。
于是,很快便有人将实情的经过对徐溥说了一遍,后者看着眼前的奏章和诏书,眉头紧皱,道。
「官员上奏广开言路,这是劝谏陛下,岂有革除功名之理?内阁此举,确实不妥。」
话音落下,周围的给事中们顿时深表认同。
不过,还未等他们继续开口,徐溥便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