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遇事不要慌(1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538 字 11小时前

或许是因为刚刚让万安吃了个暗亏,此刻的李文祥,明显比刚才多了几分信心。

面对刘吉的训斥,他不卑不亢的摇了摇头,道。

「刘阁老明鉴,下官是在答话。」

「只是,方才万阁老将下官奏章中未有之言,强加于下官,故而,下官不得不出言申辩,并无所谓纠缠不休之事。」

这番话,可谓是半点都不给刘吉面子,虽然看似是将自己放在低位,实际上,却反而是延续了刚刚的强硬姿态。

然而,他这般的反应,却让一旁清流阵营中,早就在旁静观其变的徐溥摇了摇头。

这个李文祥啊,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朝堂上的斗争,绝非是一味的强硬就是好的,只懂得往前冲的人,只能被称之为莽夫,反而是明白什麽时候该适时低头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刚刚的那番辩论,的确是万安不占理,所以,李文祥的言辞激烈一些倒也没什麽,反而说明他不畏强权。

但是,刘吉的这番话,虽然看似也是在训斥他,可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递台阶,想要结束刚刚的话题。

抛开刘吉在朝中的名声不谈,这种举动可以称得上是一片好意。

然而,李文祥却用对万安的态度,同样对刘吉反唇相讥,这不仅得罪了刘吉,更会让人觉得,他有些不识好歹。

不出意外的是,这番话果然让刘吉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于是,他收起脸上温和的态度,转而变得同样肃然,道。

「既然你说万阁老所言,乃是歪曲理解你奏章所言,那好,我便以你之言来问。」

「你方才说,六科十三道交劾李孜省等人,所言皆不达圣听,此言从何而来,可有实证?」

不得不说,虽然刘吉在内阁当中只是次辅,但是,要论手段和机敏,他可比万安要强得多。

一句话出,立刻就踩在了李文祥的痛点上。

现如今,内阁对李文祥这份奏章的定性,是毁谤先帝,而李文祥这边,则是坚持说他并无此意。

刚刚万安和他的交锋之所以会败下阵来,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就是低估了李文祥的诡辩能力。

万安以奏章中有中兴再造之语,得出结论,说李文祥觉得当今天子登基时中兴,那麽,先帝在位时自然是衰落。

这个逻辑毫无问题,完全是能够成立的。

可没想到,李文祥就是跟他耍无赖,他咬死了自己的奏章当中,并没有说先帝在位时是衰落,只说了当今陛下圣明。

还以此污蔑,说万安这是在挟私报复。

这种完全不讲理的逻辑,自然是将万安气的够呛,但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到反驳之语。

相较之下,刘吉的手段就高明许多。

他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要证明,李文祥的确有非议先帝的用意,但要证明这一点,却不一定非要从奏章当中来找。

毕竟,这道奏章过去了这麽久的日子,对方肯定早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唯有出其不意,才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算难,因为事实上,这次内阁其实是占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