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尘埃落定(2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571 字 13小时前

于是,这次不算长的召见就此结束。

然而,当众臣迈出殿门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锁紧了眉头。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天子竟然在最后一刻,丢出了这麽一个重磅的消息。

论朝廷急弊之事,这短短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份量,所有人都非常清楚。

更不要提,天子还亲口说了,会在十日之后再议,以定大政。

这意味着,自己等人这次所上的条陈,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弘治朝的政治发展方向。

光是想想,众人的呼吸就不由一阵急促。

要知道,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不说是人臣之极,但仕途也差不多都走到了顶点。

不管性情主张如何,他们毕竟都是读书人,谁又没有一颗平济天下之心呢?

尽管官场中的污浊,让他们往往疲于奔命,常常沉沦在政治斗争当中,但只要有机会,谁又不想成为青史留名的贤臣呢?

因此,哪怕眼前只是出现了这麽一点希望,众人的心中也顿时升起一阵踌躇满志之感。

随着这场小规模的议事结束,整个大明朝堂,总算是从前段时间的混乱当中,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李孜省一党被定罪流放,数以千计靡耗国库的僧道官被裁撤乃至是抄家,传奉官被纳入京察当中,而且考课标准较普通官员要更高,都算是有了交代。

科道这边,虽然对天子仍然让李裕来执掌吏部铨选有些不满,但是经历了之前的种种之后,行事也变得谨慎起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王恕是个行事雷厉风行的人,他回到都察院之后,立刻就公布了要召集在京的所有科道官员,联合纠察此前联名劾奏的官员私下交结的消息,并将这次会议当中,朱佑樘对科道的要求一字不差的公布了出去。

此举引得科道议论纷纷,但是,王恕毕竟是朝野闻名之辈,他偌大的名望,足以将一切不平的声音全都压下。

因此,科道的风向很快就从略有微词,转向了对科道该如何自省的讨论当中。

除此之外,对于参与这场会议的人来说,这场会议,尤其是最后让他们议论大政的那道旨意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天子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然是要议论大政,商议弘治朝未来一段时间的政治方向,那麽就意味着,至少所有能够参与会议的人,如无意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变动了。

也就是说,这场新旧权力之间的交接,至少在阁部大臣层面,暂时趋于稳定。

接下来就算是继续有调整,应该也最多止于侍郎的层面,这对于此前一直处在惶恐不安当中许多大臣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朱佑樘此时倒是没心思关注,这些大臣们是怎麽想的。

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东厂送回消息,汪直已经秘密回京了!